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7月

初期唯識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脈絡

作者:釋昭慧
出版社:宗教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01日
ISBN:9787802540699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嚴格而言,是一部既建構了唯識思想體系之基礎知識,又呈現了筆者在唯識學方面之個人研究心得的專論。筆者雖不似法尊法師,立于中觀見地,對唯識學邊講邊破,但也常在論唯識義時,回顧根本法義,庶幾讀者能熟悉:“緣起”正見面對任何思想的檢驗方式與操作手法。所以本書不以文獻數據之齊備為特色,而以其邏輯辯證性見長(此從第六章分析“無常、無我”論所可能面臨之種種詰難及綿密之響應,即可略見端倪)。這也許與筆者的學術專長有關吧! 無論如何,唯識學派的形成過程,單就文獻的有限數據,是無法做完整拼圖的;只有從其內在理路往上探索,庶幾能自佛法源頭掌握幾大思考脈絡,以達綱舉目張之效。本書所采取的就是這種方式,從“緣起、無常、無為、心為主導性、禪觀經驗、邏輯推理”的幾個面向推演下去,瑜伽行派的歷史圖像就這樣清晰呈現出來了。這種方法論,實受惠于印順導師寬這啟迪。

總序 自序 緒論 第一章 研究方法論 第一節 傳統研究法 第二節 現代佛教學研究法 文獻學為主之研究法 中國與西方之文獻學研究 殖民時代之佛學研究 日本之佛教文獻學研究 文獻學研究之貢獻 文獻學研究之難題 善觀緣起以定位文獻學研究 例證之一:“唯識”或“唯表”? 例證之二:“唯名”與“空”之脈絡意義 檢視研究動機與範疇 小結 哲學研究法 第三節 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 通說三法則 諸行無常法則 諸法無我法則 涅�寂靜法則 小結 第二章 參考數據 第一節 唯識學的重要經論 唯識學派之工具書 ——《大乘廣五蘊論》與《大乘阿毗達摩雜集論》 唯識學派之基礎六經 《解深密經》 《華嚴經》 《大乘阿毗達摩經》 《如來出現功德莊嚴經》 《楞伽經》 《大乘密嚴經》 唯識學派之重要論典 《瑜伽師地論》及其作者 《攝大乘論》 《唯識二十論》與《唯識三十論》 《成唯識論》及其翻譯 第二節 現代著作 印順導師著作 其他著作 第三章 根本佛法與唯識學 ——“心為主導性”的思考脈絡 第一節 原始經教的根本義理 ——緣起 第二節 《阿含經》中的緣起法 五蘊 六處 六界 四諦與緣起 第三節 緣起論與唯識學 第四節 十二緣起與唯識學 識緣名色 名色緣識 十二緣起與心識 第五節 綜論心為主導性 心識與一切法之關系 心識與正報(根身)之關系 心識對依報(器界)的影響 心識對行為的影響 煩惱以心為主導性 修道以心為主導性 小結 第四章 簡述唯識思想史 第五章 無常、無我之問題探索 第一節 無常無我——常見與我見之對治 第二節 “諸行無常”的疑惑與解答 關于業力任持的問題 關于記憶任持的問題 釋疑 癥結 正理 第三節 “諸法無我”的疑惑與解答 第六章 部派思想與唯識學 第一節 四個探索方向 第二節 細心相續 第三節 種習燻生 第四節 境相非實 認識論與本體論之“唯識”義 情緒分別 業力分別 依緣分別 第五節 瑜伽禪觀 大乘瑜伽師的歷史貢獻 真實作意:境識雙泯 勝解作意:唯識無境 由定心位到散心位 定中影像:因緣生法 認識論-生命論-宇宙論 歷史圖像,生機展現 “成就四智”之理論檢驗 小結 第七章 性空大乘與唯識學 第一節 菩薩願行與唯識思想 第二節 空性思想與唯識學 緣起性空與三種假名 五事不具,乃解深密 假說自性與離言自性 互指對方“惡取空者” 會通“諸法無自性”義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書目 《寶慶講寺叢書》已出書目

本書,嚴格而言,是一部既建構了唯識思想體系之基礎知識,又呈現了筆者在唯識學方面之個人研究心得的專論。筆者雖不似法尊法師,立于中觀見地,對唯識學邊講邊破,但也常在論唯識義時,回顧根本法義,庶幾讀者能熟悉:“緣起”正見面對任何思想的檢驗方式與操作手法。所以本書不以文獻數據之齊備為特色,而以其邏輯辯證性見長(此從第六章分析“無常、無我”論所可能面臨之種種詰難及綿密之響應,即可略見端倪)。這也許與筆者的學術專長有關吧! 無論如何,唯識學派的形成過程,單就文獻的有限數據,是無法做完整拼圖的;只有從其內在理路往上探索,庶幾能自佛法源頭掌握幾大思考脈絡,以達綱舉目張之效。本書所采取的就是這種方式,從“緣起、無常、無我、心為主導性、禪觀經驗、邏輯推理”的幾個面向推演下去,瑜伽行派的歷史圖像就這樣清晰呈現出來了。這種方法論,實受惠于印順導師之啟迪。 基于學術研究原則,筆者原擬刪去部分教學所需段落(如對“六離合釋”之解析,或對各種研究法功能與局限的說明);但又設想到讀者之中,可能有許多是初學,這些說明應有益于其對唯識學之學習,于是決定予以保留。 由于本書之原稿,是以筆者的“唯識學概論”講座為主,而參酌筆者其後所講《解深密經》之片段,組合而成。這既是始于“講記”之風貌,所以筆者決定保留這種行文風格。也因此,本書不似一般以專業人士為讀者的學術論文,而盡量照顧到文句的流暢與易讀。 本書之得以問世,首先要感謝印順恩師,倘無他在唯識學領域中的卓越研究成果與方法論以為基礎,筆者不可能產生本文中的若干學術創見;還有,要不是為了慶祝他的96嵩壽,計劃“以文會友”——以發表新書的形式,趕在他當年壽誕(2001年4月5日)之前(3月31日)召開第二屆“人間佛教,薪火相傳”學術研討會,則以筆者之忙碌程度,與筆者近期教學研究的重心(戒律學與天台學)考慮,那麼筆者會繼續“冰封”此一講稿——這對長期辛苦逐字听錄音帶而整理講稿的學生們,其實也並不公平。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