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吠陀自癒法:從「失衡體質」回歸「自然體質」,風能、火能、水能者的身心靈平衡修復術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11月
阿育吠陀自癒法:從「失衡體質」回歸「自然體質」,風能、火能、水能者的身心靈平衡修復術
~源自印度的長生之法~
從「失衡體質」回歸「自然體質」,
風能、火能、水能者的身心靈平衡修復術
★島嶼芳療師Fanna 審定
所有奇蹟痊癒的病例,都從回歸身心靈的平衡開始。
源自印度的阿育吠陀,就是一門調癒身體和情緒的科學。
當人們對現代分區治療的方式感到疑惑時,
往往會向古老的醫療觀念求助。
阿育吠陀不僅是歷史上最早的醫學體系,
於現代更代表著一種健康、務實的生活方式,
其中,人體被認為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當身體與自然不調和時,人體的各項機能便會受到阻礙,進而導致生病。
而阿育吠陀鼓勵人們依照人體與自然相應的節律生活:
①正確的飲食;
②運動;
③好好呼吸;
④減輕壓力;
⑤良好睡眠品質
只要人們找回內在的時鐘,身體便會從失衡的狀態,
自然地回復完善、平衡與健康。
在阿育吠陀中,每個人都有獨特的體能元素,
將其區分為「風能者、火能者、水能者」,
每種體素者各有適用的保養方式,
根據書中的【體能元素測驗】,你可得知自己的屬性,找到能量失衡的起因:
●風能者:瘦弱、說話迅速、對一成不變的事感到抗拒、喜愛新奇事物。
▼風能者失衡狀態:常遲到;焦慮、恐懼、擔憂;悲傷或憂鬱時,會自我責怪,容易變得迷惘、焦慮、恐懼。
●火能者:體型適中、勇敢、友好、領導能力強、心智靈敏、個性溫暖。
▼火能者失衡狀態:有攻擊性;憤怒;悲傷或憂鬱時會責怪他人、很愛批評挑剔;視力問題;頭痛;對自我與他人失去耐性。
●水能者:身材魁梧、皮膚光滑、頭髮濃密、行動緩慢隨和、貼心、關懷他人。
▼水能者失衡狀態:安於現狀;鼻竇、過敏問題;遲鈍;貪心;沒有活力/不想動;黏人;憂鬱時飲食過度
三種體素過多或過少,皆會打亂人體的代謝,引發身心靈病症,
得知自己的阿育吠陀屬性後,
能從書中介紹的療法當中挑選適合自己的實踐方式:
◎療癒食譜——包括米豆粥、印度酥油和湯品
◎日常實踐——油漱法、乾刷按摩、瑜伽和芳香療法
◎靈性儀式——誦念脈輪、調息和冥想
◎季節淨化與調整——季節交替淨化儀式,幫助你重拾健康、活化身心
◎藥草療法——以天然藥草治療常見病痛
透過生活上的實踐調和三種體素,達到身體內外,以及情緒、心靈的恆定。
如果現代的醫療體系讓你覺得窮途末路,
阿育吠陀的想法、治療、靈感與古老的智慧,
可能會是解除你身心病痛的最佳解藥。
每天小小的改變就能帶來深遠的影響。
花幾週時間試試書中的食譜和做法吧!
但凡踏上阿育吠陀之路的旅者,都能在這本書中得到指引。
本書特色
◎透過清晰易懂的阿育吠陀觀念綜述,學習讓身體保持健康完善。
◎透過適合新手的三週實踐計畫,以漸進方式將阿育吠陀融入生活中。
◎認識自己的生命能量,透過步驟詳盡的實踐法和食譜使其保持平衡。
誠心推薦
◎閱讀《阿育吠陀新手指南》,感覺就像一位朋友握著你的手,溫暖地引導你,讓你慢慢好起來。這是一本很有助益的好書。──暢銷書《靜心冥想的練習》作者雪倫‧薩爾茲堡
◎當我拜讀完這本《阿育吠陀自癒法》心裡滿是豐盛的喜悅,因為有別於在印度文化下成長,或由正規阿育吠陀教育養成的醫師,作者以不同文化學習者視角,以其親身經驗,淺顯易懂又詳盡的文字,帶領讀者輕鬆窺看阿育吠陀這部累積了六千年的智慧經典,讓初步涉略印度文化的人,不再感到艱澀難懂,很開心終於可以放心推薦給初學者——關於阿育吠陀。──島嶼芳療師Fanna
◎我們已經很習慣很多專家學者談論運動與醫療的重要,但隨著近年來人們對心靈的探求渴望,其實已經越來越多人了解也可以接受,其實心靈更是幫助維持完整健康的關鍵,也是治療有效的必要條件,而阿育吠陀這門古老的學問,正好提供現代人對心靈與身體交會間所有重要知識的解答。
透過了解身心靈的關聯、覺察自己的狀態、還有設定意象與目標,我們就可以一步步由日常生活開始,學習如何觀察、調整、有意識、有效的全面改善自身與家人的健康,這是人生不可或缺寶藏。——Goddess Yoga TW 創辦人/Vicky
◎摯愛的老師Swami Veda斯瓦米韋達曾說,,根據印度古代的養生醫學,也就是阿育吠陀(ayur-veda)的理論,每一次生命的輪迴,每一個生命的歷程,都是覺性的連續,是由四個部分結合而成的:身體、官能、心意、心靈。唯有認識了這四個部分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才算真正了解生命的過程,才能明白完整的整體才是健康。
本書深入淺出的介紹印度阿育吠陀這門生命科學的奧妙,同時提供一個檢索藍圖,來理解自己生命能量的狀態,透過身體這個載具,洞悉心靈的作用,享受身心平衡的健康人生。——台灣喜馬拉雅瑜珈靜心協會理事長 /陳廷宇
◎本書使阿育吠陀療法不再是生澀難懂的養生哲學,透過作者系統化的整理與實踐,從身體入手、結合心與靈的修煉,使古老智慧輕易地融入生活,是每個家庭都該具備的全方位平衡生活指南,更是愛自己最美好的禮物!——一心學院創辦人/彭芷雯
作者簡介
蘇珊‧魏斯-波荷倫(Susan Weis-Bohlen)
蘇珊‧魏斯-波荷倫是一位全職的阿育吠陀諮詢師、烹飪教師、冥想導師及聖地之旅導遊。她認為自己開始練習冥想、瑜伽和阿育吠陀(以及後來發生在她身上的一切事物),都要歸因於在1976年她十三歲時遭遇的一次瀕死經歷。那次,她摔倒撞破淋浴間的玻璃門,左手左腳幾乎被割斷,一片玻璃更是刺進她的左背,就卡在她的心臟後方。這個重大經歷使她深信,我們每個人都不只由肉體組成,而且我們的心可以創造現實。
剛開始接觸「五業排毒」這個阿育吠陀淨化法時,絕對想像不到阿育吠陀的智慧之後會如何形塑她的人生。釋放了損害身心的毒素、突破了個人難關,讓她漸漸立志要引導他人踏上更健康的身心靈道路。《阿育吠陀自癒法》清楚地向初學者解釋阿育吠陀的全面性原則,
溫和地教導如何將這些原則融入日常生活。
審定者簡介
島嶼芳療師Fanna
輔大心理學碩士,一位喜愛大自然的自然療法師,自1997年開始研習自然療法並力於推廣,希望透過自然療癒喚醒人們自我覺醒,重新發現人與土地的親近關聯,進而關愛大地、愛護所生長的土地,重啟福爾摩沙清秀島嶼的美麗面紗。
自2008年從網路工程師轉為以自然療法做為終生志業,嘗試以中醫學理、印度阿育吠陀脈輪為依據,融合歐美「芳香精油」芳療,與「西藏頌缽」音波療癒,透過適時諮詢、引導舒解生活壓力,展開身心靈修復的療癒之旅。
每年分別到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為期3個月的深度學習,研習Ayurveda、Yoga、頌缽、藏醫學等。積極推廣Ayurveda系列精油,並廣開特殊精油個論分析課,首創芳香療法——雞尾酒療法,作用在階段性的心理情緒療癒輔助,推廣至今。
譯者簡介
羅亞琪
畢業於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翻譯學碩士班。興趣廣泛,對文字、語言情有獨鍾,譯作包括《猶太教四千年》、《低碳飲食大革命》、《攀樹人》等。
.前言
第一部分
.古老的療癒體系
.第一章 阿育吠陀概論
.第二章 通往治癒和健康的道路
.第三章 阿育吠陀的各項療法
.第四章 二十一天慢慢認識阿育吠陀
第二部分
.各種阿育吠陀自癒療法
.第五章 阿育吠陀療癒食譜
.每日孜然香菜茴香茶
.印度酥油
.金黃牛奶
.風能米豆粥
.火能米豆粥
.水能米豆粥
.炒青江菜、天貝與蕈菇
.夏日排毒蘿蔔豆腐湯
.冬日暖胃綠豆湯
.印度黑豆粥
.一碗簡易的早餐
.活力鷹嘴豆
.卡滋鷹嘴豆零食
.第六章 日常生活的各項實踐及瑜伽招式
.刮舌頭
.油漱法
.飲用熱檸檬或萊姆水
.乾刷按摩
.全身抹油按摩
.洗鼻壺
.抹鼻油
.芳香療法
.瑜伽
山式
下犬式
樹式
貓式和牛式
扭轉椅式
靠牆抬腿式
嬰兒式
橋式
分腿前彎式
拜日式
大休息式
.第七章 靈性生活的儀式與實踐
.做菜時保持覺察
.誦念咒語
.誦念脈輪
海底輪
臍輪
太陽輪
心輪
喉輪
眉心輪
頂輪
.調息法
淨脈調息法
清涼調息法
風箱調息法
.冥想
接觸大地
直視太陽
足部清洗與抹油按摩
頭部抹油按摩
性愛
.第八章 季節調整與季節交替淨化儀式
.暮秋/早冬(風能)季節調整
.暮冬/春天(水能)季節調整
.夏天(火能)季節調整
.季節交替淨化儀式
.第九章 治療常見病痛的藥草與療法
.最重要的阿育吠陀藥草
.常見病痛
關節炎
便祕
咳嗽和感冒
乾咳
濕咳
腹瀉
眼睛乾澀
耳朵發炎
排氣
頭痛
胃灼熱
消化不良
腸胃不適
胃口不好
性慾低落/陰道乾燥
更年期
經痛
肌肉痠痛
噁心
疼痛
季節性過敏
壓力和焦慮
曬傷
.附錄一:常見的阿育吠陀食材
.附錄二:三特質與五身層
.參考資源
.謝辭
.作者簡介
審定序
成為更喜悅的自己
這兩年來台灣陸續有出版社,開始向喜愛追求自然養生的讀者,介紹印度傳統醫學,剛好都是Dr. Vasant Lad的著作,Dr. Vasant Lad長期在北美推展印度傳統醫學,在北美自然醫學領域極富盛名,其著作非常專業,一般初學者不容易理解上手,而本書作者恰好也是Dr. Vasant Lad的學生,當我拜讀完這本《阿育吠陀自癒法》心裡滿是豐盛的喜悅,因為有別於在印度文化下成長,或由正規阿育吠陀教育養成的醫師,作者以不同文化學習者視角,以其親身經驗,淺顯易懂又詳盡的文字,帶領讀者輕鬆窺看阿育吠陀這部累積了六千年智慧經典,讓初步涉略印度文化的人,不再感到艱澀難懂,很開心終於可以放心推薦給初學者——關於阿育吠陀。
文中我最喜歡第五章,筆者將阿育吠陀的飲食倫理介紹得非常詳盡,筆觸也相當動人,一般大眾對於印度的飲食印象不外乎有種類繁多的Masala(綜合香料),大多認為多吃香料就能有療癒的效果,其實印度人對吃不只如此,印度哲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不論在哪個領域層面,行為發展及學習都有一個次第觀念savadana,次第觀可以形容為一步一腳印、循序漸進,當我們在追求健康的身心,乃至追求與心靈平衡發展,吃什麼、怎麼吃、從吃食物的形到吃的精神,都是在我們吃的過程中被一層一層揭示出來,一直到我們看見細節明白到,飲食的真諦不僅僅是溫飽,還飽含了尊重、祝福和感恩,在整個吃的過程,我們攝取的不僅僅是食物的營養,還包含了攝取美好的情感來豐盈我們的精神。
安靜專心的進食一直是我們從小被灌輸的觀念,但卻又經常被我們忽略,記得初學阿育吠陀時,在中心每到用餐前老師總會細心叮嚀記得專心安靜的進食,第一次有意識的專心用餐經驗至今仍記憶鮮明,那像是一種感官知覺的啟蒙儀式,當味蕾藉由探索新鮮無毒食物的體驗,我嚐到了吠陀經典中所提及的,大自然會傳達給我們訊息,那是整個宇宙、地球、植物生命、農夫用心一起協作的美味,食物的美味正是來自於大自然的訊息,這份感動能讓人發自內心地感謝這一切,於是「我們是合一的」!在養成專心安靜的進食習慣後令我更明瞭,這不但是為了健康之於養身,也同時體現情緒平衡的一種生活態度,更積極的還能深入發現心靈之美。這便是「民以食為天」的真實義。
阿育吠陀的生活準則告訴我們,想成就更喜悅的自己,需要有足夠行動力,而促成這個行動力就得思變、改變,改變即轉化、蛻變,改變不是勉強自己一步到位,而是從最容易的方式開始養成習慣,從注意飲食細節開始改變,然後再慢慢擴及生活作息、瑜伽練習、和自己進行哲學對話⋯⋯
相較於現代科學與文化,印度有許多傳統文化思想,讓許多人感到新鮮而又難以理解,在我近十年的教學中,最常看到學生陷入經典中的梵文泥沼中,總像讀外星文般的滿臉茫然與挫折,像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其實阿育吠陀並不艱深難懂,這部古老經典其實就只是告訴人們,將療癒觀念落實在生活的行住坐臥及飲食中,每天不斷的練習,一直到能專注生活、在生活中持續實踐使之成為慣性,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如此而已。
前言
在2004年,我在故鄉馬里蘭州巴爾的摩開了一家玄學書店。書店生意雖然一帆風順,但我卻對自己人生中的幾個核心層面不甚滿意,包括健康與感情。因此,我開始尋找成效更佳、可以持久的改善方式。在2007年,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阿育吠陀。
在接觸阿育吠陀之前,體重一直是個令我困擾的問題。我從十四歲就開始進行飲食控制,且多年來斷斷續續地對抗暴食症,導致體重時增時減。到最後,我乾脆不再理會這個問題。不過,我並不覺得自己不快樂。我到世界各地旅行、在海外生活了一段時間、擁有許多精彩的冒險。當時的體重雖然逼近一百公斤,卻沒有成為我的阻礙。然而,這也沒有成為我的助力。
就這樣,等到開店的時候,我感覺身心都已經被填得滿滿的,不僅肚子裡裝滿了食物,心中也飽含各種想法、計畫、點子和渴望。雖然我已經茹素、冥想、上瑜珈課好幾年了,卻仍覺得無法完全發揮出自我的潛力。在2007年的八月,我帶領一小群旅客到英國進行一趟聖地之旅。我站在麥田圈之中,突然有了一個領悟:我必須打開心胸,挪出空間讓新事物進駐,無論它以何種形式來到我的生命,都要坦然接受。之後,我們來到埃夫伯里的石圈時,我將兩塊玫瑰石英埋在一塊岩石下方,暗自記下埋藏的位置,發誓總有一天我會回來拿走它們。屆時,我要變得更健康,讓身心忠實反映出內心的感受,並且跟那位將與我共度餘生的男人經營一段穩定的感情。
回到巴爾的摩之後,我開始傾聽內心深處傳遞的訊息,告訴自己如何變得更好。我發現,我很渴望進行一場淨化,把任何讓我無法獲得身心健康的事物全數摒棄。我在研究各種淨化方式的過程中,接觸到阿育吠陀療法的一個概念「五業排毒」(panchakarma),可直譯為「五個行動」。我往下讀,發現五業排毒指的是一系列淨化身體、重建組織的療法。
這項古老的印度療法引起我相當大的共鳴。於是,我訂了一張前往加州聖地牙哥的機票,到當地的喬布拉中心(Chopra Center)參加為期一週的五業排毒及阿育吠陀課程,認識這個傳統的印度醫學體系。待在喬布拉中心期間,我身體與內心的毒素開始鬆脫排出,使我擁有更多空間容納新的事物。回到家後,我感覺體內發生了深沉的變化,而我也打算敞開雙臂迎接。
我的書店有一個小小的阿育吠陀專區,其中包含一些很棒的阿育吠陀食譜,因為在阿育吠陀療法中,食物被當成醫藥看待,烹煮富有營養的料理是這個體系的核心。我帶了很多書回家鑽研,有了底子之後,便到印度市場為廚房添購入門食材,準備調理一道道具有治癒效果的食物,使身心獲得平衡。回家後,我首次嘗試烹煮米豆粥(kitchari);這是一道用綠豆及米煮成的蔬食燉菜,被認為是治癒效果最好的阿育吠陀菜餚,往後我也常常煮來吃。此外,我也買了各種油和藥草補給品,要繼續實踐所學。
我開始運用本書將一一提及的那些阿育吠陀原則看待世界。漸漸地,我發覺一切事物都說得通了。除此之外,成果來得迅速而又鼓舞人心,不到三個月,我就掉了十幾公斤(我陸陸續續減了超過三十公斤),膽固醇也降了整整八十。生活中其他不順遂的層面也開始出現轉變。例如,我把屋子裡長年堆積在某個角落的雜物好好整理了一番,丟掉不想要的東西。我創造了更多呼吸的空間,開始感受「氣」(prana)在體內和周遭環境流通。
隨著人生出現大大小小的轉變,我也開始希望將這些具有改變力量的阿育吠陀原則分享給他人。於是,我報名了喬布拉中心的教師證照課程,系統性地研究阿育吠陀。此外,我也開始跟重量級的阿育吠陀食譜作家阿瑪蒂‧晨星(Amadea Morningstar)一同學習阿育吠陀食療。阿瑪蒂把她的智慧傳授給我,讓我學到一些烹飪技巧以及煮菜時可以應用到的美好訣竅。過去這十年來,我也一直跟創立新墨西哥州阿育吠陀學院(The Ayurvedic Institute)的維桑特‧賴德醫生(Dr. Vasant Lad)共事學習。
在2014年,我把書店關了,專心耕耘我的新領域。現在,我是全職的阿育吠陀諮詢專家、烹飪老師、冥想老師及聖地之旅導遊。在英國埃夫伯里埋下那些石頭的三年後,我確實回到了當地。那時的我儼然是個嶄新的女子,身邊也多了一位很棒的未婚夫。雖然我們最後沒能找到當年所埋藏的玫瑰石英,但是我真的實現了諾言!
你現在會拿起這本書,就跟我過去從書店拿了那些書一樣,是因為想要了解阿育吠陀如何讓自己更好過。或許,傳統的醫療體系讓你覺得窮途末路,因此你才會來到這裡,希望獲取別的想法、治療、靈感與古老的智慧,並從今天開始做起。這本書將告訴你,為什麼這個體系可能會是解除你身心病痛的最佳解藥。小小的改變就能帶來深遠的影響。所以,花幾週時間試試書中的食譜和做法吧,展開阿育吠陀治癒旅程所需的一切,都在這本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