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神(十年紀念版)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11月

美國眾神(十年紀念版)

作者:尼爾.蓋曼
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07月04日
ISBN:978986739984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33元

眾神亂鬥十週年,海報書衣保平安!慶祝《美國眾神》誕生十週年,特別推出海報書衣,保護書也保你平安
  人不獻祭,神就殺人!  小說界的達文西,當代奇幻大師!  連續數年攻佔英、美、德、法、西班牙、以色列各大獎項和暢銷榜!
  影子即將出獄。窗外的天空、可愛的妻子、給他工作的好友,已經等了他三年。
  另一個等著他的好消息是,他可以提前兩天出獄──因為他的愛妻和好友同時車禍身亡。
  出獄後,他失去了一切,除了自由。
  這時,一個自稱「星期三」的灰髮男人出現,以詭異的方式,要他充當保鑣,隨之漫遊全美。幾番糾纏後,影子終於隨著星期三上路,開啟了一趟光怪陸離的眾神歷史之旅,更捲入了新神和舊神的交戰風暴中。
  數千年來,隨著世界各地移民的到來,美國這塊新大陸上,不僅有小埃及、底比斯、祕魯等地名,更充斥著隨移民而來的埃及太陽神、非洲蜘蛛神、阿拉伯火靈、愛爾蘭精靈、印度的命運女神、東歐的光明與黑暗之神……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祂們漸漸被移民的後代所遺忘。失去了人們的信仰和膜拜,傳統舊神的力量逐漸消退,必須以開計程車、殯葬業營生,甚至淪為妓女。
  取代祂們的,則是電視神、公路神、網路神、信用卡神……等新興神祇。新神奪取了人們的崇拜,支配著今日美國社會的面貌。
  新神的霸道和挑釁,逼使舊神策畫一場巨大的陰謀,而影子,一個凡人,卻成為眾神爭奪的關鍵……
  引起最多討論的當代小說經典──《美國眾神》,揭露了全世界人們都已置身其中的命運巨變。
得獎紀錄:
  .2001年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小說  .2002年美國雨果獎(科幻小說獎)  .2002年史托克獎(恐怖小說獎)  .2002年美國軌跡獎最佳奇幻小說  .2003年美國星雲獎(科幻小說獎)  .2003年Geffen獎(以色列奇科幻協會文學獎)  .美國國家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高度推薦
本書特色
昨天電視神,今天網路神,明天會是什麼神?
  對尼爾.蓋曼來說,《美國眾神》說的是他自身的經驗:像是從英國移居美國、身為局外人或局內人對美國文化的不同觀感等。他說他一直覺得加入美國這個大熔爐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而《美國眾神》就是利用「舊神」的概念,帶我們一窺來到美國的人都帶了些什麼樣的東西。
  只是世界畢竟並非停滯不前,文明會發展科技會進步,所以除了已經融入美國,變成美國本土文化元素的各種外來文化之外,科技產品也加入這一大鍋越來越複雜的濃湯裡。不僅舊文化和舊文化之間衝突不斷,新舊之間更是水火不容。所以星期三找舊神合作總不順利,還老是遭傲慢的網路神挑釁。
  但神之所以為神,乃因為人類的信仰。偏偏人類超級喜新厭舊,而眾神一旦失去人類信仰,好一點的低調度日,慘一點的只能淪落社會底層,成為計程車司機、詐騙者、屠夫甚至是妓女。可以想像的是,當手機面市時,「BB扣神」肯定也只能無奈地退場吧。
  蓋曼寫的的確是新舊神之間的爭奪、代換,還有乏人崇拜的神大開殺戒,但事實上新舊神爭的是什麼?崇拜與被崇拜又是怎樣的從屬關係
  《美國眾神》不僅結合奇幻、恐怖、懸疑、冒險、都會、公路之旅等多種類型元素,更突破類型文學的窠臼,畫出更大的格局,直逼主流文學的氣魄。可以說,尼爾.蓋曼這位英國來的作家,寫出了大美國史詩風情,為美國人完成了失落的現代神話。
作者簡介
尼爾.蓋曼(1960~)
  當代奇幻大師,被譽為「美國之寶」,史蒂芬.金更封他為「故事寶窟」。
  他有如「文壇的達文西」,從漫畫、散文、小說、電影劇本、歌詞創作、兒童故事,到奇幻、科幻、驚悚小說,均無一不精的鬼才作家。
  27歲時,他便以漫畫「Sandman」系列崛起,著名的黑暗幽默在九○年代風靡了歐美大眾,更獲獎無數,成為歐美漫畫迷心目中的最愛與經典。小說創作也迭獲佳評:長篇小說《星塵》獲創神獎、中篇故事《第十四道門》(皇冠出版)獲星雲獎。《美國眾神》堪稱他的文壇代表作,不僅獲得多項大獎,也囊括紐約時報等各大暢銷榜;此外更有不少精彩短篇小說創作。蓋曼的才華洋溢,創意驚人,擅長融會現代都市文明與古老奇幻傳說,交織人性的幽暗與瑰麗,想像力大膽豐富,筆觸簡練詼諧。2007年電影《貝武夫》劇作即出自他手。
  著名獨立音樂女歌手Tori Amos屢在創作歌曲中讚揚蓋曼,並引用他作品中的意象。Google總裁Matt Cutts更是蓋曼的超級書迷,曾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公開表示:「如果你不認識尼爾蓋曼,我為你感到遺憾;但我也為你高興,因為你可以從頭閱讀他的作品。」(另有八卦一則,事關Matt為了尼爾.蓋曼向蘋果電腦嗆聲,見繆思部落格blog.yam.com/musesbooks/article/11480967)
  尼爾.蓋曼專屬網站:www.neilgaiman.com
譯者簡介
陳瀅如
  現任出版社編輯,譯有《那天,我用爸爸換了兩條金魚》、《我是老鼠!》、《海妖悲歌》等書。
陳敬旻
  資深編輯、譯者。譯有《女巫與幻獸》、《幽城迷影》、《小島》等書。

第一部 陰影第二部 我的安瑟爾第三部  風暴降臨第四部  跋:亡者隱匿的事後記致謝

導讀
我是光,也是影。──關於《美國眾神》
  ※本文涉及《美國眾神》一書情節,請斟酌是否繼續閱讀
 《美國眾神》(American Gods)當然是一本奇幻小說。
  因為小說裡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神話角色大會師,因為小說的作者是在奇幻文學領域當中享有盛名的尼爾.蓋曼(Neil Gaiman)。但這部小說當中敵對的兩方都是神祇、都充滿算計,看起來實在難分正邪,也沒有魔法咒術往來亂射或神奇道具火力全開的最終決戰,反倒以一個剛出獄的凡人為主角,讓他看似莫名其妙地被捲進新舊神靈之間的鬥爭──如此想來,單以「奇幻小說」的方式來讀《美國眾神》,可能尚未窺得全貌。
  《美國眾神》究竟想說什麼?或許可以從蓋曼為什麼選擇「美國」為背景談起。
  目前大家所認知的美國文明,並不是從這塊土地上原生發展、以悠久歷史為基礎、一脈相承的系統,而是以來自歐洲的大量殖民,以及後續因為快速發展所吸引的世界各國移民綜合建立的。原居於美洲大陸、後來被劃歸至美國境內的原住民,雖然有自我原初的神話,但因文化、經濟及政治等等因素,已經被稀釋得十分淡薄。也就是說,現今的美國文明,並沒有自己固有的神話底蘊;這樣的背景,讓全世界的神明跟隨移民的腳步在此齊聚,最是合適。
  移民社會並非只有美國;蓋曼選擇美國,還有其他原因。
  二十世紀之後,因為世界政治及經濟因素,美國迅速成一個科技工業及消費市場領先全球的國家;因此之故,新興媒體(如電視及有線頻道)、交通工具(如鐵公路交通網絡及飛機航線)與消費型態(如信用卡)等等,雖然不一定在美國原創,卻都在這個國家產生爆炸性的發展。這些因素不僅影響生活型態的物質層面,也影響了每個居民的精神層面;是故,雖然初代移民背負著自己原生的宗教渡海而來,但經過世代更迭,新的信仰已然悄悄地取代了古老的神明。
  宗教是信仰制度化後的產物;信仰轉移之後,宗教就僅餘空殼,甚或消失。
  在《美國眾神》當中,在移民舉行了故土的宗教儀式之後,神靈便也來到美國;但在上述的衝擊之下,舊神在美國很有可能被新神取而代之。這是《美國眾神》當中所有舊神感受到的威脅:祂們會被遺忘、會在這個文明當中消逝。在世界各地的神話裡頭,想要改變現況,幾乎都會需要一個英雄踏上征途──這是《美國眾神》當中,星期三先生(Mr. Wednesday)找上主角影子(Shadow)的原因之一,而這趟旅程,也轉化成美國電影當中發展出來的「公路電影(Road Movie)」類型。
  公路電影會在美國的六○年代開始出現,有其歷史意義。
  一方面是因為汽機車工業發達,一方面是因為美國的公路網當時已經普遍建構完成,更重要的是,在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之後,美國因反戰而興起的嬉皮文化,讓年輕人決定離家進行自我追尋。公路電影是一種將重點放在「旅程」上的敘事方式,主角因某個原因必須離開、前往某地,而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會對主角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主角可能到達目的地,也可能得一直旅行下去,可能得要面對死亡,又或者可能以截然不同的心境視角重回起點,端視故事包覆的核心概念為何。這樣的情節概梗,與神話當中英雄為了完成某事,需要離開故土開始歷險十分類似;不同的是,在公路電影當中的主角,常常不是刻板印象當中的英雄,反而可能是悖離社會體制的思想者,甚或是罪犯。
  這些特點,在《美國眾神》的主角影子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影子是個正在服刑的罪犯,在假釋的前幾天,因為妻子車禍過世而提早出獄。影子先被妻子猝亡的惡耗打擊,再因而發現,其實妻子與影子的好友有染;這兩個原因讓影子剎時間變得無處可去,而星期三先生在這時出現,提供給他一份工作,讓他上路──所有設定,蓋曼都在創造一個公路電影中的主角,以公路電影的架構,開始發展故事。
  在這個故事裡出現的眾多神祇,最該注意的,是來自北歐神話的角色。
  與大多數神話體系不同,北歐神話不但有個既定的結局,而且這個被稱為「諸神黃昏(Twilight Of The Gods)」的結局,還是個神族與巨人族及怪物們在天地之間開戰、將萬物毀滅的少見設計。為什麼蓋曼選擇北歐神話的元素,來替這個故事填血造肉?在某次受訪時,蓋曼如此解釋自己的選擇,「北歐神話裡有一種很黑暗、冷漠的本質,北歐諸神並不為人渴求,而是不可靠的、命定終會失敗的一群神靈。」
  《美國眾神》當中的幾個重要角色,都與北歐神話有關。
  故事裡曾多次提及:引領影子開始旅程的星期三先生,有隻眼睛似乎是義眼──這個看似與情節無關的設定,其實暗示星期三先生正是北歐神話當中的眾神之王奧汀(Odin);在神話裡,奧汀曾經挖出自己的一顆眼珠,作為飲用智慧之泉的代價。此外,英文裡的「Wednesday」,原來是「Woden’s day」,「Woden」便是奧汀的別名。影子在獄中結識的牢友「低調」李史密斯(Low-Key Lyesmith),名字取自「Loki Liesmith」的諧音,指的正是北歐神話中的邪神洛奇,因為洛奇喜歡惡作劇及欺騙,所以在《美國眾神》裡頭的李史密斯,也就是個老千。
  甚至連主角影子,都脫胎自北歐神話。
  在北歐神話裡,代表光明與歡樂、長相俊美的巴德爾(Balder),以及代表陰暗與悲傷、雙目俱盲的霍爾(Hoor)是對兄弟,兩者都是奧汀的兒子。洛奇不但用計讓霍爾投射出一株常春藤、刺死了巴德爾,還在霍爾四處奔走、試圖挽救兄長性命的時候從中阻撓。洛奇這個玩過火的惡作劇不但讓自己成為眾神緝捕的對象,也埋下後續「諸神的黃昏」惡因。
  影子的名字代表陰暗,但同時也別忘了:沒有光,就不會有影子。
  星期三先生讓影子開始的旅程,某個方面可以對應到神話中的霍爾為了救助巴德爾,到全世界祈求萬物為巴德爾哭泣的贖罪之旅;霍爾並不知道自己這趟理應成功的行動會被洛奇化身的老嫗破壞,影子也不知道自己其實是被舊神們算計利用的祭品。而當影子被吊在樹上獻祭的幾天之後,又被以樹枝戳刺,這個橋段與巴德爾的遭遇疊合,於是影子才會明白自己的真實身分,也才會澈悟:自己是陰影,也是光明。
  是的。蓋曼的《美國眾神》的確不止是部奇幻經典。
  在利用各民族神靈熱鬧大會師的外皮底下,蓋曼敘述了現今社會所有文化都相互融合、傾軋、吞併或包容的新時代特色;這樣的特色,世界各地都在發生,美國正是其中最明顯、最具標誌性的代表地區。蓋曼也講述了信仰的特性,信仰的轉換,以及在遽變的時代裡,信仰可能會出現的種種面貌。
  而最重要的,《美國眾神》是一個講述尋找自己的故事。
  無論是舊神新神,都可能只是從世代變遷當中不同信仰所生的產物,舊神或許可能被新神取代,但新神在未來可能也會被更新的信仰覆滅;當所有神靈各據一方,希望維繫自己被尊崇、被頂禮的既得利益時,只有橫越其中的影子看透一切。影子在旅程裡學習到了這些,在死亡時了悟了真理:光明與黑暗其實都存在於此,雖然是看似對立的兩面,實際上仍是無法分割的一體。
  我是光,也是影。
  不是神明的特性,而是凡人的本質。唯有認清這點,才能在人間找尋到自己該走的方向,摸索著朝未來前進。
  這個,才是《美國眾神》故事裡的真正核心。
文∕臥斧(作家)

第三章分分秒秒皆痛楚,最後一刻方致命。――諺語美利堅汽車旅館櫃臺後的瘦削年輕女子告訴影子,他的朋友已經為他辦了住房登記,並將長方形的塑膠房間門鎖卡交給他。女子有一頭淺金色頭髮,長得有點像老鼠,尤其是面露疑色的時候――微笑時則顯得較為溫和。她拒絕透露星期三的房號,堅持用內線通知星期三,告知有訪客到來。星期三先生從走廊尾端某個房間走出,向影子點頭示意。「葬禮如何?」「結束了。」「你想談談嗎?」「不想。」「好。」星期三露齒一笑,「這幾天總是不停說說說,說太多話了。這個國家的人要是能學會忍耐寂靜,或許會變得比較好。」星期三帶影子回房間,他的房間剛好與影子的隔一條走道。房裡擺滿地圖,全都攤在床上或貼在牆上。星期三在地圖上用各色螢光筆畫滿線:螢光綠、刺眼的粉紅色,還有鮮活的橙色。「我在半路上被一個胖小鬼綁架。他要我轉告你,說你已經被丟進歷史的糞堆,而他那一夥人則在生命的高速公路上開著禮車狂飆。大概是這樣吧。」「小鬼頭。」星期三說。「你認識他?」星期三聳聳肩道:「我知道他是誰。」他在房裡唯一一張椅子重重坐下,「他們根本沒搞懂,他們全他媽的搞不清楚。你還要在鎮上待多久?」「我不知道。也許還要一個星期。我應該還要處理一些跟蘿拉有關的事,處理公寓、丟衣服等等雜事。那些事情會讓她母親抓狂,不過那女人活該。」星期三點了點他那個大頭,「你愈快辦完,我們就能愈早離開鷹角。晚安。」影子越過走廊。他的房間跟星期三的一模一樣,包括床鋪上方的血紅日落牆紙。他點了一份乳酪肉丸披薩,接著放洗澡水,將浴室內小塑膠瓶裡所有的洗髮精都倒進水裡,使洗澡水冒出泡泡。他太高大,無法整個人都泡進浴缸。但他坐在裡頭,盡量放鬆。他曾暗自許諾要在出獄後好好泡一次澡,他正在實踐諾言。泡完澡不久,披薩送來了。影子一邊灌沙士,一邊囫圇吞棗地將披薩送進胃裡。然後他躺在床上心想:這是我成為自由之身後的第一張床。然而這並不像他原本預期的那麼舒服。窗簾拉開,他透過玻璃看著外頭的車燈和速食店的霓虹燈。他知道外頭還有另一個世界,一個他隨時可以隨興進入的世界,這令他感到安慰。「我本來可以躺在家裡的床上,」影子想,「躺在與蘿拉同棲共宿的公寓裡。」然而,想到要待在一個充滿蘿拉的物品、香味與生活回憶的地方,卻沒有她……這實在太痛心。「別回去。」影子告訴自己。他決定想些別的。他開始想銅板魔術。他知道自己沒有魔術師的天分,無法編織可信的謊言,他也不想耍牌戲或變出紙花。他只想操控硬幣,喜歡這種把戲的精巧。他開始回想那些他玩過的銅板,想起他丟進蘿拉墓穴的那枚金幣,接著,在他的腦海裡,奧黛莉告訴他,蘿拉死時含著羅比的下體。於是,他又一次在心底感到一陣小小的痛楚。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