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內觀中心」十日禪修雜記(七) : 禪修靜坐與內觀 ... | 靜坐 台中

4. 古今中外禪修靜坐,共有90餘種不同的姿勢,其中以「跏趺坐」, 或稱「盧遮那佛七支坐法」 最易證道。

(這是一個較為標準的「 ...這是我的部落格這裡記錄了我的點點滴滴!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208301102「台中內觀中心」十日禪修雜記(七):禪修靜坐與內觀法門?「內觀中心」禪修雜記          (這只是一張瑜珈靜坐照片,在「內觀中心」可見不到此種情況,一者,由於中心禪堂燈光黯淡,根本看不清楚每位學員的模樣,且「禁語」戒規下,也不得目視他(她)人;再者,禪修女眾穿著樸素、又無濃妝豔抹,有啥看頭?;三者,內觀禪修講求「內省」修為,不刻意要求形式上的靜坐姿勢,因此各類坐姿皆有之;四者,修行人講就「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禪堂既使有「美女」在坐,也應得視之為「不存在」矣!) *********************                  一位學禪的徒弟站在流水湍急的河邊,河上沒有橋梁,河中也沒有船隻。

這位塗地焦急的向對岸師父大喊:「師父啊!快告訴我如何到達彼岸?」老師父遠遠的望著他,也大聲的喊道: 「你目前正在彼岸啊! Youareontheotherside!」-----------------------------------------               三位學禪的朋友聚在一塊,分別吹噓自己的師父如何了得。

第一位禪友說道:「我師父道行非常高深,他能夠一整天不進食!」第二位禪友接著說 :「那算啥,我師父的克制功夫才是一流的,他可以連續好幾天都不睡覺!」第三位禪友看了兩人一眼,不以為然的說道 :「我的師父才是一位大智慧者,他向來都是餓了就吃飯,累了倒頭就大睡! Myteacherissowisethatheeatswhenhe’shungryandsleepswhenhe’stired!」****************************                (南懷瑾大師:籍貫浙江溫州,1918.3.18日生。

95高齡的南老師,出生於大陸,1949年旅居台灣,後赴美國、香港等地講學,目前在中國大陸蘇州市,主持著名的「太湖大學堂」。

渠不僅是當代研究佛法修為最深的大師,並且在文學、哲學、醫學、歷史、儒、釋、道思想等各方面,都有極為博大精深的造詣。

) 禪修「靜坐」的要領           「內觀中心」的十日禪修課程,並未教導學員如何靜坐,在禪堂共修時段,也不刻意要求坐禪姿勢。

筆者曾就該問題請教主持老師,渠答覆是:「內觀禪修著重內在修為,並不刻意要求外在的打坐姿勢」對此說法,筆者感到有些困惑不解。

靜坐,可說是內觀禪修的主要「動作」,因此在撰寫本文時,特別找出現年94歲高齡,當代佛法修為最深的南懷瑾大師,在1993年應邀於廈門南普陀寺主持「南禪七日」時,對禪修靜坐問題的講課資料。

謹摘略部分內容,供讀者一併參考: 1.      「禪」翻譯自梵文,原意指「淨、靜、寂靜、靜態到極點」,佛教傳入中國         之後,逐漸演變為「禪修」或「禪定」。

2.      禪修靜坐時,須先用「呵(ho)、呼、嘘、吹、嘻(hi)、呬(xi)」六個字      訣调息。

3.      禪修靜坐有「六妙門」即:「數息、隨息、止息(修定)、觀(觀心、修慧)、還(返、本還源) 、淨(一切皆空)」。

4.      古今中外禪修靜坐,共有90餘種不同的姿勢,其中以「跏趺坐」,或稱「盧遮那佛七支坐法」最易證道。

   (這是一個較為標準的「跏趺坐」姿勢:古今中外禪修靜坐姿勢不計其數,但以「跏趺坐」較為正宗,也被認為是最易「證道」的禪坐姿勢。

)  5.      「跏趺坐」姿勢的七個要領,即:「1.兩腿要盤,如雙盤做不到,先作單盤 2.背脊骨豎挺 3.兩肩宜平稍向後張 4.兩手結印,左下右上,兩大母指接觸 5.頭要擺正,略向後傾,微收下額 6.舌抵上顎 7.閉眼,或半開半閉如垂簾,目視眼前3-5尺處」。

6.      禪修靜坐時宜面帶微笑 ,心存「慈悲喜捨」之念;切莫任意守「腦門」(易發生腦充血),女性尤忌守「丹田」(易發生血崩意外)。

7.      南懷瑾大師靜坐詩一首:「秋風落葉亂為堆,掃盡還來千百回;一笑罷休閑處坐,任它著地自成灰。

」   (蘇州市的「太湖大學堂」,位處上海西南方110公里的太湖之濱,佔地面積200餘畝,2001年破土興建,2006年7月正式啟用。

該學堂成立宗旨為: 致力新時代中華傳統文化研討與發揚、倡導深化基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