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禪師講金剛經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11月
一行禪師講金剛經
● 《金剛經》是經中之王,掌握此經,您的生命就開始有了轉機。
● 閱讀和修習《金剛經》能夠幫助我們,斬斷無明和邪見並且超越它們,將我們度到解脫的彼岸。
● 一行禪師,以他特有輕鬆、易親近的言語──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來詮釋《金剛經》的絕妙特色。
● 在文中饒富詩意且寓意深遠的23篇啟示,讓《金剛經》更柔軟、更深入您我的心。
「一旦你明白了《金剛經》就像是一首美妙的樂曲,毫不費力地就進入了你心裡。
「最終,《金剛經》的修行,就是試著拆除那隔開我們和他人的外殼,好讓我們和自己、和我們周圍的人、和我們的星球,快樂地生活。」
誠如一行禪師開宗明義說道:「《金剛經》是禪修的基本經典。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唸誦《金剛經》帶來喜悅。《金剛經》如此饒富深意且殊勝絕妙,它自有獨特用語。當初第一位讀到金剛經的西方學者,認為它全是胡言亂語,不知所云。它的文辭用語似乎神祕難解,但是當你深深看入時,你就能懂。」
第一部分的結尾,禪師強調:「在繼續下去之前,請把經文的頭五個小節再讀一遍。必要的菁華都已在此,而如果你讀了這幾個小節,你會開始明白《金剛經》的意思。一旦你明白了,你可能覺得《金剛經》就像是一首美妙的樂曲,它的意思毫不費力地就進入了你心裡。」
「在任何地方,只要宣說《金剛經》,甚至只是四句偈『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那裡就是神聖之地,值得天、人、阿修羅來供養,如同佛陀舍利塔一樣神聖珍貴。如果宣說處是神聖的,那麼修行讀誦《金剛經》的人又更是多麼神聖!這表示此經已貫穿透入此人的血肉、心靈及生命了。此人也值得天、人、阿修羅供養了。」
作者簡介
一行禪師
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時在慈孝寺當見習僧,後來赴美研究並教學。
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了重大啟發,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越南赤化後,一行禪師被放逐海外,在2005年第一次回返越南,2007年2月至5月也再次回到越南。
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82年他在法國南部建立了「梅村」禪修道場。
1995、2001年曾到台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一行禪師是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著作超過一百本,都是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已在台灣出版的有:《生生基督世世佛》《步步安樂行》《橘子禪》《與生命相約》《你可以不生氣》《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你可以,愛》《祈禱的力量》《一心走路》《生命真正的力量》《接觸大地》《建設淨土》《愛對了用正念滋養的親密關係,最長久》《回到家,我看見真心》等。
譯者簡介
觀行者
留美博士,曾任教於大學,近年辭去教職,致力於佛學研修與翻譯。
相關著作
《正念的奇蹟》
歡迎詞
金剛經原文
第一部份 般若波羅蜜多辯證法
1場景
2須菩提的問題
3第一道閃電
4最偉大的禮物
5無相
第二部分 無住的語言
6玫瑰花非玫瑰花
7進入實相之海
8無住
第三部分 答案就在問題中
9住於安詳
10開創無相淨土
11恆河沙
12處處皆聖地
13金剛般若波羅蜜
14住於無住
15大志願
16後末世
17答案就在問題裡
第四部分 山川是我們自己的身體
18 實相是一條持續流動的河
19 大福德
20 三十二相
21 慧命
22 向日葵
23 月亮就是月亮
24 最有福德的行為
25 有機的愛
26 滿是字句的籃子
27 非斷滅
28 福德
29 無來無去
30 一切事物的不可說本質
31 龜毛兔角
32 教導法
結語 成為現代菩薩
‧修行「無我」
‧接納自己
‧學習成為菩薩
‧以僧團為家
‧在處境困難的社會中當菩薩
歡迎詞 一行禪師
兄弟姊妹們,請用一顆寧靜的心,沒有成見的心,來讀這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剛經》是禪修的基本經典。在夜深人靜時,獨自唸誦《金剛經》帶來喜悅。《金剛經》如此饒富深意且殊勝絕妙,它自有獨特用語。當初第一位讀到金剛經的西方學者,認為它全是胡言亂語,不知所云。它的文辭用語似乎神祕難解,但是當你深深看入時,你就能懂。
別急著去看論述部分,否則你可能被那些論述誤導。請先讀過金剛經本身,你有可能看到其他注釋者都沒看到的。你可以像唱頌般地閱讀它,用你澄淨的身心和這 些字句接觸。試著用你自己的經驗和自己的痛苦來瞭解金剛經。這麼問能幫助你:「佛陀的這些教導,和我的日常生活有甚麼關係嗎?」抽象的觀念可能很美妙,但 如果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無關,那它們又有甚麼用呢?所以,請這麼問:「這些字句和吃飯、喝茶、砍柴、或挑水有甚麼關係嗎?」
《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梵文是「Vajracchedika Prajñaparamita」。
Vajracchedika的意思是「穿透痛苦、無明、錯覺、迷幻的金剛鑽」。在中國和越南,人們強調「金剛鑽」這個字而稱它為《金剛經》,但事實上, 最重要的是「穿透」這個詞。Prajñaparamita的意思是「智慧的圓滿」,「般若波羅蜜」或「帶我們度過苦海到達彼岸的智慧」。閱讀和修習《金剛 經》能夠幫助我們,穿透無明和邪見並且超越它們,將我們度到解脫的彼岸。
5無相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有可能以八十隨形好和三十二相來理解如來嗎?「想」以相為對象,而我們的「想」通常是不正確的,有時甚至錯得離譜。我們的「想」是否正確,取決於我們的洞見。當我們具足洞見時,我們的理解就不再只是基於「想」,而是我們稱為「般若」的智慧,超越相的智慧。 在這一段話裡,我們碰到了般若波羅密多辯證法。我們一般的認別作用﹝想﹞是依照「同一律」(principle of identity)的,亦即「A是A」以及「A不是B」。但是在這一段話裡,須菩提說:「A不是A」。《金剛經》繼續讀下去,我們會看到很多像這樣的句子。 當佛陀看見一朵玫瑰花時,他和我們一樣認出那是玫瑰花嗎?當然。但在他說這是玫瑰花之前,佛陀已經看到玫瑰花不是玫瑰花了。他已經看到玫瑰花也由非玫瑰花的因素所構成,其間並無明顯的界線。當我們認別事物時,經常用概念之劍將實相砍成碎片,然後說:「這一片是 A,是 A 就不能是 B、C、或D。」但以緣起法來看A時,我們就會看見A是由B、C、D、以及宇宙間的所有其它事物所構成。A永遠不可能單獨存在。當我們深入觀察 A 時,我們也看到了B、C、D等等。一旦我們瞭解了A不僅只是A,我們就瞭解了A的真正本質,並且夠資格說「A是A」或「A不是A」。但在那之前,我們看到的A就僅只是真正的A的幻象而已。 深入地看你所愛的人(或你根本不喜歡的某人),你將會看到她不僅只是她本身而已。「她」包括了她所受的教育、所在的社群、文化、遺傳、父母、以及造成她存在的一切事物。當我們看到這些時,我們就真正瞭解了她。如果她讓我們不悅,我們可以看見她並非有意如此,而是不利的條件使她如此。為了要保護及培養她內在的良好特質,我們需要知道如何保護及培養外在於她,可以讓她有朝氣又可愛的因素,包括我們自己。如果我們既安詳又愉快,她也會既安詳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