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歐教育運動:民初融合世界學術的理想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7月

旅歐教育運動:民初融合世界學術的理想

作者:陳三井
出版社: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2013年04月10日
ISBN:978986326054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15元

  旅歐教育運動可溯自「留法儉學會」,歷經「勤工儉學會」、「華法教育會」,包括華工教育,兼及北京中法大學、巴黎中國學院、里昂中法大學、比利時曉露槐中比大學的創辦等事業,前後銜接,國內外學術聯成一氣,大體構成一個以北京、上海(國內)、巴黎、里昂(歐洲)為傳播中心的學術網絡,進行那時挫時興、艱苦備嘗,長達近半世紀之久的旅歐教育運動。
  民初旅歐教育運動,隨著中華民國的誕生而同時出現,係由具旅歐、留法背景的李石曾、吳稚暉、蔡元培、張人傑等人所倡議,鼓勵青年學子到法國、比利時勤工儉學,旨在扭轉自清華留美以來「美雨壓倒歐風」的留學熱潮,讓美歐學術運河平均輸灌。
本書特色
  旅歐教育運動主要包含留法勤工儉學與里昂中法大學兩部分。前者是最富激情的一頁,更是其中最光芒四射的史篇,但並非旅歐教育運動的全部樂章。本書從運動的倡議、內涵和本質上做了正本清源的工夫,希望在眾聲喧譁中呈現一些不同的論述。
作者簡介
陳三井
  台灣省彰化縣人。民國二十六年(1937)六月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史地系畢業,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歷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組主任、副所長、所長,曾借調擔任淡江大學教授兼歷史學系主任、國立空中大學教授兼人文學系主任。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華僑協會總會理事長。

序言
第一章 旅歐教育運動的本質第一節 發起動機(一) 學術運河的平均輸灌(二) 融合世界學術的崇高理想第二節 創辦者的共同特質(一) 志同道合的同盟會會員(二) 改良社會的進德會會員(三) 無政府主義色彩(四) 旅歐、留法背景第三節 鼓吹到法國留學的理由(一) 法國大革命、現代性的影響(二) 法國學術水準不差(三) 法國政教分離較澈底(四) 法國美術教育發達(五) 法國普通教育學費低廉(六) 法國人崇尚平等自由,較無種族歧視觀念
第二章 旅歐教育運動的內涵第一節 留法儉學會第二節 勤工儉學會第三節 華法教育會(含華工教育)第四節 北京中法大學第五節 巴黎中國學院第六節 里昂中法大學第七節 中比大學
第三章 旅歐教育運動的變調──從出洋留學到改造中國道路的分歧第一節 勤工儉學的困境第二節 里昂中法大學的風波第三節 中共旅歐黨團的成立第四節 中國青年黨的誕生第五節 國民黨旅歐總部的分裂
結論索引參考書目


  筆者出生於1937年抗戰爆發之年,今歲行年75,早年留學法國,畢生研究亦與法國政治、外交、文化、教育等方面結下不解之緣。除中法外交關係外,歐戰華工與留法勤工儉學等課題,亦為個人最有興趣,投入心血較多的「最愛」。
  就勤工儉學這個課題而言,筆者動念甚早,曾於1981年編纂出版《勤工儉學運動》(台北:正中書局)一書,較清華大學中共黨史教研組所編的《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三冊,北京出版社,1979)稍晚,而大致又與張允侯等所編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二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1986)同時。可見海峽兩岸在1980年代同時注意到勤工儉學的問題。
  資料的蒐集與出版,提供研究者的便利。於是筆者開始發表一系列的相關論文,依時間先後開列如下:
  1. 〈勤工儉學運動初探〉(1981);  2. 〈新民學會之成立及其在法活動〉(1984);  3. 〈民初旅歐教育運動的艱難歷程──里昂中法大學初探〉(1984);  4. 〈河南與留法勤工儉學運動〉(1984);  5. 〈周恩來旅歐時期的政治活動,1921-1924〉(1985);  6. 〈張繼與勤工儉學〉(1986)。
  以上六篇論文加上一些相關書評,曾結集由三民書局的東大圖書公司列入「滄海叢刊」出版(1988)。這只是一本論文結集,而不是有系統的專著。
  這時,海內外有關勤工儉學的研究,正方興未艾,中外很多博士論文陸續完成,最著者有三:
  1. Leung, John Kong-Cheong, “The Chinese Work Study Movement: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Experience of Chinese Students and Student-Workers in France,” Ph. D. Dissertation, Brown University, 1982;
  2. Levine, Marilyn, “The Found Generation: Chinese Communism in Europe, 1919-1925,”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85;
  3. Wang, Nora, <> Universite de Paris, 1986.
  而華文著作拔得頭籌的是鮮于浩所推出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史稿》(四川巴蜀出版社,1994)一書。
  其後,筆者的視野逐漸開闊,並不以勤工儉學為限。除續撰〈陳炯明與留法勤工儉學運動〉外,另寫〈吳稚暉與里昂中法大學之創設〉(1995)與〈王京岐在歐洲的組黨革命活動〉(1995)。這三篇論文,後來都收入拙著《舵手與菁英──近現代中國史研究論叢》(秀威公司,2008)一書。回顧以里昂中法大學為題材,除了Anne-Sophiede Perrotin de Bellegarde的碩士論文外,華文方面當以葛夫平的《中法教育合作事業研究,1912-1949》(上海書店,2011)一書最為詳瞻而有系統。
  三十年來,無論是勤工儉學或里昂中法大學的研究,都是碩果纍纍,美不勝收。問題是,這兩者之分開研究或合而為一,都不能完全說明民初旅歐教育運動的內涵和本質。在車載斗量的眾多著作中,甚至沒有一本是使用「旅歐教育運動」這個名稱的。這不但有違李石曾、吳稚暉、蔡元培等這些創辦人的初衷,更與運動的內容、本質相去甚遠。筆者不才,願意從基本方向上做一釐清,並導其入正軌。本書可以說是個人對此一課題的封筆之作,至於細緻內容之鋪陳,已無力且無暇顧及,尚望海內外方家指正是幸!
  本書斷斷續續多年始告完成,前後承林弘毅先生電腦輸入、訂正、初步編排,費力甚多,並蒙秀威公司出版,併此致謝。
陳三井 謹識於南港四分溪畔

第一節 發起動機「旅歐教育運動」一詞,並非作者近年所獨創,早在民國5年(1916)秋,蔡、李、吳、汪等倡議之士,即以旅歐雜誌社名義,編印發行《旅歐教育運動》一書, 分別函送教育部、雲南都督唐繼堯與國內相關機構及若干人士,簡介他們歷年至法從事教育活動的情況,希望受函者「助其進行」。 這是「旅歐教育運動」一詞的由來。配圖:1.tif圖說:發起旅歐教育運動的「民國四老」(左起:李石曾、蔡元培、吳稚暉、張靜江)至於蔡、李、吳、汪等人為何要發起這個運動,這可以吳稚暉所發表的〈海外中國大學末議〉一文,做為討論的基礎。民國8年(1919)秋間,正當直皖戰爭期間,在全國教育會議通過速增設國立大學提案,國內中西人士紛紛起而創辦大學之際,吳稚暉為有志留學之莘莘學子請命,特撰〈海外中國大學末議〉一文,刊於《建設雜誌》, 提倡以國內創辦大學之經費,移設大學於國外,可以延聘其國第一流教授來校任教,糜費小而成就大,並列舉五點理由及七項附帶功用,以供朝野採納。 其中有兩點理由,可以解讀「旅歐教育運動」發起的動機:(一) 學術運河的平均輸灌吳稚暉心目中所擬設立的海外大學,最急者為兩處:一為法國,一為美國,原因是中美兩國的「國體相同,物質而外,精神亦調和也。」他認為,有美國則英國可以不加考慮。而巴黎與歐洲各國,接近在片壤之中,英、德、伊(義大利)、比等,皆巴黎中國大學學生所能自在遊歷之地。所以不注意已有甚多留學生之日本者,因「日本近在咫尺,已留學者太多, 留學之勢,已成弩末,無從別立一校,自為風氣。且帝國教育之暗潮,亦有與現象衝突之處。」最後,吳稚暉強調,所以先注意於巴黎者,蓋「歐洲學子,遠不及赴美之盛。欲使歐、美潮流,平均輸灌,故先及巴黎。」 為何留歐學子,遠不及赴美之盛,這有多方面的原因。王光祈為此特別做了分析,他這樣說:「近十年來,美國留學界的勢力大漲。考其原因,第一是北京清華學校每年都有一大批學生赴美;第二是美國教會在中國辦了許多教會學校,專以派赴美國留學為餌;第三是國內人士都主張振興實業,留美人才多配合社會需要;第四是中國政治方針漸由親日而趨為親美,留美人才頗為政府所重視。有此諸因,所以留美學生的勢力漸漸佈滿長江流域,以至於北京、廣州。他們在實業界的,很能得資本家的歡心;在教育界的,亦很能得社會的同情。」 總之,具旅歐留法背景的吳稚暉,有鑒於自清末民初以來留學日本者已過剩,留學美國者復又有後來居上之勢,為平衡這種留學潮流,為期學術運河的平均輸灌,故特別鼓吹旅歐教育運動。這一擬設於巴黎之海外中國大學,除可平衡重美輕歐的留學潮流,讓學術運河平均輸灌外,據吳稚暉的看法,尚有以下四項附帶作用:1. 可為中國在海外之耳目巴黎中國大學居歐洲,日與彼都人士相接觸,觀察當尤較國內真切,言論當尤較發紓。2. 可為中國在海外之宣傳可透過該校出版品,如日刊、週刊、月刊等對外有所宣傳,使「群知有中國,群知中國之消息」;一旦知中國有此大學,大學中有此數百人,則新聞記者必常有蹤跡,亦可自動為中國傳播新聞。3. 可與法國學術界不斷接觸,常邀其大師演講,或與其大學舉行各項運動比賽。4. 可輸入歐洲新知或重要譯述於國內。 (二)融合世界學術的崇高理想從吳稚暉、李石曾到蔡元培等人,都是好談教育與學術,具有世界觀的中國啟蒙哲士。先是,李石曾與張靜江早年以隨員名義隨孫寶琦出使法國。兩人同行出國,一見如故,氣味相投,尚未動身,即有世界旅行團之計議,一切設想均以世界為目標。從北京到上海,再由上海到法國馬賽,在船上一連三、四十天,兩人仍時時研究將來如何達成中西文化教育交流的前途,由廣義的「至大無外」至狹義的「至小無內」,無論空間、時間、人間、物間,無不包括在內。其後好友吳稚暉因上海蘇報案被通緝,流亡至英國倫敦,並應張靜江之邀來到巴黎,共商發起世界社之志趣,並討論進行之具體計劃。最後由蔡元培、張人傑、吳稚暉、李石曾、汪兆銘、褚民誼等聯名正式發起,於1907年於巴黎成立。李石曾是個十足的理想家,他自稱「廿二歲出遊四海,半世紀曾歷五洲」,具有超越時間、空間、人間、物間的世界觀,以全人類文明的進步為志趣,故世界社的事業從教育入手,以著述或出版雜誌廣布宣傳為媒介,至高至大,無所不包。其主要內容包括(一)著述與出版事業;(二)學術與研究事業;(三)教育與文化事業;(四)社會與經濟事業。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