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佛50問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5月

彌勒佛50問

作者:法鼓文化編輯部
出版社: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出版日期:2021年02月09日
ISBN:9789575988791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62元

  ‧彌勒佛是繼釋迦牟尼佛後,第二位在地球人間成佛的未來佛
  ‧「瑜伽行唯識學派」的始祖、《瑜伽師地論》的作者
  ‧彌勒信仰是最早傳入中國的淨土法門
  ‧兜率淨土其實是離我們最近的淨土
  ‧現世以彌勒精神生活,能知足常樂、人緣變好,招法財、進法寶

  彌勒信仰有許多重要的課題,例如:
  彌勒信仰的起源為何?
  彌勒成佛時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往生兜率淨土的條件為何?
  如何持誦彌勒經典?
  如何以知足常樂的彌勒精神快樂生活?
  如何學彌勒佛思考人生?
  這些有趣的問題在《彌勒佛50問》有精彩的解答。

  認識彌勒佛,發願往生兜率淨土,和道安、玄奘、窺基、阿底峽、宗喀巴、太虛、慈航等諸位大師一同聽彌勒菩薩說法,親赴龍華三會,得解脫自在!

〈導讀〉 滿心歡喜信、願、行——釋寬謙

1認識彌勒佛
Q01:彌勒佛為何是未來佛?
Q02:為何稱彌勒菩薩為慈氏菩薩?
Q03:布袋菩薩和彌勒菩薩有何關係?
Q04:法相宗和彌勒菩薩有何關係?
Q05:彌勒佛是救世主嗎?
Q06:五觀堂為何供奉彌勒像?
Q07:彌勒佛與彌勒菩薩有哪些常見造形?
Q08:彌勒信仰的起源為何?
Q09:彌勒信仰如何在中國發展?
Q10:太虛大師為何創建慈宗?
Q11:彌勒信仰如何在韓國發展?
Q12:彌勒信仰如何在日本發展?
Q13:彌勒信仰如何在西藏發展?
Q14:彌勒信仰如何在中亞、東南亞發展?

2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
Q15:兜率淨土為何是成佛先修班?
Q16:兜率淨土有何特色?
Q17:兜率淨土是什麼樣子?
Q18:彌勒成佛時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Q19:彌勒佛為何不願速疾成佛?
Q20:彌勒佛如何發願成佛?
Q21:彌勒三尊是誰?
Q22:什麼是彌勒決疑?
Q23:什麼是龍華三會?
Q24:道安大師為何發願往生兜率淨土?
Q25:玄奘大師為何信仰彌勒佛?
Q26:虛雲老和尚為何會入定至兜率內院?
Q27:能不去彌勒菩薩兜率淨土,直接往生彌勒佛人間淨土嗎?
Q28:兜率淨土與人間淨土有何關係?
Q29:現代佛教如何以彌勒的菩薩精神建設人間淨土?

3學習彌勒佛有方法
Q30:彌勒法門有何特色?
Q31:彌勒法門為何是易行道?
Q32:彌勒菩薩不修禪定、不斷煩惱嗎?
Q33:慈宗的修習儀軌為何?
Q34:如何修持彌勒佛持名?
Q35:如何修持彌勒佛咒語?
Q36:什麼是彌勒三經?
Q37:如何持誦彌勒經典?
Q38:如何修六事行法往生兜率?

4彌勒慈心皆大歡喜
Q39:如何學習彌勒佛慈心不殺守護眾生?
Q40:如何透過禮佛、發願、迴向來往生兜率?
Q41:如何學彌勒佛大肚能容天下事?
Q42:信仰彌勒佛能招財進寶嗎?
Q43:為何要學彌勒佛笑口常開?
Q44:面對閒言閒語,如何像彌勒佛難忍能忍?
Q45:如何以知足常樂的彌勒精神快樂生活?
Q46:如何學彌勒佛思考人生?
Q47:實踐彌勒法門能讓地球恢復健康嗎?
Q48:如何以彌勒精神成就團隊合作,皆大歡喜?
Q49:修持彌勒法門可以讓人緣變好嗎?
Q50:如何以彌勒精神樂觀面對未來,積極活在當下?

 

導讀

滿心歡喜信、願、行
寬謙法師

  兜率天宮 龍華三會
  
  彌勒信仰不僅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亞、東亞、東南亞地區,都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史,留下許多珍貴的佛教文化瑰寶。

  中國所翻譯的「彌勒三經」,其中的《彌勒上生經》,敘述彌勒菩薩教化諸天於兜率天,描寫兜率天宮的莊嚴妙麗,以及稱念彌勒菩薩名號的功德利益等。《彌勒下生經》和《彌勒大成佛經》則含括完整彌勒菩薩下生人間成佛因緣,及其國土成就的細節。從下生、出家、學道到龍華樹下成道的過程外,並記述彌勒開演龍華三會和廣度眾生的概況。

  彌勒造像在中亞及東亞的數量可觀,圖像樣式也有多種變化,雕塑、繪畫、造像碑都有彌勒圖像的出現。因為地域特色不同,幅員遼闊,加上歷時的變化,彌勒樣貌繁多複雜,配置及圖像結構也變化多端,這些歷史遺存的彌勒圖像是佛教藝術重要且豐富的作品。

  彌勒圖像內容豐富多元,包括描繪兜率天宮的莊嚴國土、龍華三會說法圖、半跏思惟的彌勒菩薩像、倚坐彌勒佛、交腳彌勒菩薩像等。它們的源流及變化代表著歷史的痕跡,影響深遠。造像中的題記及祈願內容,也成為今日研究彌勒信仰重要的依據。

  至於布袋和尚,則是彌勒信仰來到中國後的親民形象。常見的彌勒像,大多是體型肥碩、開襟坦腹、開懷大笑的樣貌,令人見之而頓忘煩憂:「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唯識瑜伽 彌勒決疑

  彌勒菩薩被尊為「瑜伽行唯識學派」的開創始祖,是因《瑜伽師地論》為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論,而傳統上認為,《瑜伽師地論》是彌勒菩薩所說,無著記錄。

  在中國,彌勒信仰始於晉代,受到道安大師的提倡,極盛於南北朝,在唐代又逐漸轉化演變,與天台宗、法相宗、淨土宗、禪宗、律宗,乃至密宗,都有多方面的互動影響,這些交流為彌勒信仰注入新的成分。然而因為彌陀淨土法門的流行,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成為多數人的往生目標,或許這是彌勒信仰由盛趨衰的關鍵因素。然而,在這樣的變化中,許多祖師大德,仍以彌勒淨土為依歸,除了可往生兜率淨土,「彌勒決疑」也是一大原因,因為很多修行者都希望彌勒菩薩能解答自己的修行難題。

  例如東晉的道安大師在編輯漢譯佛經時,每遇到說明不清、難以解釋的部分,便想請彌勒菩薩為他解決疑惑,時常帶領弟子在彌勒像前立誓,願生兜率內院,參與將來的龍華三會,與彌勒佛一起廣度眾生。而唐代玄奘大師,在聽說無著與世親都應願往生兜率奉侍彌勒菩薩後,因此更加精進求生兜率內院。在藏傳佛教中,如阿底峽、宗喀巴等多位重要大師,他們也都發願往生兜率天。

  近代的太虛大師、慈航法師、成一法師,都是發願往生兜率內院。太虛大師以彌勒淨土與娑婆世界同在欲界,以及彌勒菩薩未來下生在娑婆世界成佛,認為彌勒淨土與此界眾生最為有緣。印順長老更以彌勒菩薩「具凡夫身,未斷諸漏」的榜樣,點出彌勒菩薩「凡夫成佛」的典範,非常適合大眾學習,他鼓勵大眾發心做一個有煩惱的「凡夫菩薩」。儘管凡夫具煩惱身,但仍要生生世世為大眾利益著想。

  印順長老的著眼點不只在於人間建立淨土,更期許大眾發菩提心,由學彌勒菩薩的菩薩行而成為菩薩。印順長老在《成佛之道》提到:「正念彌勒尊,求生彼淨土,法門最希有,近易普及故。」原來兜率淨土離我們現生的欲界最近;同時最容易抵達,只要:發增上心,皈依三寶,清淨持戒,如法布施,再加發願往生,稱念「南無當來下生彌勒佛」,就能往生兜率淨土-成佛的先修班。

  淨土抉擇 滿心歡喜

  彌勒信仰有許多重要的課題,值得更多的探討。例如:彌勒信仰的起源為何?彌勒成佛時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往生兜率淨土的條件為何?如何持誦彌勒經典?如何以知足常樂的彌勒精神快樂生活?如何學彌勒佛思考人生?這些有趣的問題在《彌勒佛50問》有精彩的解答,可做為大眾抉擇淨土的參考,爾後,滿心歡喜地由信堅願深而樂行。
 
釋寬謙
新竹永修精舍住持
北投覺風佛教藝術學院院長
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負責人

精彩書摘1 彌勒佛為何是未來佛? 彌勒菩薩是繼釋迦牟尼佛之後,將在人間成佛的第二位佛,稱為彌勒佛或未來佛。彌勒菩薩現居於兜率天,將降生人間成佛,他的任務是在未來世界成佛後,將佛陀的教法傳授給大眾,並且將娑婆世界變成美好淨土。 佛陀接班人 經典中,彌勒菩薩是親蒙佛陀授記成佛的未來佛,可說是佛陀指定的接班人。彌勒有時是優雅的沉思菩薩,有時是高髻寶冠的交腳菩薩,有時又搖身一變為手提布袋的胖和尚,無論彌勒的樣子是菩薩或佛,無論是否為佛教徒,大家都喜歡親近他。 彌勒的梵文Maitreya,是印度常見的婆羅門姓氏,中譯為慈氏,意為慈愛。根據《小部.經集》的〈彼岸道品〉,帝須彌勒(Tissa-metteyya)與阿耆多(又譯為阿逸多)是佛陀的兩位弟子;《中阿含經》記載佛陀授記他們兩位,一位成佛,一位成為轉輪聖王。 但在大乘經典中,彌勒即是「阿逸多」。根據《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簡稱《上生經》)所說,西元前六世紀,彌勒菩薩出生於印度婆羅門家庭,名為阿逸多,他是佛陀的弟子。 下生人間成佛 佛陀多次在經典中當眾授記彌勒未來成佛,卻有比丘對彌勒成佛一事存疑,依《上生經》記載,持戒第一的優波離尊者向佛請示:「過去的經典中有記載,說阿逸多將在世尊之後,次當成佛,但是眼前的彌勒仍是凡夫之身,煩惱也未斷,這人命終之後當生何國土?」佛向在場大眾宣布:「彌勒必當成佛,十二年後將比我先入涅槃,命終即往生兜率天內院,在那裡教化有緣者。」十二年後,彌勒果真如佛所言,先入涅槃,上生兜率天彌勒內院說法度眾,等待降生到人間成佛。 彌勒菩薩上生到兜率天後,需要經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另有一說為五十七億六千萬年),再轉生人間度化眾生。等待彌勒成佛的時間看似漫長無邊,其實建設人間淨土,不僅是佛陀接班人的彌勒佛使命,人人都應以「佛陀接班人」自勉,學佛發菩提心,廣種福田,讓自己所在之處即是淨土!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