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中英對照本)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11月
薄伽梵歌(中英對照本)
聖典中的聖典;歐美商業時代的新聖經。
與《道德經》、《聖經》並列全世界翻譯版本最多的三大經典。
「薄伽梵」在印度的靈性傳承裡,代表的是上主在地球上的化身;《薄伽梵歌》即意為上主之歌(The Song of God),係記載上主克里希納(Lord Krishna)與阿朱納(Arjuna)王子間一場奇妙而不可思議的對話——關於靈性知識的揭示,是超越宗教的宇宙真相和人生哲理。
《薄伽梵歌》是最重要的印度教修行聖典,同時也是許多印度大修行者最重視的一部經典,對今日之印度乃至全世界的很多層面,都有著極大的影響。聖雄甘地在他的自傳中說:「真理是至高的原則,而《薄伽梵歌》乃是指向真理之知識中,最精妙的書。」
《薄伽梵歌》出自史詩《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全書十八章,共七百行詩句。《摩訶婆羅多》敘述同為俱盧族的持國王(Dhritarashtra)百子與般度(Pandu)五子,兄弟之間為爭奪王權而進行的一場戰爭。
戰爭在俱盧之野進行。由於持國王眼不能視,毗耶娑願意賜給他視力,讓他看到戰爭的情況。但持國王不忍親眼看到親族間的殺戮,毗耶娑遂將靈視的力量賜予他的大臣山佳亞,由山佳亞將戰況敘述給持國王。《薄伽梵歌》敘述的就是開戰前,克里希納與阿朱納王子間的一場靈性對話,藉由山佳亞之口說與持國王聆聽。
在這場對話之後,接著的就是為期十八天的戰爭,戰況空前激烈,雙方死傷慘重。持國王一方全部罹難,般度一方也幾乎只剩下般度五子存活。
俱盧之戰是歷史上的戰役,同時也是心靈的戰場。《薄伽梵歌》中的般度五子,代表的是我們認同的個性,而持國百子正是我們所不認同的陰影。不論認同與否,都是小我的一部份。小我既是造化所為,所以也是虛妄而不永恆的。克里希納在《薄伽梵歌》中一再地提醒我們,應平等看待一切二元對立的事物:好惡、成敗、榮辱、冷熱等皆然;從內在捨棄,不執著,並時時專注於至上。在《薄伽梵歌》中,克里希納不親身參與戰爭,卻擔任阿朱納的馬夫,正意味著我們應讓上主成為我們的馭者。
總結來說,《薄伽梵歌》有兩個主要啟示:第一是捨棄與臣服。捨棄是放下對外在事物、內在欲望與感官感受的執著;臣服則是更進一步放下自我,將自己交給上主,全然地接受上主為我們所作的任何安排。
第二個啟示是克里希納在這場對話的最後對阿朱納說的:「……你是我所摯愛的」,這是上主對我們的保證。我們原本就是上主的子女,在世間汲汲營營為名為利,無非也是反映著我們內心對愛的需要與渴望;只要捨棄與臣服並專注於上主,我們終可感受到上主無所不在的愛而永不匱乏。
本書對照的英文版為普羅希(Shri Purohit Swami)的英譯本。普羅希的英文簡明,很多地方有《聖經》、《道德經》與佛經的簡單美,對首次接觸《薄伽梵歌》的人來說,是最佳的版本。同時,本書譯者撰寫的導讀,就《薄伽梵歌》的歷史、背景,與主要觀點等做了一整體的介紹,是想認識《薄伽梵歌》的最佳參考資料。
作者簡介毗耶娑Vyāsa《薄伽梵歌》出自史詩《摩訶婆羅多》,相傳是毗耶娑(Vyāsa,也譯廣博仙人;毗耶娑也有編撰的意思)所著,但現今歷史學家多認為不是一人於一時一地所做。最初大概是由遊方僧侶以口述的方式流傳,之後再經歷代編撰而成的。大致上,西方學者的考證多認定此一史詩大概完成於西元前二世紀到西元後二世紀之間(或說是西元前後四世紀之間)。據印度古傳說,毗耶娑是貞信與福身王結婚前,與遊方修士巴拉沙羅所生;也是持國和般度的父親。在俱盧大戰結束後,花了三年完成曠世巨著《摩訶婆羅多》。譯者簡介周賓凰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經濟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學教授,專長是財務經濟理論與實證,探究生命則是一輩子的志趣。近年來研究擴及心理與靈性層面,包括行為財務學、綠色經濟學,與佛教經濟學等。著作包括證券市場、財金計量、計量經濟學、綠色經濟學(譯)等書,以及50餘篇學術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