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伴行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11月

安寧伴行

作者:趙可式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8年09月17日
ISBN:471351094570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70元

  趙可式教授二十七年來陪伴上千位病人走完生命最後一程,讓他們的身心靈都得到最大的舒適,也安頓了家屬徬徨慌亂的心。
她把那些椎心刺骨、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生命故事記錄下來,不是只為了讓讀者一時動容而已,目的是在「用生命故事傳遞生命的學習」。

  希望醫療人員能體會、理解病人/家屬的需要,提供高品質的療護;希望其他病人/家屬能從故事中獲得啟發,使自己的生命之旅能過得更平安順暢;也希望還沒有經歷過病痛之苦的人學習到生命的智慧。

好評推薦

  台大醫學院護理學系兼任教授 余玉眉
  十餘年來台灣在安寧療護的進步,可以說是一項相當有意義的社會運動,而在這項幾乎影響全民的社會運動中,處處留有可式的影響與她呈現的使命感,難怪大家以「安寧療護之母」尊稱可式,可以說實至名歸。……在這一護理領域,可式儼然已是我的老師,讀這本書讓我學習很多,也啟發我一再對人、對人生、對療護體制、對護理教育的多面思潮。

  柳營奇美醫院院長 曹朝榮
  趙可式老師憑藉著一股不懈的熱情,藉著演講、授課、寫作,傳達諸多感人的臨終者生命故事,感動她的聽眾、學生、讀者、老師及醫療專業人員,在醫院、學校及社會的各階層產生深遠的影響。……趙老師到成大護理系任職後,有一次到內科晨會做一小時的演講,傳述多位臨終病人感人的生命故事,讓我感動得泣不成聲,立志學好安寧療護的理念、知識和技巧。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 賴明亮
  她像是下凡來帶大家作安寧志業的仙女,不只是緣恩病房的護理同仁,在其他的訓練場合,趙老師的課也總是叫好又叫座。為了讓學員可以真正學到技巧,她還常常自已躺下來,讓年輕的一輩可以操作「遺體護理」。雖然生就菩薩心腸,她對學生要求的嚴格可是有名的。因此有年少的一群暱稱她是媽祖娘娘。
                  
  馬偕紀念醫院安寧中心主任 賴允亮
  我有幸和趙博士同工,成為國內安寧緩和療護的先鋒部隊,在陪伴無數位病人經歷苦難的過程中,更感佩她以病人及家屬為中心,完成此一巨作。深信藉由此書的發行,透過每個生命故事的述說,能讓安寧療護更貼近人性,也更為普及化。這些精粹的真實故事帶我們走入痛苦,體驗痛苦,學習痛苦。當機會來時,方能掌握痛苦,改變痛苦。


 

作者簡介

趙可式

  台灣大學護理系畢業、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碩士(主修腫瘤護理)及博士(主修臨終照顧)。現任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護理系教授。第十四屆醫療奉獻獎特殊貢獻獎得主。

  二十八年前開始推動末期病人的安寧療護,被譽為「台灣安寧療護之母」。著有《一個護士的碎記》,譯有《活出意義來》、《幽谷伴行》(皆由光啟出版社出版)。
 

序  
和可式跐望伴行護理的路上 余玉眉
散播愛和希望種籽的天使 曹朝榮
安寧志業的仙女 賴明亮
幽谷伴行,一齊受苦 賴允亮
自序
在那朝聖的驛站
 
第一章 害怕與誤解
1影響現代人面對死亡與瀕死態度的因
逃避父親亡魂的博士
未受過死亡教育的大學生
讓病人死的醫師
死不瞑目的老教授
2喪葬文化對死亡態度的影響
十五歲的迷惑
3媒體所傳遞的死亡教育
愛看殭屍片的小孩
他好像還沒死
4人為什麼會怕死?
5死亡學與死亡教育
小白走失了
醫學生的震撼教育
「妳幹嘛把爺爺的骨頭煮掉了?」
抒發情緒,孩子才能健康地走過哀傷
6善生與善終
「善生」造就了她的「善終」
阿嬤的美好告別
人生的舞者
不平靜的臨終
沒有愛的能力
 
第二章 面對死亡與瀕死
1死亡不該視為醫療的失敗
術德兼備的「好」
醫師救病人,難道錯了嗎?
受盡磨難而死的老醫師
2瀕死症狀
林老太太的眼淚
人算不如天算
3瀕死期的醫療措施
4死亡時間的預估
5遺體護理的精神面與實務面
好長的長廊
6往生室與太平間的功能
不信愛兒喚不回
7末期病人常成為人球
被五家醫院拒收的病人
 
第三章 安寧緩和療護運動的發展與哲理
1告知的藝術
「媽!我對不起你!我對不起你!」
阿秀的故事
2桑德絲醫師與安寧緩和療護運動
3安寧緩和療護的定義、原則與哲理
埋藏在心底的秘密
不願息了世上勞苦
許爺爺的承諾
經歷哀傷才能走過哀傷
4安寧緩和療護的實務運作方式
同病不相憐
孤獨而去
他不是壞孩子
5安寧緩和療護的品質管理
兩百多粒的糞石
對病人的照護要「量身訂做」
妙慧的最後一程
 
第四章 總有一天等到我
以醫療專業與病人的雙重身分現身說法
1為何是我?為何不是我?
2得了癌症,無數個感恩
曉玉的遺憾
愛之適足以害之
矛盾的妻子
T病人
 
後記 台灣安寧療護的發展歷程
附錄1 台灣安寧病房成立時間
附錄2 台灣現有安寧居家療護服務之醫院
附錄3 預立不施行心肺復甦術意願書
附錄4 預立醫療委任代理人委任書

在那朝聖的驛站 一九八○年,我在一家醫學中心擔任副護理長時,照顧過一位三十八歲、在國立大學教書的王教授。他有人生經歷坎坷:從小在孤兒院長大,憑著堅忍的毅力與努力不懈,終於半工半讀唸完了大學,獲得教授賞識,推薦到美國一家名校深造,又靠著過人的堅持奮鬥而獲得博士。因母校對其能力與敬業精神的讚賞,就留下任教,短短數年就由助理教授升至終身職的正教授。王教授在美國靠自己努力獲得了「五子登科」,但他始終未忘情於自己的家鄉,覺得辛苦得來的成就應更有意義地發揮,為自己的國家社會貢獻。因此,賣掉了房子與車子,帶著妻子、兒子、與「金子」返回台灣,在一所知名大學任教。 誰知當他的事業正奠立基礎,崇高的理想正一步步實現時,平地一聲雷,醫師診斷出他患了血癌。從診斷之初,到一連串痛苦的檢查與治療過程,及至死亡,只有短短的四個半月!當時我陪伴了他所有的過程,他的消化道潰爛從口腔一直到肛門;因化療副作用,整日整夜噁心嘔吐,他不能吃喝、不能排洩、不能睡眠,痛苦得直想死。但當三歲的兒子來醫院探視,看到點滴瓶中在冒水泡時,天真地說:「爸爸在打汽水,好好玩!」他抱起孩子,又點燃了求生意志。 身體的折磨、心理的沮喪、擔心年輕的妻子與幼兒、再加上「過去的努力奮鬥一切都沒意義」的荒謬感,把他摧殘得不成人形。而醫護人員除了給他作檢查與治療之外,幾乎一籌莫展。他死亡的那天早上對我說:「你們作了那麼多治療,我的身心承受了這麼多痛苦,如果仍然救不活我,承受這一切有意義嗎?你們知道我的痛苦嗎?你們能幫助我嗎?」一連串的問題,我無言以對,三個小時後,他就去世了。我輾轉難眠了好幾個月,仍然無法回答他拋出的問題。 七十三歲腸癌的老榮民,經過手術、放射治療與化療,腫瘤仍持續擴散,大腸幾乎堵死。他每天向醫護人員抱怨:「我的肚子快脹破了,太難受了,你們可不可以給我的肚子開個窗啊?」而醫護人員的回答也總是:「對不起,你的情況已經不能再開刀了。」就這樣像錄音機似的重複對話每天好幾回合,直到有一天,他拿起水果刀刺向自己的腹部,還三百六十度旋轉了一圈,將腹部刺出一個圓形的大洞……。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