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麗株式會社:趣談日治時代粉領族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7月

好美麗株式會社:趣談日治時代粉領族

作者:蔡蕙頻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3年06月01日
ISBN:9789862621479
語言:繁體中文

  粉領族、小資女,女人出外工作不稀奇  白天上班晚上持家的職業婦女也不稀罕  但,如果是一九○○年的台灣呢?
  女人上班,其實是近一百年來的事。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正值日治時期的台灣就跟世界上其他國家一樣,深深地捲入了工業時代的巨輪裡,也如同英國、日本,台灣開始出現了女性上班族的身影。
  這些走出家庭,走入社會,全身上下散發陽光、外向、溫柔又堅毅的女子,總覺得自己和上一代相比非常幸運,有職業、有收入,可以燙頭髮、穿洋裝,還能出門看電影、喝咖啡。但是,那也是個工作與婚姻無法兼得的年代,社會上有專門針對女性的〈職業婦人十戒〉,還有人認為「職業婦女就是低下」。
  事實上,若深入了解這些踏出家門、勇敢投身工作的台灣女子,你會發現,早在五○年代經濟起飛的「家庭即工廠」之前,就有無以計數的台灣女人身兼家庭女工,靠精緻的手藝養活一大家子人;一批批在大工廠裡工作的菸草女工、製茶女工、縫紉女工,更是任勞任怨默默工作,以「忍耐」支撐著日本殖民地台灣的經濟。
  當溫柔婉約知書達禮的女老師終於站上教育第一線,無疑讓更多台灣少女獲得父母的首肯,真正擁有受教育的機會;眼明手快的電話接線生「電姬」不斷穿梭的快手與細心,一度為台灣人織出最先進的聯絡網絡;而產婆那雙溫柔的手,更不曉得安撫了多少台灣母親的心,接生了多少個哇哇啼哭的「台灣之子」。
  車掌、老師、電話接線生、藝妲、咖啡店女給、女工、女事務員、護士、產婆,本書將一一細數她們的辛酸甘苦。你會發現原來我們的阿嬤或阿祖,在那個似遠又近的日治年代裡,曾留下如此動人的倩影!
作者簡介
蔡蕙頻
  一九八一年生於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曾以〈以青春為彈藥,一場無盡的反攻:評司馬中原《最後的反攻》〉榮獲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二○○九年「台灣藝文評論甄選專案」文學評論組佳作。
  熱愛台灣,喜歡旅行台灣各地找尋每個歷史現場,品嘗各種台灣小吃,用不同語言和不同的人聊天,蒐集各種紀念章。喜歡懷舊和復古的一切事物,著迷於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生活的活潑氛圍,對歷史充滿好奇,喜歡自己找出歷史謎題的答案。
  曾出版《不純情羅曼史: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婚戀愛欲》、《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合著)等書。

前言
半推半就:走出家庭,走入社會舉手之勞:車掌請多指教:老師請問幾番:電話接線生一臂之力:產婆出生入死:護士人客來坐:藝妲與女給敲打歲月:銀行會社職員不留一手:女工歡迎光臨:百貨店店員影響與延續
主要參考書目圖片出處

前言
職業婦人三百萬 藝娼妓除外
  根據大正九年的調查,民間工場女工共八十四萬六千餘人,官營工場女工約五萬人,礦山勞役婦十萬八千人,從商婦人十七萬五千人,遞信省交換生通信員三萬二千人,鐵道省事務員雜役婦約八千人,小學校女教師約七萬人,宗教傳道者一萬三千人,海女等人三十一萬六千人,農業勞動者百四十餘萬人,其他尚有女醫、車掌、打字員、產婆、護士、女記者等,總人數十分驚人,粗估超過三百萬人。
  一九二二年十月某日,林某翻開報紙,看到這則標題寫著「職業婦人三百萬  藝娼妓除外」新聞,驚訝地連嘴裡的一口茶都哽在喉裡吞不下去。林某也許偶聞街頭巷尾誰家的女孩公學校畢業後上班賺錢,幫忙養家,或是某人的女兒正在學編大甲蓆帽補貼家用,但三百萬這個總人數,實在是太驚人了。
  三百萬真的很驚人,因為那是全日本職業婦女的統計數字,但當年全臺灣人口也不過近四百萬。
  然而,儘管臺灣的女性就業人口不像日本那麼多,不到三百萬之數,卻也真不少。曾經,女人被人笑是「無為徒食」,不會做,只會吃,感覺既低俗、低等又低能。到了日治時期,女人可沒麼弱勢!不說你不知,她們脫下家事圍裙,穿上摩登,腳踩時尚,做好亮麗的妝髮,跨出家門上班去,她們是車掌,是老師,是電話接線生,是產婆,是護士,更是許許多多那些你想都沒想過的摩登女子,連選擇的職業都超乎你想像!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百年前的復古版粉領族到底長什麼樣子?人家說,認真的女人最美麗,那時候女人的認真,到底獲得多少的待遇?除了那份薪水,她們還想要或得到什麼?從「本小姐」到「老娘」,一次人生身分的轉變,她們又得做出多少犧牲?
  新舊交陳本來就是歷史的況味,但誰說往事只能回味?不要感嘆春光易逝人易老,走進「好美麗株式會社」,一起重遊不凡女子的精采人生!

舉手之勞:車掌「非常擁擠,請盡量往裡面站!」「走不進去了啦!」「不好意思,『滿員』了喔!請等下一班。」「怎麼搞的,又得再等五分鐘啦!」車掌有兩種,兩種天差地遠,一種是開火車的「運轉手」,一種是客運或巴士的女服務員,兩者本屬不同體系,很多人光讀漢字,不辨雌雄,「他們」和「她們」分不清楚,車掌的面貌反而越看越模糊。因此必須說在前頭,我們在這裡說的車掌,是後面這種。南來北往:公車開通了!一九○八年臺灣西部鐵路全線通車,在臺中公園舉辦了熱鬧喜氣的通車典禮。西部鐵路通車在臺灣交通史上是件不得了的大事,或許正因為它太豪氣、太耀眼,幾乎占去了所有版面,讓人忘記了「道路」的甘草性格。西部幹線能夠通車並不是歷史的偶然。日治初期,殖民政府在交通上首重鐵路建設,在清治時期留下的基礎上繼續發展,配合土地、人口、都市建設等其他條件的調查與規畫,經過數年的設計與修築,才讓西部幹線能於一九○八年通車。但是鐵路畢竟無法照顧到所有地方,在火車走不到的地方,除了靠私營鐵路和台車來幫忙,主要還是得靠地方上的道路。而道路和鐵路互補的性格,從公車路線的起、終站,以及人力車聚集處位於火車站就可以明白。俗話說:「路是人走出來的」,真是一點也沒錯,不過總不能總靠人來走,機械技術進步後,汽車可以取代一雙腳,提升交通效率。然而,要能夠走汽車,道路至少得有一定的寬度,交通越輻輳的路線,道路必然是越開闢越寬敞,人多了,運輸需求大了,公車也就跑起來了。公車,或者說客運,依照經營者的不同,分為局營、市營和私人巴士三種,「局營」是臺灣總督府相關單位主管,各時期掌管相關的業務略有不同,「市營」則由各地政府經營。臺灣最早的客運始於一九一二年,第一個在臺灣開辦私人客運業務的是一位叫做高松豐次郎的日本人。(喜歡電影的人對高松豐次郎一定不陌生,因為他也是把電影技術帶入臺灣的人,是第一位在臺灣拍電影的人,以及第一位在臺灣訓練電影演員及電影從業人員的人。)到了一九二六年,臺灣的客運車輛共有二百五十九輛,路線長達八百七十一哩。一九三一年,客運車輛暴增為八百六十四輛,路線延長為二千八百一十九哩,才短短五年時間,客運車輛及路線都成長了超過百分之三百,令人讚嘆臺灣客運業務發展的迅速。沿著鐵軌跑:從私人客運到公營客運雖說鐵路和道路功能互補,但私人客運一開始並不是專跑火車以外的地區,反而是沿著鐵軌跑,因為客運的班次比火車班次密集,停等站多,票價相對低廉,所以當「公車」遇上「火車」,竟然是火車敗下陣來。由於小蝦米「公車」真的差點就扳倒了大鯨魚「火車」,最後逼得官方出手,強制把那些與鐵路平行,或是路線足以影響鐵路營運的公車路線收歸政府經營,成為公營客運。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