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永慧專集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11月
高永慧專集
上世紀70年代初,我與郭全忠首次踏上了這塊古老而蒼涼的土地,認識了時任米脂文化館美術干部的女畫家高永慧。後來,我作為省群眾藝術館美術干部負責榆林地區群眾美術創作的組織和輔導工作,進一步增多了與陝北畫家們接觸的機會,也就更多地了解了永慧。我發現她聰慧而又睿智,外表溫柔平和,內心卻波瀾壯闊極富浪漫,這點從她的畫作中就可以充分顯現出來。 童年的永慧因父母工作的關系而飄蕩東西,輾轉鄉野。青少年時歷經了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下鄉插隊的磨礪——這一切充盈了她豐富的生活積澱.也賦予了她無盡的藝術感悟以及生命和愛的主題的沉重思考。中學時代她愛好廣泛,音樂、舞蹈、文學,詩歌、繪畫,天文,她都充滿興趣,這造就了她良好的藝術素質。她也曾欲進美術學院深造,但因視力不合格而被拒絕報考。然而理想的挫傷並未動搖堅定的信念,她依然故我地對藝術執著的追求。 她以知青身份創作的《學工學農》《澆地》《種菜>等8幅畫,在“文革”以來榆林地區首屆畫展中被評為優秀作品,從而拉開了她從藝生涯的序幕。1973年她被正式調入縣文化館從事群眾美術工作。在此期間,她創作了歌頌共產黨歌頌毛主席的《繡金匾》《邊區的太陽紅又紅》《做軍鞋》等優秀作品。作為一個女畫家,她更多關注兒童、少女題材,她將深深的母愛傾注在畫中孩子們身上,無論是在《北方的詩》《小路》《秋忙》的作品中,還是在《童趣》《紅雪花》《剪歲》的作品中,孩子們天真可愛、意趣盎然的神情都映射出畫家飽含童真的愛意。她捕獲了自然界最為純真、晶瑩.美麗的生靈,並將其融入情趣濃烈的畫作中,其形色渾然、情致盈盈的視覺愉悅、精神快意像流水注入觀者的心田。它們又如一行行小詩銘寫在黃土高原的廣闊背景上,讓你去體味、讓你去吟誦。而在《生命之歌》《天之高遠,地之深厚》《淨界》《啊,那片紅雲》《琴弦上的年華》等作品中卻又蘊含著對社會對自然的深沉思考。她抽取自然界的靈魂,聚其精,凝其汁,采取簡約夸張的手法將深深的哲理、輕輕的哀嘆在清奇純雅的意境中,化作無盡思緒縈繞觀者腦際,讓人久久不得拔步。 永慧的花烏畫中也不乏令人耳目一新的上乘佳品。如《春雨》一組六幅的系列花卉,在“不離不棄”的傳統基礎上,大膽拓寬創作路徑,以至采用印象派手法追求色的絢麗、光的跳躍.虛實相襯、得意忘形的境界。看是畫花,卻蘊含著大自然萬物間或隱或顯、彰掩互轉.變幻莫測的規律。80年代初,憂國憂民意識的永慧將當時人們漫不經心的環保問題付諸筆端。《夏娃的懺悔》《太陽沒有忘記大漠的過去》表述了她對人類破壞生態、自掘墳墓的行徑深惡痛絕.她用豐富的想象力以夏娃伊甸園的故事為題材”遷想妙得”,敲響了人們謹防大自然報復人類的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