沉思錄:世界名人、國家級領導人、各大企業領袖隨身書,羅馬哲學家皇帝淬鍊一生的智慧經典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11月
沉思錄:世界名人、國家級領導人、各大企業領袖隨身書,羅馬哲學家皇帝淬鍊一生的智慧經典
影響西方文化兩千年的傳世經典,最完整台灣新譯
一代賢帝的立身處世之道
欲成大器者必讀之書
J. K. 羅琳:「奧理略(本書作者)從來沒讓我失望。」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這是影響我最大的一本書,也是我一讀再讀的好書。」
Google、特斯拉等矽谷企業一致奉行的人生哲學
名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最愛書單
老羅斯福赴南美探險時,全程隨身攜帶此書
川普集團副總裁伊凡卡‧川普、奧斯卡影后布麗‧拉森、暢銷作家提摩西‧費里斯公開引用
歌德、史坦貝克、梁實秋等中外文豪一致讚譽
為什麼成功人士都推崇《沉思錄》?
馬可斯‧奧理略是西方歷史上少有的明君,名列古羅馬帝國「五賢帝」,素有「哲學家皇帝」的美譽。《沉思錄》是奧理略親筆撰寫的私人日記,集其畢生哲思之大成,記錄了他對人生最真實、深刻的思考。
奧理略執政當時,接連面臨外族入侵、部下背叛、洪水瘟疫,可說是天災人禍不斷。面對動盪的時局,為什麼奧理略能夠維持帝國榮光,而且始終不忘初衷,保有內心的平靜?
心,是你最強大的武器
許多人生難題是亙古不變的,每個人都會遇到壞事、受到傷害,因此心生怨恨、痛苦與恐懼。然而,越是想要去對抗問題,我們就越難從痛苦中脫身。
奧理略認為,儘管我們無法控制外在的事物,我們卻能夠控制自己的心靈。只要善加磨練自己的智慧,不輕易迷失,心靈就會成為我們最強大的武器,幫助我們從容應對生命中的各種挑戰。
向羅馬皇帝學習克服人性的弱點
● 既然你能判斷自己該做什麼,何必猶豫呢?如果你已經摸清自己該走的路了,就心甘情願走下去,不要回頭。
● 人生在世,當身體尚未屈服,靈魂卻率先屈服,就是件可恥的事。
● 對於你辦不到的事,不要以為其他人都辦不到。對於其他人辦得到且合於其本性的事,你也要認為自己辦得到。
● 不要羞於求助,因為你必須像攻城中的士兵一樣完成任務。想想看,當你因為跛腳而爬不上城垛,卻能在別人的幫助下攀爬上去,你會怎麼辦?
● 不對的事,請你不要做;不真的事,請你不要說。
● 與其認為人生像跳舞,不如說人生像摔角:我們需要站穩腳步,準備迎接突如其來的攻勢。
● 有悟性的人,會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自身的行動上。
● 所以我們到底該看重什麼?掌聲嗎?不,我們連喝采都不應該看重,因為眾人的喝采只是彈舌的聲響。
本書特色
● 市面上唯一台灣譯本
市面上可購買的版本,多為大陸譯本或改寫本,譯筆與用字遣詞不見得符合台灣讀者的閱讀習慣。遠流版譯自被譽為「標準英譯本」的喬治‧朗譯本,力求忠實、通順地呈現原作風味。
● 厭世哲學家、熊仁謙精彩專文推薦
特別邀請知名作家:厭世哲學家、熊仁謙作序,告訴你為何讀、怎麼讀!
● 收錄知名英譯者喬治‧朗所撰的奧理略生平小傳、哲學思想簡析
喬治‧朗不僅是最具代表性的英譯者,也是學識豐富的古典語文學者,他所撰寫的生平簡介與思想評析極具參考價值。
名人推薦
宋怡慧/作家、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
徐建國/建國中學校長
黃炳彰/國立苑裡高中教師
黃健綸/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國文教師
楊世瑞/北一女中校長
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作者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劉麗卿/新竹女中國文教師
──好評推薦
好評推薦
奧理略(本書作者)從來不叫我失望。──J.K. 羅琳
這是影響我最大的一本書,也是我一讀再讀的好書。──美國前總統柯林頓
每個人都該一讀《沉思錄》。──前美國國防部長詹姆士‧馬提斯
奧理略的文字平易務實,總是能夠令我感到平靜。──知名女演員安娜‧坎卓克
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學家者則除了馬可斯‧奧理略恐怕沒有第二人。這位一千八百年前的曠世奇才於無意中給我們留下了這一部《沉思錄》,我們藉此可以想見其為人,窺察其內心,從而對於為人處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領悟,這部書不能不說是人間至寶。──梁實秋
這不是一本時髦的書,而是一本經久的書,買來不一定馬上讀,但一定會有需要讀它的時候。近兩千年前有一個人寫下了它,再過兩千年一定也還會有人去讀它。──北大教授何懷宏
《沉思錄》其實是奧理略的修行筆記。今天的讀者也可以反覆在書裡尋得一種心靈的退隱與安慰、自我的意思訓練,使我們願意坦然地接受世界上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香港文化人梁文道
《沉思錄》是中學生必讀的經典,也是個人生命道路的方箴。──黃炳彰/國立苑裡高中教師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沉思錄》總能告訴我,該往哪裡走。──黃健綸/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國文教師
本書平實又真誠的智慧分享,值得再三咀嚼。──劉麗卿/新竹女中國文教師
作者簡介
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 Marcus Aurelius Antoninus
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斯多噶學派的代表人物,人稱哲學家皇帝。西元121年生於羅馬,後由皇帝皮烏斯收養,立為儲君。在位期間,羅馬面臨內憂外患,先後經歷帕提亞戰爭、日耳曼民族侵犯,境內又爆發瘟疫、叛亂,然而他仍盡力維繫羅馬帝國的和平繁榮,執政及為人皆以寬仁正直著稱。西元180年逝世,留下他在位期間所撰寫的個人日記,後人命名為《沉思錄》,共計十二卷。
譯者簡介
柯宗佑
師大翻譯研究所碩士,現為全職譯者。認為語言和文字最能帶人走進內心深處,也是拓寬心靈界限的最佳媒介。譯有《豪門幽魂》、《知識份子與社會》、《中共攻台大解密》、《回到自己的內心,每天讀點斯多噶》。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推薦序
第一卷──感謝生命賜予的一切
我從他人的身上,學到一個人能既堅決又身段柔軟,
且不淪於頤指氣使;心口如一,所做所為從無惡念;
從不慌張,從不拖延,從不茫然無措或意志消沉,
從不用笑臉遮掩怒氣,也從不激動或多疑……
第二卷──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
我們都可能在此時此刻離開人世,
那就抱著這樣的心態,處理每一個行動和思緒吧。
把人生當中的每一件事當成最後一件事來做,
自珍自重,勿把幸福寄託於他人的靈魂……
第三卷──培養內在的智慧
只要潛心培養高貴的精神,磨練內在的智慧,
即使命運突然召我們離世,人生也不會徒留缺憾。
第四卷──真正的平靜,源於我們的心
宇宙即變化,人生即念頭。
同樣發生在壞人及好人身上的任何事,
並沒有所謂好壞可言;
人會惶惑不安,純粹是受到內心想法左右。
第五卷──命運不會給你無法承受的東西
我們應安於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若是我們的本性無法承擔的事,就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第六卷──人事物沒有好壞之分
如果我們以好壞區分他人,便會心存怨恨、妒忌。
很多事都像是體育場上的惡意,我們可以選擇敬而遠之,
同時不加猜忌或憤怒。
第七卷──別受情緒擺布
不要替未來的事擔心,該來的事總是會來;
不要和他人共悲,情緒不要隨之震盪;
每當你遭遇痛苦時,請記住一點:
痛苦並不可恥,也不會磨損你的主宰智慧。
第八卷──保有理性的自我
當你因為外在事物而痛苦,折磨你的並非事物本身,
而是你對事物的評價。
其實,你是有能力立刻拋開這些評價的。
第九卷──坦然接納死亡
就經驗來看,萬物凡常無奇;
就時間來看,萬物轉瞬即逝,
就形體來看,萬物毫無價值。
現在的一切,和被我們埋葬的人當年同一個樣。
第十卷──勇往直前
最穩妥的做事、說話方式是什麼?
無論最後該怎麼做、怎麼說,都是你自己能決定的,
不要推三阻四,說自己受到了外力阻撓。
第十一卷──唯有心是自由的
心越平靜,人就越自由、越強大。
痛苦是一種脆弱,憤怒亦然。
一旦屈服於痛苦及憤怒,人會因此受傷且逆來順受。
第十二卷──時時自我觀察,反躬內省
不對的事,請你不要做;
不真的事,請你不要說。
附錄
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小傳
馬可斯‧奧理略‧安東尼努斯的哲學思想
推薦序
厭世哲學家/《厭世講堂》作者
當我大學即將畢業的時候,我在圖書館架上找到羅馬皇帝奧理略的《沉思錄》,此書的副標題是「我與自己的對話」;當時的我正在思索許多人生難題,看到這個標題就立刻被吸引,沒想到讀完後卻覺得有些失望。當時的我是個無神論者,堅定信奉自己的理性思考,故對於此書中屢次出現的「眾神」、「宇宙」、「宿命」、「自然」等詞語,有些不以為然;而且此書並非以系統化的理論語言來呈現,比較像是散漫的隨筆。我覺得這不能算是一本哲學書,應該是類似「勸世良言」之類的心靈雞湯而已吧。
當時的我完全沒想到,我往後人生中的所有遭遇,幾乎都能回頭印證這本書中所說的道理。時隔多年,當我再次捧讀《沉思錄》,竟然對此書中的每字每句都能心領神會,突然覺得奧理略就像是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一樣,我們相視而笑,莫逆於心,共同訴說著彼此對宇宙、對生命的種種體悟。
此書雖看似散漫,宛如隨筆,但若能深入體會,自會發現隱藏的組織脈絡。以我的觀察,本書始於「感謝」,終於「離場」:
甫開篇,作者便逐一感謝他身邊的良師益友,並進而感謝宇宙賜給他的一切。他發現只要順任宇宙的安排,全部都會很好,也必然會學到人生所需的所有智慧。正是由於作者懂得向宇宙臣服,以如此謙遜的態度接受宇宙的贈禮,所以才領悟了以下各篇所陳述的道理。
從第二卷以下,作者討論了生死、身心、悲喜、是非、善惡及人際關係等議題,觸及了宇宙與人生的方方面面,並藉由這些議題的探索,回歸到對於「自我」的覺察。說到底,我們之所以要「沉思」,最終目的不過都是要認識自我而已。
於本書終卷,作者揭示了他的沉思結果:與偉大的宇宙相比,我們的「自我」真是無比渺小。如果能放下我們心中對於生死、是非等等根深蒂固的執著,就能將宇宙與人生視為一場大戲;我們的一生就是開開心心地來演戲,戲演完了也開開心心地離場,如此而已,毫無遺憾。
人生,真的就是如此簡單,但只有偉大而成熟的靈魂,才能放下自己的猜疑與不安全感,領會如此簡單的智慧,真正向宇宙臣服,並依照宇宙的指引來過生活。
也許,我們的靈魂一生都難以企及奧理略的高度,無法完全體會此書中的精髓;儘管如此,書中處處閃現智慧的光芒,宛如一把慧劍,亦足以斬斷我們平素的煩惱與執念了。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又不小心沉溺在人群之中,因為他人的喜怒與批評而感到痛苦的時候,只要看到書中的一句:
「每個人明明愛自己甚於愛別人,卻總是把別人的想法看得比自己的想法重。」
我的腦袋就會立刻被打醒,從迷失的狀態中找回自己。真是太奇妙了,奧理略雖然是古代的羅馬皇帝,我們的時空有如此大的隔閡,但他的語言卻這麼有力量,總能給迷失的現代人一記當頭棒喝;我想,除了奧理略所「沉思」的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外,應該也要歸功於翻譯的功力吧!這一個版本的《沉思錄》,應該是想要接觸這一本古代經典的讀者最佳的選擇。
推薦序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我熟悉的是南方哲學、或者說「印度哲學」,因此要對一門自己不熟悉的學問或書籍寫專業的推薦序,是不負責的。
然而,畢竟同樣作為「哲學」,不論是東西南北,大家關注的問題八九不離十;特別是印度哲學一向被認為與西方哲學,在思考特定問題上有其同質性。因此,若能從一個「同學」的角度,將我學習相關學科的經驗,來談談本書能夠對讀者帶來的啟發,或許會有些有趣的火花。
本書承繼的思想學派:斯多噶主義,其所推崇的一元論、自然論,讓我想到了印度哲學中的一部鉅作──《薄伽梵歌》,後者描述人類作為大自然的一份子,並無特異獨行於大自然以外的「我」可言;一切問題的根本,來自於我們並沒有這樣的意識,反而扭曲了自與我自然的一體,才產生了各種對立與問題。
如前所說,各方哲學雖然出生的土壤不同、論證的模式不同,但是關注的問題大同小異;換句話說,如果將這個「一元論」的哲學思路,與我們現代人所面臨到的生活問題結合,並將整個討論模式上升到人類的演化過程來看,或許會是個有趣的方法。
數千年來,人類的思想演化有許多途徑,其中一系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就是「宗教──科學」的發展系統,在這個演化系統中,我們幾乎可以說,人類的角色呈現了一個明確開始爬坡、最後又下跌到毫無價值的過程:在原始社會的萬靈崇拜與多神教時代,人類是宇宙中的一個角色、既非主角也非唯一;但隨著一神教的出現與擴張,人類與一神二者,成為世界上舞台上的主角,也是世界的中心。
但,近代演化論等理論的發展,使人類的地位開始下跌:從神之驕子變成猿類的後代,社會一切圍繞人類的核心道德觀分崩離析,大家變得越來越「悶」;舊有社會中知識份子們所追求的「理想」、「道德」等,在這股潮流中變得不堪一擊。
想想也對,我們不過是猿類的親戚,何必裝模作樣呢?
現代,更多的假說甚至認為,「人類」所扮演的角色不但只是猿類的後代,甚至是最脆弱、完全是為了消耗宇宙熱量而演化出的一種生命體,這使得人類的地位更加下跌:我們的生存能力,連細菌都不如。
概言之,原本被視為「崇高的人性」被剝奪後,下一個問題便是:那我作為一個人類,我的生命到底有何意義呢?
諷刺的是,當人類的「理性人性」被剝奪,我們就開始用本能、情緒這種其他動物都有的「獸性」來生活,因此我們追求各種高大上的物質生活、各種享受與快時尚,我們讓自己用「本能」來反應,反應於害怕被淘汰、反應於希望得到更多,而不是理性地思考:「這是我要的嗎?」
人性的跌落,使得我們只剩下本能一途。
此時,不論是印度或是西方的一元論哲學思想,或許是對我們很大的啟發:儘管我們人類也不過是這個宇宙、這個「真理」中的一顆塵埃,但我們有能力選擇;我們可以不用用本能、用情緒來生活,我們仍然可以保有我們的理性,並用理性去貼近宇宙的真相。
其目的並非去提高自己的「人性」,而是讓自己擺脫扭曲的本能與情緒的勒索,透過理性思辨的訓練,稍稍回到更貼近自然、平靜的狀態。
真正回歸自然的自由,永遠不是「自然」發生,而是透過刻意的練習,方得成就。
第七卷──別受情緒擺布 我們沒必要對事物發脾氣, 因為事物完全不在乎。 1. 什麼是惡?惡是你常見的事物。無論發生任何事,請你一律想著「這是常見的事物」。不管上天下地,你都會遇上同樣的事物;在遠古、中古及近代歷史當中,在現今的城邦及屋舍裡,都充斥著這樣的事物。這世間毫無新鮮事,所有事物不但尋常,而且稍縱即逝。 2. 我們的原則怎麼可能消亡?除非連與原則對應的心像(念頭)都滅了。但是,讓這些念頭熾烈燃燒、持續不衰,其實是你能力所及的事。面對任何事物,如果我都能萌生這樣的念頭,我又何必心煩意亂?位在我心靈之外的事物,和我的心靈毫不相干。接受這一點,你就能昂首自立。你有辦法讓自己重獲新生。請你再看一眼曾經看過的事物,因為只要這麼做,就能讓你重獲新生。 3. 無謂的賣弄、戲台上的劇碼、成群的牛羊、耍刀弄槍的演出、扔給小狗的骨頭、拋入魚池中的麵包屑、螞蟻的勞碌與負重搬運、小老鼠的倉皇奔逃、線牽的傀儡──這些事物彼此都差不多。當你置身這些事物之間,應該要保持心平氣和,不可傲氣逼人。你還得明白,每個人所具備的價值,跟自己熱衷的事物所具備的價值是一樣的。 4. 在言談中,你得認真留意每一句話;在行動中,你得認真觀察每項所為。就後者而言,請直接觀察每項作為的目的;就前者而言,請仔細推敲每句話的涵義。 5. 我的悟性能不能勝任這項工作?如果能,我就要把悟性視為宇宙本性賜給我的工具,用來完成這項工作。如果不能,我可以選擇退出這項工作,讓能做到好的人接手,除非我有不能夠退出的理由;我也可以選擇盡力而為,同時找個助手幫忙,這個人能順著我的主宰原則,採取在當下有益於眾人的適切行動。我不管做什麼工作,哪怕是獨立作業或與人合作,都必須朝對社會有益且合宜的方向前進。 6. 有多少享譽一時的人,最後都被遺忘了;有多少替人歌功頌德的人,最後都不在世上了! 7. 不要羞於求助,因為你必須像攻城中的士兵一樣完成任務。想想看,當你因為跛腳而爬不上城垛,卻能在別人的幫助下攀爬上去,你會怎麼辦? 8. 不要替未來的事擔心。該來的事總是會來,到時候,你會依然保有面對當前事物的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