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心理學:心理學如何成為賺錢的產業、當代的信仰?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11月
失控的心理學:心理學如何成為賺錢的產業、當代的信仰?
心理學能測量IQ、人格特質,
教我們如何溝通、經營婚姻、教養子女,
甚至能判斷我們是否「正常」……
心理學無所不能、不容質疑,
真的嗎?
★德國Amazon讀者5顆星滿分推薦
IQ被濫用了?
發明IQ計算方式的心理學家威廉‧史丹恩再三強調,IQ只是瞬間的紀錄而已,人會成長、改變、吸收經驗,人類整體也會變得更聰明,這些因素都會影響IQ數字。有心理學教授認為,IQ凸顯的根本是社會背景,因為IQ比較偏向白種中產階級,這個概念其實不適合用在對事業成就的預測上。
在美國,這個仍有待商榷的IQ,甚至還能決定生死。在2002年美國最高法院決議,對智能障礙人士做出死刑判決違反憲法規定之後,一些州政府將IQ分數低於70的人定義為智能障礙。
MBTI職業性格測驗不可信?
9成美國大企業都在用的MBTI職業性格測驗,源自於1970年代初期一位費城的家庭主婦,起因是她想了解女兒的男朋友。她和女兒便以榮格的類型學為基礎,發展出MBTI測驗,能將受試者區分為16種不同的類別。但MBTI測驗並不被學術心理學家認可,有心理學教授認為MBTI測驗連可信度都存疑,因有75%的受試者再次進行測驗之後的性格類型變得不同。
要「當個正常人」變得越來越困難
心理疾病的概念被不斷擴大,要「當個健康人」變得更加困難。人們沒有變,但診斷的標準卻變得太有彈性。
德國社會精神病學的創始人之一克勞斯‧多爾納認為:「今天被視為患有精神病的人,當中有80%在30年前還被所有專業人士認為是正常的。」他花了兩年時間蒐集兩份日報中的科學研究報導,這些研究都用以宣傳需要治療的心理疾病,例如憂鬱症、飲食障礙或是成癮症。結果是:211%的大眾都符合這些病症,也就是說,每個德國人「應該」都至少患有兩種需要治療的精神疾病。
心理學如何成為當代的信仰?
心理學家主張能測知智商,同時能得知個人特質及創造力;他們闡述情感,說明如何成功地溝通及自我管理;他們建構出測試法,號稱能在網路上找出最佳的伴侶;他們告訴我們如何經營婚姻、如何教養子女,以及我們該在職場上爭取何種目標。心理學能診斷出我們是否正常、為我們的苦難命名,從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直到職業倦怠症。心理學一方面提供安慰,另一方面卻又嚴密地控制著我們。作者在書中描繪了心理學如何深具感染力,及其所帶來的種種現象,為讀者澄清了這門現今最受歡迎學科的風險與副作用。
好評推薦
「針對心理產業的風險及副作用提出精闢且早令人引頸期盼的剖析。」——《週日快訊》(Kurier am Sonntag)
「非常值得推薦……。我已經很久都沒閱讀過如此睿智……又能夠同時具有訊息性和評論的觀點及文化歷史了。」——蓋特‧斯高博(Gert Scobel),德語區無線三台電視網(3sat)
「詳盡的研究、銳利的觀察意見和尖銳的筆鋒等利器,使得這『照鏡反思』成為一種樂趣。」——法爾特(Falter)出版社
「對於自我成長的探索而言,這是一本饒富趣味的輔助讀本。」——《維也納日報》電子版(Wiener Zeitung Online)
「百分之百值得推薦!」——布爾諮詢顧問網(buhl-coaching.de)
作者簡介
彥斯‧柏格曼 Jens Bergmann
1964年生,畢業於漢堡大學(Universität Hamburg)心理學及新聞學研究,並曾於亨利‧南能新聞學校(Henri-Nannen-Journalistenschule)就學。他曾是《第一品牌》(Brand Eins)雜誌、《鏡報》(Spiegel Reporter)及《學術畫報》(Bild der Wissenschaft)的作者。
自2001年起,柏格曼擔任《第一品牌》雜誌主編,並於2008年起擔任執行總編輯。他任教於不同高中及新聞學校,並已出版多本著作。現居漢堡。
譯者簡介
鄭秀慧
成功大學外文系畢,德國萊比錫大學碩肄,喜愛學習語言,通曉德、英、日文;喜愛閱讀翻譯文學,透過對語言及文化的理解,深入體會翻譯的哲學。目前從事對外華語教學工作,業餘時間並以沉浸於翻譯中為樂。譯有《食品黑手黨》(合譯)。
前言
當代人的信仰
1互相厭惡的兩位心理學先驅
1909年8月,兩位心理學家搭上同一艘船,準備到同一所大學接受名譽博士學位。一位是佛洛伊德,開創了精神分析與談話療法;一位是發明IQ的史丹恩,致力於建立心理學的科學方法。這兩人彼此互看不順眼,卻沒料到,他們的理論將彼此交會……
2心理學如何賣向全世界:誰不想擁有美麗的人生?
心理學宣稱能透視人類內心深處,成了它的獨特賣點,大舉侵入職場及私人生活。然而, IQ其實不適合用以預測未來的事業成就;各大企業熱中使用的MBTI測驗,75%的受試者每次做都會得到不同的結果;NLP則受到江湖騙子的喜愛;而企業 也不必再改善自己,只要把問題歸給員工,再派個「教練」去「治療」他。最後,心理產業不斷創造出新的心理疾病,要當個正常人都越來越難。想擁有美麗的人 生?沒問題,只要有錢做診療就可以了!
3盲目的心理學:靈魂怎能用數據解釋?
某些心理學家不談「意識」,將人降格為實驗動物(老鼠),只會機械性地對刺激做出反應。有些心理學家則將靈魂視為電腦,使用程式語言來處理資訊。最近心理學 界則興起腦研究熱潮,但始終無法破解人類的精神活動。這些心理學家產出許多數據,視心理學如物理學(「測量—解讀」的科學),然而若嚴肅看待,人們不會把 數據和研究對象相提並論。
4心理學的風險與副作用
「繞著自己打轉」成為 人們的主要活動,社群媒體(臉書、推特、Instagram)上可以看到十幾億人不斷忙於展示自己有多棒,從未有如此多人著迷於表達對「自我」的看法。此 外, EQ之所以被創造出來,是為了征服市場,果然也生意興隆。如同情緒並非一種能力,復原力也不是,因此若有人帶著完美的課程來到你面前,就該提高警覺。
5總結:傲慢自大又劣質
心理市場如同資本市場,都提供不可信的建議。一個做足宣傳卻鮮少自省的學科,就具備了宗教特質,心理學的教義是:這支圍繞著「我」而跳的舞將讓人得到救贖。但這只是個錯覺。
後記
注釋
參考書目
「正常」的範圍大幅萎縮 如同之前的神經衰弱症,今日人們也為職業倦怠症而辯論,究竟這種特殊現象是否真正存在?心理醫師們,如曼弗雷德‧呂茲(Manfred Lütz),他是位於科隆波茲區的亞歷山大醫院的院長同時也是成功的非小說類書籍作家,也都否定了這個症狀。「在職業倦怠症這個表面名詞之下,」呂茲在《時代》週報中寫道,「能夠辨識出憂鬱症,但也有只不過是情緒障礙的情形,這些都不需要接受治療;最後是生存危機,這種情況就不是心理治療能幫得了的,因為生存危機並非一種疾病」。然而,醫生及治療師們卻都樂於只專注在這種受苦痛而使健康受損的疾病,因為這門生意有了這個疾病,比起其他真正的心理疾病,如抑鬱症、情感障礙或是精神分裂症,所得更豐厚。人們並不需要被遊說,不用像媒體上出現的那許多已燃燒殆盡的人,也不需要將太多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呂茲很準確地描述出心理市場的特徵,不過他只是將真正的心理疾病與假設的區別開來。這其實並不容易做到,因為不同於身體上的疾病大部分能證明某個特定標的,例如結膜發炎、大腿骨折、心律不整,但在心理疾病上卻大不相同。直到目前,所有試圖要找出與精神疾病有關的生物性肇因,或是可能的腦部病變,或特定基因的改變等等的嘗試,都失敗了。這些嘗試想必也不可能成功,因為頭腦是一個再複雜不過的器官。同時也是因為心理的健康與疾病間的轉變很難分得清楚。更因為精神上的疾病到底只能被理解為人類感知世界和與之共存的許多可能性之一而已。 心理疾病無法毫無疑慮地做出診斷的情形,在古斯托‧莫拉特(Gustl Mollath)的犯罪事件中展露無遺。2006年他因涉嫌虐待妻子並刺破她的汽車輪胎而遭到紐倫堡─福爾特雙子城的地方法院起訴。評估專家克勞斯‧萊普茲格(Klaus Leipziger)是拜律特地區醫院法醫精神病學科主治醫生,他所下的結論是莫拉特患有精神病,因此無行為責任能力且具危險性。莫拉特患有「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並且將持續具有危險性。他因此而在一個封閉的精神病院度過了七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