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工作,如果可以,不上班的工作更好:以舒服生活為宗旨,在變動的世界,奪回自己的工作選擇權!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11月
我喜歡工作,如果可以,不上班的工作更好:以舒服生活為宗旨,在變動的世界,奪回自己的工作選擇權!
擱淺時代下,探索全新的工作模式──
你如何生活決定了你將如何從容工作。
是你想要的生活風格,決定了你的工作模式。
理想的生活是好好工作也認真休息,與時間和金錢保持友善的關係,
如果還能擁有一起創造未來的夥伴,這樣的人生豈不太棒?
生活是由工作與休息、金錢與時間、同伴與未來所構成,缺一不可。每個人的調配比例不盡相同,假使你對現在的一切感到失望,不如就從本書重拾熱情。
大疫時代的變動,「工作」有了嶄新的定義!上班不再八小時,地點不僅限於公司,同事、客戶都可以在網路上相見……好像成為自由工作者還不錯?
身為資深自由工作者,作者詳實記錄離開職場不上班,到重拾喜愛的工作,透過無數次的抉擇,才有了現在的理想生活。
「每個選項,都是眾多可能的一種,我的選擇不見得最好,只是把需要的取捨如實寫出,逐漸構成獨特的工作與生活面貌。」──劉揚銘。
本書特色
1:重量級與談人,暢談工作與人生交織的細節
工作與休息|VS. 何飛鵬
──最好的工作者,要懂得何時能拒絕老闆要求。
時間與金錢|VS. 林旻毅、股癌
──關於財富自由的意見激盪。
同伴與未來|VS. 陳又津
──沒有同事的我們如何找到歸屬感。
2:針對「工作與休息、時間與金錢、同伴與未來」,陪伴你面對工作帶來的難題。
◎找回支配人生的權利
透過接案提升實力,而自律往往是成功的關鍵。
◎把妥善休息列入行程
每天記錄工作、休息的時間,並且隨時檢視及調整。
◎時間的取捨練習
像是整理房間的取捨,先確認丟棄不再需要的東西。
◎分類工作,進而選擇
「金錢」是存活的必備燃料,「有趣」則能拓展未來的廣度。
◎藉由合作觸及新領域
每個工作成果,都是無形的名片,永續創作,才能讓自由工作更長久。
◎焦慮、不安,有時是向上的力量
不過度安逸,持續性的焦慮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愛工作齊聲推薦!
何飛鵬.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出版魯蛇.出版魯蛇碎碎念粉專版主|阿亞梅.作家|威廉.職場人際暢銷作家|柚子甜.心靈作家|陳又津.小說家|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曾彥菁.作家|齊立文.《經理人月刊》《數位時代》內容長|蘇盈如Sandy Su.國際職涯規畫師|Audrey.電商人妻|HowHow.知名YouTuber|Min.Min的投資說書小棧──
分處在公司體制內外的各界人士推薦短語
第一次認識揚銘是在去年誠品的訪談中,我們聊了對於金錢、時間的價值觀以及意義。很有衝擊力,從揚銘的口中除了讓我對這些既有的事有更不同的思維外,更有趣的是了解到他對工作、時間以及金錢的取捨及解讀。
生活在現代的我們,一不小心就會被現實中毫不留情的步調帶走,迷失自我。在這本書中,除了能從揚銘溫暖但堅定的文字讓自己沈澱放鬆外,更能重新思考工作、金錢這些身外之物對我們的價值。相信讀者一定能在這場閱讀盛宴中收穫滿滿,並能勇敢追尋自己想要的,做自己喜歡的樣子!───Min.Min的投資說書小棧
作者是自由工作的實踐家,他在書中示範了職涯中最危險的動作──跟工作談戀愛、結婚、分居、離婚……再重新愛上工作!如果把「工作」比喻為一段關係,「去上班」就像走進婚姻,而這本書將告訴你如何在不結婚的前提下自在享受戀愛、並同時保有自我,當然,還有最實務的賺錢。越熱愛工作的人,越該閱讀這本書,好好保護自己的心,才能避免被最愛的工作剝削。───阿亞梅.作家
人生哲理多半是浪漫的誤會,先是淪為陳腔濫調,然後變成逼迫他人必須遵守的傷人武器。自由工作者劉揚銘數年來所努力的,便是把這世界對職場及工作所推崇的「美德」與「規範」,透過自身的實驗一一打破,找到有助於改善工作環境且增加自身成就感的方法。全書主題雖然圍繞在工作之上,實際則是一名創作者對內在核心的觀測以及提醒:不要為了固守外在規則而糟蹋了自己。一本追夢者都應該閱讀的行動之書!───陳夏民.逗點文創結社總編輯
《我喜歡工作,如果可以,不上班的工作更好》是一盞救苦救難的明燈,陪伴自由工作者在孤獨的黑暗行走,打造踏實的幸福。劉揚銘在書中回憶過往:無故撞倒路人、職場捅刀、霸凌同學⋯⋯體制內的他是不擇手段的存在,是行走的喪屍,生人勿近。但喪屍有一天想起自己是人,「自由工作」還給他作為人的價值,卻也成了一顆體制外的泡沫。——且看文字工作者界的半澤直樹,如何催討帳款、精算生活、甚至自己出錢當老闆,在泡沫經濟中求生存,讓人忍不住想大喊:「這樣竟然也可以?為什麼我之前都沒想到!」───陳又津.小說家
自由工作是現代人職涯的新選擇,我成為自由工作者也已經三年多。這三年來,除了思索如何增加更多收入外,更多的時候,是在工作與休息、健康及家人相處等人生要務上角力著,試圖找到完美的平衡點。劉揚銘老師的新書來得真是及時,正好提供我思索身為自由工作作者,如何經營事業、家庭、友誼、金錢、休閒與健康的新穎觀點,而真正邁向更自由的境界。書中的觀念,不只適用於自由工作者,任何型態的職人都該探究與思索,不管上班或不上班,都可以活出更自由與滿足的人生。───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如果我「對號入座」正確無誤,我應該就是那位先讓揚銘工作爆量的「無良」主管、在他累垮當天要他立刻下班去看醫生的「有良」上司。在與揚銘共事的那幾年,他的個性和文字一樣真誠,沒有咬文嚼字,也沒有矯揉造作。所以,在這本書裡,你可以從一位自由工作者的誠實自述中,看到他脫離組織後的喜怒哀樂,還有更多人想了解的自處之道和生存手段。
自由工作者的身分,絕對不是「告別」(free from)工作,在我看來是以更自由的形式(free-form)工作,同時找到對於自我價值的肯定。如果說在組織裡,要你把一生最菁華的時期、一天最有精神的時段,都拿來完成符合組織目標的任務,那麼離開組織後,至少不要輕易就怠惰或妥協,把同樣珍貴的時間,再拿去做你當初避之惟恐不及的工作、再過回你當初一想到就倦怠生厭的生活。
自由工作者的選擇,是有代價要付的,他們也無時無刻不在與作品的價格和價值搏鬥。雖然這本書只說明了某一種自由工作的形態、某一位自由工作者的心境,但是相信任何人「若為自由故」,一定都要在生活自律、工作自主、經濟自立之間找到均衡。───齊立文.《經理人月刊》《數位時代》內容長
很多人認為自由工作=真爽可以不用上班。但不上班的工作等於從「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變成24小時的戰戰兢兢ON檔編劇。
舉例來說,我身旁有很多世界各地的獵頭,為了突破個人的工作侷限,回歸更有品質的家庭生活,他們選擇離開組織的保護傘,成為自由工作者。他們都曾經是公司裡面的高效業績得主,但在沒有制度的協助下,要達到財富自由,他們必須重新安排自己的工作時數,想出跨國的結盟方式,每天都要想新的劇本,用自己最有效率的方式來完成任務。
如果你是一個崇尚成為自由工作者的人,這是一本很重要的指南書。作者將「正職上班」及「自由工作者」的優勢與挑戰,透過機會成本及案例,在書中清楚的列舉出來。
你該選擇最適合你的工作模式。全職工作會有公司追著你完成你的工作,但自由工作者,則會是自己追逐著自己。
你可能在追逐自我的道路上,找出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你也可能因為不適合自由工作的模式,而面臨一無所有。───蘇盈如Sandy Su.國際職涯規畫師
編輯真心話
看完全部稿件後,跟作者打趣說,或許讀者讀完這本書後,還是想要待在體制內,乖乖當個社畜也不錯。畢竟要在沒有公司的庇佑下,一個人單打獨鬥實在有點困難。
作者回我說:「這也很好,都是個人的選擇。」一份工作並不是做了,就必須得做到老死,遇到困難繞道而行就好,捨棄了,或許會獲得更多的存活可能也說不一定。這本書就是要傳達這樣的訊息。
作者簡介
劉揚銘
四十世代男子。
商業雜誌編輯出身,發現自己熱愛工作,只是不想上班,上班七年後辭職。至今自由工作已邁入第九年,努力在賺錢與創作之間找到平衡,希望多點休息少點疲累。喜歡記錄自己如何度過每一天,定期回顧找新方向。目標是陶藝家河井寬次郎的名言「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持續研究各種不上班的生活方式。
著作:《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離開公司,我過得還不錯》。
個人網站:工作即生活 www.tootplan.com/
Facebook:工作即生活|劉揚銘
Instagram:tootplan
序言:試著把人生過得更理想一點,以及本書的使用方法
■Part1 工作與休息
【A面:正職上班以外的可能】
01 努力拒絕正職,因為對上班的日子心有餘悸
──我喜歡工作,但如果可以,不上班的工作更好
02 不是有能力所以自由,是踏向自由才逼自己變強
──脫離安穩平淡,進入自由與焦慮的人生
03 重新愛上工作,目標是「不符合勞基法」?
──調整自己和工作的關係,發現工作不等於上班
04 摸索理想的工作樣貌,當自己人生的老闆
──做喜歡的事,並且賺錢活下來
【B面:健康持續的工作環境】
01 學過各種努力的方法,卻沒學會如何休息
──跨越失敗很棒,但有時候,放棄也沒關係
02 低潮時什麼都不做,等身體和心靈恢復自然
──不必時時刻刻衝刺,給自己一段空白也不錯
03 關於跑步,何時該停?村上春樹和松浦彌太郎的不同是……
──「直到最後都沒有用走的」vs.「狀況不好就自然停下」
04 比起硬撐向前,選擇停下更需要勇氣
──追求更多、更快、更遠,也要學會享受過程
對談|最好的工作者,懂得何時能拒絕老闆要求
超專業嚴厲老闆.何飛鵬vs. 小確幸閒散工作者.劉揚銘
──留在體制內或走向體制外,如何增加自己的職場議價力?面對老闆要求,是提高工作效率或乾脆減輕工作負荷?獨立於公司外,如何取得工作生活的平衡,規畫退休?
■Part2 時間與金錢
【A面:不枉人生的時間運用】
01 用整理房間的心情,整理使用時間的方式
──管理時間資源、給自己挑戰目標,是自由的權利與責任
02 自律是被逼出來的,熱情也需要截止日期
──記錄與回顧,讓每天過得更值得
03 創意時間腦袋放鬆,效率時間神經緊繃
──「想」跟「做」兩種工作,時間進行方式不同
04 投資和其他人相反的時間,換選擇的可能
──思考「做更少」的價值
【B面:減少花費的有趣日子】
01 設定收入上限,目標是每年賺更少
──了解自己需要什麼,所以不花太多時間去賺錢
02 優先累積專業與信用,其次才是金錢
──安全感與成就感,不一定透過金錢達成
03 為錢、不為錢的工作,都能做,也都要做
──用「為不為錢/有不有趣」四個象限區分工作
04 賠錢為目標的專案,得到金錢外的收穫
──學到創意和生產、定價與銷售,還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延伸專欄──關於「小誌」超負責報告書
對談|若不想人生被金錢控制,要怎麼花在喜歡的事情上?
二十世代投資研究員.林旻毅vs. 四十世代初老作者.劉揚銘
──金錢到底什麼,怎樣才算有錢?賺錢是為了什麼,能讓社會變得更好嗎?不想賺錢有錯嗎?你如何看待貧富不均的社會現狀?
對談延伸|Podcaster股癌:賺錢是一件快樂的事!
被菜雞追隨的主委.股癌vs. 對錢雲淡風輕.劉揚銘
■ Part3同伴與未來
【A面:個人群體的互動關係】
01 平等的合作關係,激勵自己成為更友善的人
──無論職位高低,都用相同態度回應
02 如果在一起對彼此都好,才選擇在一起
──創作者的另一半都要修水電!?
03 工作帶來新朋友,接觸未知領域,也打開生活圈
──累積作品、累積工作成果,是自己的名片
04 釐清選擇的風險,出錯時能勇敢認錯
──當作品被批評、被打臉,調適心情的方法
【B面:期望創造的自由未來】
01 取捨「想做」與「能做」,不是燃燒熱血就好
──從現在就能實行、失敗也不會倒下的事情開始
02 不找現成職位,自己設定工作型態
──做什麼都好,設法做出成果,吸引人願意買單
03 生存焦慮與不安全感,推動自己持續進步
──完成每一個專案、每一次挑戰,會變得更強
04 面對不確定也敢做決定,相信運氣會在身邊
──成功失敗都無妨,只要願意嘗試不同
05 「劉揚銘」一人公司的二○二○年度會報
──雖然在前面兩個路口摔倒,但我還會爬起來,繼續前進!
對談|就算沒中樂透,還是想繼續寫下去
小說家.陳又津 vs. 工作研究者.劉揚銘
──寫作者都對未來焦慮,如何做好持續的準備?寫作是孤獨的工作,家人與同伴如何互相支持?當作品被批評、工作面臨瓶頸如何度過?文學與商業職場寫作者,有哪些相同的意見和不同的觀點呢?
序言
試著把人生過得理想一點,以及本書的使用方法
謝謝你翻開這本書。
這本書記錄了一個曾在工作中消耗殆盡的普通人,離職流浪、開始自由工作,在生活中逐步調整,終於重新喜歡上工作的過程。每篇文章都出自一個關於工作的疑問,寫出嘗試解答的經驗與反思。
這些經驗不是成功法則,有些甚至很失敗,但誠實描述當時面臨的情況、做出抉擇的原因,是我親身實踐過,或正在進行中的歸納與整理。世上有無數工作,工作者背景各自不同,能取捨的條件不一,因此這些經驗或許無法複製,但如果你也感受過類似的難題,能在這些嘗試過程中產生一些共鳴,甚至啟發解決困難的路徑,就再好不過。
本書分為三大部分、談六個主題:工作與休息、時間與金錢、同伴與未來。這六個主題是我重新喜歡上工作的原因,認真工作也能好好休息,妥善管理時間和金錢的交換關係,如果還擁有一起創造未來的同伴,這樣的生活很不錯吧,好希望能達成。而為趨近目標所帶來的思索與行動,都列舉在書裡。此外,也從個人疑問出發,找尋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對談,在相似與相反的觀點中碰撞出火花,自賣自誇地說,這裡的內容十分精采。
如同旅遊地圖一樣,我把本書的使用方法簡介如下:
第一部分敘述工作與休息,說明從上班過勞到開始自由工作,途中所面臨的掙扎與持續思考的疑問。過去的我總把「休息」當成工作做完之後剩下的事,在身體倒下後終於學會,休息應該和工作一樣,都是需要認真面對的事情。
很榮幸邀請到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何飛鵬(他是我人生第一份工作的大老闆)對談關於工作、休息甚至退休,在體制內上班與體制外自由,各種嚴厲與閒散的可能。
第二部分描述時間與金錢,彙整上班與自由工作生涯中,對時間管理的各種嘗試,還有從領薪水過渡到接案的收入結構中,對於如何用錢的思索。為何選擇減少收入、減少花費以換取更多自由時間,以及懶散個性該如何自我管理。
感謝誠品書店的企畫,讓我有機會與二十世代的投資研究員林旻毅,以及Podcaster股癌對談,產生了賺錢還是不賺錢,財富能否自由的意見激盪。
第三部分講述同伴與未來,記錄工作如何帶我認識新夥伴,完成每個專案都有機會進入一個新領域、認識新朋友,工作成為我拓展生活圈的方式。還有關於寫作、自由工作這份職業,對未來的憂慮與解除憂慮的嘗試。
在商業職場領域書寫工作的我,很高興能邀請文學作家陳又津,對談寫作者的生活,如何面對批評與恭維,以及沒有同事如何找到工作歸屬感。
書寫本書的過程中,深知當中每個選擇,都只是眾多可能的一種,而且不見得比較好,甚至是客觀來說更差的一種,只是,這些選擇依然構成了讓我覺得快樂的生活。能把需要面對的取捨如實寫出,描述工作與生活的面貌,並非分享成功經驗,只是敘述一種可能。在不同人生中,如果能做為對照,陪伴一樣在思索工作的人走過一段路,或許已經足夠幸運。
我會繼續思考人和工作的關係,繼續寫下去,希望能敘述更多人的工作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