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養生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10月

入世養生

作者:馬立礎
出版社:三聯
出版日期:2015年06月10日
ISBN:9789620437335
語言:繁體中文

  防治常見文明病,最簡易的養生指南
  
  近年,健康生活成為都市人的追求,越來越多人重視養生,相關資訊氾濫,卻很少有人停下來思考真正的「養生」是什麼。
  
  有人說養生是湯水和食療,有人說是氣功和冥想……它們都是,但也不完全是。
  
  養生,應該是一種生活態度的總稱。我們每天在這個大都市營營役役,面對人生順逆,應採取什麼心態;遇上頭暈身熱,又應如何調養生息?無論食療還是氣功,不能否認它們是最明顯也是最直接的養生手段,但我們不能忘記養生的真正意義,不能盲目跟風,把養生變成一場追逐,而必須靈活應變,順應都市環境和每人的身體狀況,摸索適合自己的方法,保持正確的態度,才是養生長壽的秘訣。
  
  凡一門理論,都要通過實踐來驗證,是否有成效,經驗最重要。本書列舉了若干作者的病人案例,通過這些人的經歷,讓大家借鑑。
  
  內文附QRcode,連結到網上可觀看一節「八段錦」的氣功動作示範。

名人推薦

  「這本《入世養生》從中醫基本理論入手,闡述中醫的養生之道,從『易學』的角度對中醫理論加以深刻的說明,借古喻今,深入淺出,從現代的環境闡述中醫養生理論的道理,是一本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書,值得我們學習和推薦。」──張大釗(著名中醫師、《中醫文化對談錄》作者)
 
  「馬醫師少年師從劉智輝先生,研習文史,為後來學習、研究中醫及養生古藉,打下了基礎。其後他在中醫學院學習時及畢業之後,親炙著名中醫學者張大釗教授逾十年之久,得其真傳。另外馬醫師專研腎臟科,腎為先天生化之本,和健康長壽有密切的關係。馬醫師藉此為南針,便較易分辨各種養生之術之得失了。
  另外馬醫師多年來研習《易經》之學,最近七年又跟隨我學習易學及丹道。醫易結合,有助他提昇醫學和養生之學的水平,而乾坤易簡之理則使繁難的養生術變成一般人都能掌握的知識。」──黃漢立(《六字氣訣》、「易經講堂」系列作者)


  

  

作者簡介

馬立礎

  註冊中醫師,湖北中醫藥大學碩士畢業。八十年代開始習醫,九十年代在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就讀中醫證書課程,畢業後跟隨張大釗教授臨床實習十年。

  二〇〇二年協助張大釗教授編寫《中醫文化對談錄》。二〇〇七年受聘為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自在人生自學計劃」課程編撰員,負責編撰「中醫養生食療」、「駐顏保養有妙法」(部分)及為長者學苑編寫「中醫藥常識入門」等課程。同年在商業電台為「自在人生自學計劃」主講「中醫養生食療」課程。從小愛好中國文化,除自我進修外,由二〇〇七年起亦跟隨黃漢立老師研習《易經》,冀能「道通醫易」,弘揚中國文化及醫學。

第一帖:易學與養生
養生誠宜及早謀
人生百歲不是夢
從小開始養生
豪宅利養生?
不同體質的養生方法
攝生有術
陰陽與天年
鷹爸的反思
運氣養生
 
第二帖:氣功養生法
不花錢的養生法
氣功治病的奧秘
氣功基礎(一)
氣功基礎(二)
如何防止氣功的偏差
運動養生的原理
八段錦養生功法
按摩養生法
駐顏祛病功法
 
第三帖:食療新知識
藥食同源
飲食新理念
食物的謬誤
老火湯與羅漢果
放眼未病時
何處覓神醫
無妄之災
命運的抉擇
不妄作勞
 
第四帖:都市病養生系列
神經衰弱的攝生
糖尿病的攝生
冠心病的攝生
胃病的攝生
虛不受補
錯服人參的後果
鹿茸與高血壓
養生三寶
燕窩與靈芝
山竹能治病
科技養生
 
附錄/日常飲食講性味
 

序一
    
  認識馬立礎中醫師,已經有二十年了。一九九四年,他是我執教的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進修班第三班的學生,那時他是一名建築業界的專業人士,由於自小就熱愛中國文化,遂努力刻苦學習,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所以在學習中醫時有豐富的學術基礎。
    
  在中醫班的學習結束以後,他一方面跟隨我進行臨床實踐,一方面又在港九中醫研究院學習,二〇〇〇年又在湖北中醫藥大學修讀三年制中醫碩士課程。十年來,他逐步成長為一名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中醫師,為香港市民的養生保健事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二〇〇二年,他參加了我編寫《中醫文化對談錄》的工作,表現出卓越的編寫才能。這二十年來,他自己也累積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這本《入世養生》就是他這二十年學習中醫、實踐中醫最好的經驗總結。
    
  這本《入世養生》從中醫的基本理論入手,闡述中醫的養生之道,從「易學」的角度對中醫的理論加以深刻的說明,借古喻今,深入淺出,從現代的環境闡述中醫養生理論的道理,是一本既有理論又有實踐的好書,值得我們學習和推薦。
    
  是為序。

張大釗

序二

  健康長壽是人類的願望。中國自古重人尊生,先秦諸子已多養生的言論。老子提出「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老子‧ 五十九章》)。莊子特別撰著《養生主》篇,提出保身盡年之術。孔子則「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 鄉黨》),注重飲食養生。孟子所說的「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 公孫丑》),雖然以培養道德和提高精神境界為主要目的,但卻是更高一個層次的養生之法。其他諸子亦多養生精論,為免辭費,在此不贅。

  集先秦醫術大成,形成完整體系的《黃帝內經》,是中國第一部偉大的醫學經典,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深造中醫者所必讀,它所提出的「上醫治未病」的主張和據此指示的各種養生方法,影響深遠。後世的養生方法大都是從此引申、發展的。
    隨著人類生活的逐漸改善,保健養生亦日受重視。自漢至清二千多年,養生理論日漸完善,內容範圍日漸擴大,實踐方法日漸改善,有關著作亦日漸增多。由於大多數的養生方法都是經過歷代逐漸修正,行之有效的,因此,即使到了今天,仍然可以繼續實踐。
    
  現今的生活,較之以前更為富足幸福,因此期求健康長壽的意願也更迫切。馬立礎醫師有鑑於此,撰寫《入世養生》一書,以回應廣大讀者的需求。
    
  馬醫師少年師從劉智輝先生,研習文史,為後來學習、研究中醫及養生古籍,打下了基礎。其後他在中醫學院學習時及畢業之後,親炙著名中醫學者張大釗教授逾十年之久,得其真傳。另外馬醫師專研腎臟科,腎為先天生化之本,和健康長壽有密切的關係。馬醫師藉此為南針,便較易分辨各種養生之術之得失了。
    
  另外馬醫師多年來研習《易經》之學,最近七年又跟隨我學習易學及丹道。醫易結合,有助他提昇醫學和養生之學的水平,而乾坤易簡之理則使繁難的養生術變成一般人都能掌握的知識。
    
  由於馬醫師具備上述三項撰寫養生著作的才具,再加上用了兩年多的時間參閱各種資料,細心斟酌各種養生方術的得失,針對現代人養生的需求,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加以說明。所以《入世養生》這本書的內容精要,深入淺出,切合實用,可以作為普及養生的南針。
    
  所以我在這裏謹向關心養生的讀者誠懇推薦這本書。


黃漢立

自序

  現在是資訊泛濫的年代,因為互聯網的興起,每日流傳的訊息如排山倒海,有對有錯,如何辨別,有賴常識,而當中有些資料聲稱由專家建議,到底是真是假,便要由專業人士解說了。本書旨在說明中醫對養生的基本理論,並以簡易的方法,指導如何實踐。
    
  例如有產婦產後自己按照一些書本內建議的湯水來調理,喝了補氣和補血的燉湯後,睡眠不佳,則服用安神的湯水,卻出現頭暈,終於都要請教中醫師。後來服用了中醫師所設計的燉湯後,覺得身體復元很快,先前的毛病都沒有了。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中醫師是根據產婦當時的體質,按產婦需要,是氣虛、血虛、陰虛還是陽虛來調補的。
    
  市面上的養生書籍,一般多以食療養生為主,但食療只是養生的一部分,如果不明白自己的體質屬性,只會如上述產婦一樣,越調越差。其他的養生書籍有專以體質而論,或按節氣配合食療,有專講氣功、拍打拉筋、疏通經絡,但按照現代人面對的環境,在都市化的生活中應該如何養生,市面上的養生書都很少提及。
    
  凡一門理論,都要通過實踐來驗證,是否有成效,經驗最重要。本書列舉了若干筆者曾接觸過的病人案例,這些主人翁都是都市的普通人,通過這些人的經歷,希望大家借鑑,反思一下自己應該怎樣養生。
    
  中醫是以簡馭繁,把複雜的變化簡單化,最後概括為陰與陽兩種既對立又協調的現象,這種現象可以應用在天文、人文、地理,所以氣候的變化、人體健康的好壞、自然現象的表現,都可以通過陰陽的變化而說明。
    
  《易經》是說明陰陽變化的書,根據《周易古經》和《十翼》所發展及引伸出來的學問稱為「易學」。本書也嘗試用易學來闡述養生的理論,希望讀者能掌握養生的基本理論,對應自己的情況,變化運用,設計一套適合自己的養生方法。
    
  最後感謝張師、黃師的提點、鼓勵和賜序,但因個人學養所限,見聞不廣,考慮未周,內容錯漏,在所難免,當文責自負。凡我中醫前輩、同道、支持中醫者,能惠而賜正,實所期盼!
    
  最後,將此書獻給我的妻子,感謝她多年對我的默默支持!


馬立礎

第一帖:易學與養生 01 養生誠宜及早謀譚先生今年五十多歲,最近因為睡眠不好,容易早醒,希望通過治療後能得到改善。經過問診,得知譚先生時常要到內地公幹,有時即日來回,有時要工作數天後才回港,十分疲累,但因行將退休,希望工作表現良好,可以申請延期退休。其實譚先生的個案是典型的打工仔寫照,香港並無退休保障,除了有長俸的公務員外,大部分人都要面對退休後的生活問題,有部分人年輕時有儲蓄,但如果退休後不幸患病,積蓄有可能很快用光而疾病卻仍未醫好,到時就會很彷徨,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在年輕的時候,除了儲蓄金錢之外,也有「養生」的觀念,把身體的健康「儲存」起來,到年紀大時便可以提取來用了。可惜都市人工作繁忙,很多人每天工作十一、二小時,連休息時間也缺乏,加上生活壓力大,年輕夫婦又要照顧兒女,根本難以培養養生的理念。其實養生並不受年紀、居住環境或貧富所限,任何人均可養生,只是重點不同。在香港,大部分二十歲以下的人都不懂得養生,二十至三十歲的人覺得不需要養生,三十至五十歲的人沒時間養生,五十至六十歲的人已步入中老年期,才覺得需要養生,但這時健康可能已經開始走下坡,多數人都可能患上高血壓、糖尿病或膽固醇過高、骨質疏鬆;較嚴重的會有冠心病、前列腺疾病等。這時才醒覺要開始養生,已經太遲了。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