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墊上昇起的繁星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5月

座墊上昇起的繁星

作者: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出版社:眾生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01日
ISBN:9789866091131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73元

  仁波切不囉嗦,一開示就開門見山,直指你的心。
  本書是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10篇「直指人心」的開示集。內容分四部分,分別是見林、見樹、見果和祈願:先帶你宏觀看見修行的全貌,再微觀深入修行的細節,當確信與覺受如繁星昇起時,帶你親嘗修行的甜美果實,最終,以「了義的祈願」畫下句點。
  堪布仁波切一句口訣,常常可以影響修行人一生;一次給10篇,對求法若渴的心,是場真實義的盛宴。請享用。
本書特色
  禪修心的本質時,會生起無量無邊的確信,如空中繁星。無量無邊的覺受,會如繁星一般生起, 無論生起多少覺受,都要赤裸直觀,而後放下、放鬆。
  ■大城市中的大手印:
  我們的心就像一道河流,在五光十色的城市中流轉。這個充滿聲光的地方,就是我們禪修的最佳處所。
  你可以將注意力朝外,以色相、聲音等等作為禪修的對境;或者,你可以將注意力朝內,看著感受和念頭。這城市中有許多干擾,讓念頭停止是很困難的。放鬆而安適舒坦地安住,當你這麼做時,散亂的心和妄念在其原處就消融了。
  ■12根奇妙的釘子:
  一切都是顯空無別的,所以一切都是開闊、寬廣、放鬆的。
  在這無有中心或邊際的遼闊虛空中,在這無有頂端和底部的星球上,一切眾生是自他平等的,身心是無差異的,其中完全沒有任何分別。瞭解這一點,內在的喜樂自然就會增長。
  ■明光心與佛性:
  我們的心就像虛空,雖然「被雲遮蔽」和「不被雲遮蔽」交替出現,但是虛空的本質本身並沒有改變,雲不會影響虛空本身的根本本質。如雲一般的迷妄、外來垢染,暫時遮蔽了人們心的明光本質,但卻不會改變它,或沾染它。
  為什麼見到事物的空性會讓人自然變得更慈悲?空性是如何對生起慈悲心產生作用的?在這裡你將找到答案。
作者簡介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的總禪修師、上師之一,藏密白教噶瑪噶舉著名的學者、瑜伽行者、傳法上師與詩人,有「現代密勒日巴」之稱。1934年,仁波切生於藏東康區,一個遊牧民族的帳篷裡。父親在他2歲時去世,母親是位精進的女修行人,在艱苦歲月中,帶著幼年的仁波切和小姊姊,千里行腳,朝聖、閉關。
  緣於母親,仁波切特別了解女修行人的特質和困境,因此一生特別注重對女眾的照顧和教育,在尼泊爾、不丹、西藏都成立了尼眾寺院和閉關中心,訓練女眾成為獨當一面的法器。 1975年起,仁波切在根本上師第十六世法王的加持下,開始前往西方弘法,直到2006年起進入半閉關的狀態。
  仁波切30載悠悠歲月,都在歐洲、北美、南美、亞洲、非洲、澳洲五大洲的虛空道中飛來飛去,像一位遊方瑜伽士,終年居無定所,四處弘法,以他幽默而嚴厲的風格,教導弟子從金剛歌中了悟自心。在西方,仁波切尤以「擅長調伏弟子」聞名,特別是「概念堅固」的知識分子。
  相關著作:《空.大自在的微笑》、《仁波切,我有問題》、《大願王》、《為什麼看不見》、《智慧之日》等書。
譯者簡介
施心慧
  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於劇場、電影、美編、撰稿、電視廣告製作等領域流轉多年,現專事英、藏文佛法翻譯,譯作有:《大寶法王∕千年一願》、《噶瑪巴九百年》、《為什麼看不見》等。

法王序作者序譯者序
見林 .八旋矛 .自在旋舞虛空中 對上師的虔信 見之旋矛 修之旋矛行之旋矛果之旋矛誓戒之旋矛悲心之旋矛緣起之旋矛事業之旋矛歌唱和禪修中的八旋矛.三釘歌.明光皓日之心髓.12根奇妙的釘子禮敬和綱要見之三釘 修之三釘行之三釘果之三釘
見樹.中觀正說.自然湧現的大悲與大力以《心經》說明闡釋〈中觀正說〉.大城市中的大手印水中月:透過比喻瞭解顯相自空和他空的觀點無中心的虛空:空性的含義頂端和底部:空性和平等性一切聲音聲空無別一切顯相顯空無別.如夢如幻中變得更快樂自續派的觀點相關釋論第八世噶瑪巴米覺多傑的釋論修持口訣:〈赤裸直觀寂靜住〉.無生離基雙運.確信閃耀如繁星.回到無執本智的家無生離基雙運傳承:真上師的表徵明性和空性    大樂、離戲、空性毫不費力自然而成之果聞其歌,修其義
見果.明光心與佛性生命中的光:如來藏寶性論:心如虛空,不變且離垢辨法法性論:轉依問答結行禪修對香巴拉的勉勵:當上師離開時
祈願.步步踏實,願願成辦前行:禮讚和發願正行:祈願文結行:迴向

前言
  資訊充斥、爆炸的現代,人們的心靈卻似乎陷於貧乏:廿四小時輪轉不停的都市聲光,帶走了我們精神生活的安寧。禪修和現代的都會生活似乎難以兩全其美。我們要如何觀照自己的心?
  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指出,城市中有許多干擾,讓念頭停止的確是很困難的。直觀你的心,你的妄念,放鬆而安適舒坦地安住,當你這麼做時,散亂的心和妄念在其原處就消融了。
  本書集結戈倉巴〈八旋矛〉,密勒日巴〈三釘歌〉、〈中觀正說〉、〈無生離基雙運論〉等道歌,加上仁波切的10篇開示,引領人們思維佛法教理,在生活中的處處禪修。
  禪修不離生活,我們的心無處不在!藉由仁波切直指人心的開示,讓您獲得法益,在生活中有所領悟。
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謹識
法王序
  道歌的產生,是大德祖師們用詩歌的形式,無論是在深山洞穴,茂密森林,或是大眾聚集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唱出了當下的體證與覺受,讓後學透過傳唱與背誦這些來自於證悟的歌曲,提醒、激勵,並且引導自己。
  就好像剛端出來,熱氣騰騰的菜肴那樣新鮮可口,我們可以說,道歌是當下的證境,並非字字斟酌的思維,更是最直接透徹的教法。
  證道歌的教學方式,在噶舉傳承中以密勒日巴大師最為著名,俗語說:「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密勒日巴說八萬四千道歌」,幾乎所有的教導,密勒日巴大師都是以證道歌的形式傳授給弟子,後人將這些證道歌收集編纂成《十萬歌集》一書,流傳至今而且影響深遠。
  雖然每個人的覺受與修證各有不同,這是無法重複的,但是我們初學者能夠透過祖師們的證悟與境界,讓我們的心,更接近那最本來、最完整的法性,因此即便身處不同的時空,我們也能透過道歌,而感受到大師們親身體驗的修證。
  尤其當我們在修持上感覺無助低沈時,因為唱起了來自證悟的文句,讓我們親切地感受到了大師們的世界,以及他們的境界,從而看到了希望。
  竹清仁波切在21世紀這新的時代,不只承繼了道歌教學的傳統,甚至將道歌的修持弘揚至不同語言、不同風俗的國度,鼓勵弟子們用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曲調, 吟唱祖師們深廣的智慧與證悟。
  在譯者的用心與出版社的努力等因緣具足之下,希望這本竹清仁波切解說密勒日巴道歌的書,能讓更多的人認識道歌、瞭解道歌、唱頌道歌,最終能修持道歌。
第十七世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書於菩提迦耶西元二0一二年八月二十八日
作者序
  所顯輪涅一切法,  本來即是無生故,  願此自然任運成,  令諸祈願悉成辦。
  西元2012年8月16日,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於尼泊爾勝乘林尼寺為《座墊上昇起的繁星》一書所作的祈願。
譯者序
  經常想起,在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面前的情境。在仁波切的會客室裡,與仁波切對話的過程中,有時會有片刻的空白,沒有問、也沒有答。在這樣的時刻裡,仁波切經常就這麼望著你。
  仁波切的眼神,那麼直接,就這樣直透透地看穿你,而你也就這麼完全敞開地接納。
  在這四目交會的片刻當中,沒有言語、沒有概念、沒有想法,什麼都沒有,但同時,卻又具足了一切。
  西元2004年底,第一次見到仁波切,第一次領受仁波切的教導,從那時到現在,經歷了人生中許多巨大的變化。在這段時間裡,無論發生了什麼,無論是攪捲在痛苦的漩渦中,還是在狂喜的頂峰上,時時伴隨著的,就是仁波切的教導。從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入門者開始,這些教導慢慢成為生活的重心,漸漸成為生活的根基。時常,也會被許多外在的事物牽引,也經常迷失其中,然而,最終,總是因為憶念起上師和教法,而能夠讓自己再回來,回到這個根基上,回到這個家。
  無論講述的是什麼樣的主題,仁波切總是能夠含括完整的修學次第,總是會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談空性、慈悲,以種種善巧的教學方式,為弟子開啟寬廣的視野。自己的學習歷程中,有幸因為翻譯,而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反覆思維這些教導。不斷反芻的過程中,所瞥見的廣褒無垠、深邃美好,往往成為支持自己繼續前進的動力。翻譯本書的過程,更是如此。
  《座墊上昇起的繁星》的書名,是來自本書收錄的〈確信閃耀如繁星〉一文。西元2003年,仁波切在英國授課時,一位弟子請仁波切解說密勒日巴大師道歌〈無生離基雙運〉中「確信閃耀如繁星」這個偈句的意思,本文即是當時仁波切的回答。
  2009年台北的一次課程中,經由長年擔任仁波切翻譯的阿里師兄的轉述,第一次聽到這篇開示。猶記當時,聽著這些從仁波切的心中自然流露而說出的種種確信和覺受,覺得每一個字都像是夜空中一顆顆熠熠閃耀的星星,滿佈天際,令人屏息。
  這個意象,就這樣鮮明地深印在心。事實上,仁波切自然唱出的道歌、自然宣說的圓滿教導,正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實修者,在修道上一步一步踏實走來,在禪座墊上一再一再修持,而於心中耀昇的璀璨繁星。
  仁波切雖然全球弘法近三十年,但是開示的內容整理出版的卻不多。將仁波切散見各處的教導整理成書,是這些年來一直記掛在心的願望。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現在這本全新的教言集終於即將付梓,要特別感謝馬爾巴基金會(Marpa Foundation)的協助,以及眾生出版社同仁的支持和努力。
  謹將此書,敬獻供養尊貴的法王噶瑪巴,以及大恩根本上師堪布  竹清嘉措仁波切。祈願此書的出版,能令上師歡喜,能讓更多朋友親身體驗如此寬廣浩瀚的開闊天空,從而,在自心的廣境虛空中,昇起屬於自己的滿天繁星。
譯者 施心慧西元2012年9月6日

大城市中的大手印五光十色的大都會,是最棒的道場,以大手印鬆坦安住,轉聲色為無分別的滋養,在顯空雙運中優游世間。我們的心續就像一道河流。但是即使如此,心的每一個剎那,都有一個不同的心識生起又止滅。然而,心的真正本質依然是明光。這個明光從未止滅過,它是不間斷的,如同河水的奔流一般。就如瑜伽主密勒日巴所唱的:當禪修如明光的河流,就不需要有修座和座間休息的分別界限,禪修者和對境,不斷消解直至散失不見,這禪修的堅毅意志,多麼善妙有力。修如明光水長流,座中座間無可別,能修所修盡消散,修之堅毅極善妙。這個心的真正本質,這個明光,在大乘的教導中被稱為如來藏(佛性)。根據中觀自續派和中觀應成派所闡釋的二轉法輪教法,此生我們所經歷到的外在對境的顯相和內在心理的運作,都只是緣起的純粹顯相,就像映照在水面上的月亮。水中月:透過比喻瞭解顯相水中月是緣起顯相的一個比喻,這樣的顯相是由於因和緣的聚合而顯現的;水中月也是顯空無別的比喻;最後,它也是顯相和其真正本質如何超越真實和虛假的一個例子。為了幫助自己確定顯相的真正本質,我們提出了邏輯推論,但是這些是難以理解的,因此我們需要比喻和例子。由於我們檢視並試圖去瞭解和體驗的對象極為甚深,所以需要比喻來幫助我們。例如,此生的顯相,本質上超越了真實和虛假。然而,要讓我們瞭解怎麼會是這樣,卻是很困難的。因此,我們需要比喻和例子。水中月是個絕佳的比喻,因為我們可以很容易就瞭解:水中月既不是真實的事物,也不是虛假的事物,它既不存在,也不是不存在,它超越了這些概念。這讓我們更容易瞭解,此生的所有其他顯相,何以都是顯空無別,都超越了存在與非存這兩者的概念。因為水中月只是緣起的純粹顯相,它不是某種真實存在的東西;然而,因為它是緣起的純粹顯相,它也不是虛假的事物。就如怙主龍樹菩薩所說:一切現象皆是緣起,就如水中月一般,既不是真實,也不是虛假的,了悟這些的人,不會被哲理的學說牽著鼻子跑。萬法為緣起,猶如水中月,非真亦非假,悟此一切者,不為見所欺。 當你知道萬法就如水中月,既非真實,亦非虛妄,那麼你的心就不會被常見和斷見等等邊見牽著鼻子跑。如果你知道顯現的萬法如何超越了這些邊見,猶如水中月那般,那麼這些邊見將不會是你的對手,它們不可能矇騙你。如果我們經歷到的快樂是真實的,身為凡夫的我們將會非常快樂,我們會很喜歡這樣。如果我們經歷到的痛苦不是真實的,這正是我們所樂見的。我們會希望自己的快樂是真實的,而痛苦不是真實的。但是,這只不過是平凡的迷惑眾生的概念投射所產生的錯誤思維而已。快樂真實而痛苦不真實,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實際上是怎麼樣呢?快樂和痛苦同樣都超越真實和不真實,超越真假。此生就像水中月,太好了!這真是太棒了,因為這表示顯現的一切都是顯空無別的。如果我們的身體生病了,這場病是顯空無別的──超越真假,就如水中月一般。所有我們感知到的一切,所有的衝突,所有的敵人,所有外在和內在的紛擾,都只是像水中月:顯空無別,超越真假。當我們知道此生是顯空無別的,這就讓我們的悲心能夠更加深化。密勒日巴尊者曾描述他自身的了悟和慈悲的修持:「我知此生如夢幻,對未悟者生悲心。」密勒日巴知道此生的顯相是顯空無別的,所以無論他感知到什麼,都絲毫不會讓他感到痛苦。同時,他對一切眾生生起悲心,這些眾生只因為不知道顯相是顯空無別的,並且視顯相為真實存在,而使得他們痛苦不堪。自空和他空的觀點在中觀的體系中,有兩種觀點:自空的觀點和他空的觀點。自空的教法是佛陀在二轉法輪時所教導的,自空派則是由中觀自續派和中觀應成派的闡述所構成。尊勝的龍樹菩薩所著作的《中論》成為自續派和應成派的闡述基礎,而尊勝月稱菩薩的《入中論》,則是應成派闡述見解的專有基礎。月稱菩薩在本書中,以應成派的觀點揭示了自續派見解的過患,但在討論這部分之前,我們應該先來看看,一個適合接受空性教導的弟子應該具備哪些特質。月稱菩薩在《入中論》第六章的第四偈和第五偈中談到了這些特質:那些雖然仍為凡夫,卻在聽聞到空性時,一再一再由衷感覺到極大的歡喜,並因這樣的喜悅而眼中充滿了淚水,而且全身汗毛直豎,這樣的人已經具備了圓滿佛陀的心,他們是可以領受真正實相教法的容器,應該要教導他們勝義諦之理。若異生位聞空性,內心數數發歡喜,由喜引生淚流注,周身毛孔自動豎。彼身已有佛慧種,是可宣說真性器,當為彼說勝義諦。這些偈言的意義是很容易瞭解的,所以不需要再多做解釋。不過,能夠多念誦這些偈言是很好的。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