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成分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蛇毒

此外,還含有一些小分子肽、胺基酸、碳水化合物、脂類、核苷、生物胺類及金屬離子等。

蛇毒成分十分複雜,不同蛇毒的毒性、藥理 ...蛇毒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蛇毒蛇毒是毒蛇從毒腺中分泌出來的一種液體,主要成份是毒性蛋白質,約佔乾重的90%至95%。

酶類和毒素約含二十多種。

此外,還含有一些小分子肽、胺基酸、碳水化合物、脂類、核苷、生物胺類及金屬離子等。

蛇毒成分十分複雜,不同蛇毒的毒性、藥理及毒理作用各具特點。

目錄1簡介2蛇毒-性質3蛇毒-成分4蛇毒-蛇毒的種類4.11.血液循環毒素4.22.神經毒素4.33.混合毒素4.44.細胞毒素5蛇毒-蛇毒作用5.1蛇毒的治癌作用5.2蛇毒的抗凝作用5.3蛇毒的止血作用5.4製備抗蛇毒血清5.5蛇毒的鎮痛作用6蛇毒-抗蛇毒血清7蛇毒-蛇如何產生毒液8蛇毒-排毒量9蛇毒-採集方法10蛇毒-乾燥與貯存10.1⒈毒蛇乾燥時常用哪幾種方法?10.2⒉常用的乾燥劑有哪些?怎樣使用?10.3⒊乾燥毒蛇時應注意什麼?10.4⒋乾燥後的蛇毒貯存應注意什麼?11蛇毒-國內對蛇毒研究簡介毒蛇產生的用於致獵物於死地的劇毒物質,它並非生存逼迫它們產生的,而是大自然神秘莫測地在它們身上調製而成的物質,分為神經性毒液和溶血型毒液,其中神經性毒液主要由一種非洲樹眼鏡蛇分泌,溶血型毒素主要由蝰蛇(蝮蛇)和響尾蛇產生,溶血型毒液比神經性毒液更加有效,對諸如鼠類地獵物,它幾乎立即會起作用。

  蛇毒-性質蛇毒是毒蛇分泌出來的一種含有多種酶類的毒性蛋白質、多肽類物質,也是毒蛇咬人後引起中毒反應的物質。

新鮮的蛇毒為略帶腥味的蛋清樣粘稠液體,呈黃色、淡黃色、綠色,甚至無色。

新鮮時呈中性或弱酸性反應,放置稍久可變成鹼性,含水量50%~75%,比重在1.030~1.080之間。

新鮮毒液接觸空氣易產生泡沫,室溫下放置24小時易腐敗變質,喪失起毒性。

冰箱中可以保持15~30天,在40℃保存時間較久,經過真空乾燥或冷凍乾燥處理後的蛇毒可於室溫下保存20~30年,但毒性強度和一些酶的活性會不同程度的降低,遇水仍能溶解。

蛇讀經紫外線及加熱後毒性消失。

反能使蛋白質沉澱變性的強酸、強鹼及重金屬鹽類,均能破壞蛇毒。

蛇毒還易受氧化劑、還原劑、蛋白水解酶類等的分解、破壞,從而失去其毒力。

經甲醛處理後也會喪失其毒性,但抗原仍能保留。

  蛇毒-成分蛇毒的特點是成分複雜,不同的蛇種、亞種、甚至同一種蛇不同季節所分泌的蛇毒毒液,其毒性成分仍存在一定的差異。

將蛇毒分離提純,目前已知有神經毒素、心臟毒素、凝血毒素、出血毒素及酶類等主要成分。

此外,還含有一些小分子肽、胺基酸、碳水化合物、脂類、核苷、生物胺類及金屬離子;其中一些具有生物活性,或與生物活性有一定關係。

蛇毒經純化後,其毒性成分可比粗毒大5~20倍,毒性成分亦是各有不同。

  蛇毒-蛇毒的種類1.血液循環毒素如蝰蛇、腹蛇、竹葉青、五步蛇等。

它造成被咬傷處迅速腫脹、發硬、流血不止,劇痛,皮膚呈紫黑色,常發生皮膚壞死,淋巴結腫大。

經6-8小時可擴散到頭部、頸部、四肢和腰背部。

病犬戰慄,體溫升高,心動加快,呼吸困難,不能站立。

鼻出血,尿血,抽搐。

如果咬傷後4小時內未得到有效治療則最後因心力衰竭或休克而死亡。

  2.神經毒素包括金環蛇、銀環蛇等蛇分泌的毒素。

咬傷後,局部症状不明顯毒蛇,流血少,紅腫熱病輕微。

但是傷後數小時內出現急劇的全身症状,病人興奮不安,痛苦呻吟,全身肌肉顫抖,吐白沫,吞咽困難,呼吸困難,最後臥地不起,全身抽搐,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3.混合毒素眼鏡蛇和眼鏡王蛇的蛇毒屬於混合毒素。

局部傷口紅腫,發熱,有痛感,可能出現壞死。

毒素被吸收後,全身症状嚴重而複雜,既有神經症狀,又有血循毒素造成的損害,最後,犬死於窒息或心動力衰竭。

  4.細胞毒素屬眼鏡蛇近親的海蛇屬於細胞毒素。

海蛇毒液對人體損害的部位主要是隨意肌,而不是神經系統。

海蛇咬人無疼痛感,其毒性發作又有一段潛伏期,被海蛇咬傷後30分鐘甚至3小時內都沒有明顯中毒症状,然而這很危險,容易使人麻痹大意。

實際上海蛇毒被人體吸收非常快,中毒後最先感到的是肌肉無力、酸痛,眼瞼下垂,頜部強直,有點像破傷風的症状,同時心臟和腎臟



2. 台灣蛇毒傳奇

環境新聞回顧|台灣|國際|崔媽媽電子報【設為首頁】  [我們的島]台灣蛇毒傳奇作者:向名世 (公共電視記者)  大自然充滿了無窮無盡的驚奇與神秘,許多看似不起眼或是令人望而生畏的生物,其實和人類的關係是微妙而密切的,就拿台灣的毒蛇來說,絕大多數人認為牠是一種令人非常驚悚的動物,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為牠會分泌毒液,但一般人或許並不知道,蛇的毒液是一種相當珍貴的物質,除了可以提煉抗蛇毒血清,用來治療被毒蛇咬傷的患者之外,科學家也從蛇毒中找到了可以應用在醫療用途的藥品。

一群台灣科學家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甚至造就了台灣科學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

  根據研究報告,台灣的陸棲蛇類大概有40多種,在40多種陸棲蛇類裏面,有毒的種類約為百分之三十以上(包括黃頜蛇科毒蛇),而全世界的毒蛇比例也不超過百分之二十。

所以台灣在毒蛇相對比例上算是比較多的,由於台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溫暖,生物豐富,早期生態未破壞之前,到處都有毒蛇出沒,而毒蛇傷及人畜的消息也時有所聞,所以一般人對毒蛇多半沒有好感。

  根據台中榮總毒藥物諮詢中心洪東榮主任表示,原則上毒蛇毒素都是由傷口往週邊淋巴漫延,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會迅速的往胸管、靜脈、心臟、動脈,擴散到全身。

而在毒性成份上,眼鏡蛇主要毒素成份為細胞毒素,被咬後局部會有劇痛、腫脹、局部組織變黑、壞心,及橫紋肌溶解,另一毒素為毒蛋白Cobrotoxin,作用於運動神經支配的橫紋肌,使其痙攣而麻痺。

全身性症狀可能有噁心、嘔吐、眼皮下垂、口齒不清及呼吸衰竭等症狀。

而雨傘節毒素為α、β雨傘節神經毒素,被咬時最初只覺得昏昏欲睡,傷口不痛,且不見腫脹瘀血,但會發生致命的呼吸衰竭。

  目前國內抗蛇毒血清是由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研製造及生產,共分4種抗蛇毒血清,其中『抗出血性蛇毒血清』,主要用來治療赤尾鮐及龜殼花咬傷;『抗神經性蛇毒血清』,主要用來治療眼鏡蛇或雨傘節咬傷;百步蛇咬傷時則使用專一性『抗百步蛇蛇毒血清』;鎖鍊蛇咬傷則使用『抗鎖鍊蛇蛇毒血清』。

而在製造方式中,是以減毒性的蛇毒免疫馬匹,經採血分離出血清,純化精製的一連串過程,一瓶抗蛇毒血清藥價成本約在台幣5800元。

而目前國內抗蛇毒血清的品質,合乎生物製劑的標準,同時國外很多的動物園或者探險家,經常來信向國內來購買該項的製品。

台灣不僅在世界蛇毒研究上,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成績,同樣的,在抗蛇毒血清的品質及製造技術上,也有一群無名英雄,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不懈。

  蛇毒蛋白經由國內科學家的努力,發現了應用於醫療方面的潛力,根據台灣大學黃德富教授的表示:我們首度在台灣的赤尾鮐裏面,發現這個成份的專一性。

這些藥物早在30年前就發展出來,它可以用來防止血小板的栓塞,成功的應用在冠狀動脈的一個血栓上面;尤其在做心肌梗塞的手術時,可以降低再栓塞的可能性。

另外腫瘤細胞它要增生,增生的過程需要有一定的養份,要由血流帶過來,這時候如果說有一個藥物,它能夠來阻斷新生血管的形成的話,這個藥物就是可以應用在癌症的腫瘤細胞的轉移,初步的動物實驗裏面,也顯示說這類的抗血栓蛇毒蛋白,可以應用在一些癌症轉移上面。

  毒蛇咬傷的臨床個案中,如何在最短時間內,判斷病患是被何種毒蛇咬傷,是急救的第一要務。

根據疾病管制局周文祥主任表示:目前正委託中研院開發檢驗蛇毒蛋白的技術,希望被毒蛇咬傷的病人送到醫院以後,只要抹一下他的傷口的液體,到蛇毒蛋白晶片上面,就可以馬上診斷出他是被哪一類的蛇咬到。

  早期台灣蛇類偏布山林,從沿海地區到海拔2000公尺,皆可看到蛇類蹤跡,但由於人口的迅速增加,造成土地的開發,導致蛇類棲地的破壞,再加上人為的濫捉、濫捕及環境的污染等,造成蛇類的生存面臨了空前的危機,而在台灣的六大毒蛇中,除了赤尾鮐外,剩下五種已經列入保育,可見環境的改變,已經對毒蛇的生態產生了嚴重的破壞,而經由毒蛇的毒液發掘出醫療、製藥的應用價值,其實證明著自然界,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奧秘,隨著蛇類的棲地破壞,毒蛇數量也在逐漸減少,或許哪一天,我們才會知道,某一類的物種,只是因為我們一個不小心,它可能被我們從演化的位置上除去,伴隨著牠的滅絕,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也隨之埋藏。

‥網站地圖‥‥資料檢索‥結盟授權網站訂/退閱電子報全文版 摘要版    最佳瀏覽環境:IE5.5以上版本,解析度800*600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請支持環境資訊電子報,詳見捐款方式、捐款徵信★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TaiwanEnvironmenta



3. 《毒特物種》:我們的免疫細胞無法辨識蛇毒,反而讓身體組織 ...

不幸的是,當這些動物為了自保而咬人時,毒液中有消化能力的成分會撕裂人體組織,造成疼痛、腫脹以及壞疽。

響尾蛇屬於蝮蛇科。

響尾蛇的近親 ...2018/07/04,科學Photo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克莉絲蒂・威爾科克斯(ChristieWilcox)第一次聽到響尾蛇的警告聲,就讓我難忘。

憤怒響尾蛇發出的滋滋聲,就算之前從來沒有聽過,也能瞬間辨認出來,這種顫動的噪音讓人發自內心感到震動,油然而生的恐懼之情讓人噁心反胃。

我的感官馬上凍結了,無法辨認那個可怕聲音的方向與距離。

那個聲音……真的很響。

我怕得不得了,低頭看著鞋子,怕是有條蛇在我的兩腳之間。

「注意腳步。

」我想起15分鐘前奇普・科克蘭(ChipCochran)的話,那時我們在他位於加州洛瑪林達(LomaLinda)的家,正準備要去爬屋後長滿灌木的山丘。

他說:「千萬不要踩到響尾蛇。

」我和科克蘭是在數年前的國際毒素學會(InternationalSocietyonToxinology,注意拼法,不是「毒物學」〔Toxicology〕。

毒物學研究的是毒物與其效應,毒素學研究的是所有細菌、植物和動物的毒素)會議上認識的。

他完全不符合我對玩蛇人的印象。

我認為喜歡玩蛇的人通常身材魁梧高大,皮膚粗厚到鋒利的毒牙都無法刺穿。

科克蘭完全不是這樣,他只比我高一點點,留著金色短髮,臉上有酒窩,眼睛是淡藍色的,散發出小男孩的魅力。

科克蘭在飯店的陽臺上,他喝著啤酒,興高采烈地向我和兩名研究生解釋他的研究計畫:班點響尾蛇(speckledrattlesnake)的毒液變化。

他回憶在自己的「兩爬」生涯中所見到的蛇類。

他說到與每種毒蛇遭遇的往事(例如一條曼巴蛇突然欺進他的面前),眼睛閃現淘氣的光芒。

我想研究毒蛇一定非常刺激,所以當他邀請我到洛瑪林達大學(LomaLindaUniversity)的實驗室去找他、看看他做的研究時,我很高興地答應了。

我很快就出現在洛杉磯東部的沙漠地區,和他跟著他的指導教授、著名的兩爬學家比爾・海耶斯(BillHayes)與實驗室同伴,一起去找尋毒蛇。

毒蛇似乎很容易就看漏了,這是我在一星期中第三次聽到有人警告我,要注意別踩到毒蛇。

當我站著無法動彈時,聲響還持續著。

那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高頻聲音。

慢慢地,我找出了聲音來源:我右邊的大塊石堆。

科克蘭動作快多了,他已經在窺探岩堆上的縫隙,很確定地說:「她在這裡。

」並且招手要我過去。

我在後方遠遠的,看到一條小小的響尾蛇,身體蜷曲,尾巴舉著。

那些石頭像是天然的擴音器,把她的聲音放大了,讓人覺得她體型很大。

實際上她大約只有60公分長,和我的距離有一公尺多,而且縮在石縫裡,這個距離是安全的。

當我確定那條蛇不會馬上造成威脅時,感覺自己的血壓和心跳速率同時減緩。

我記得美國經常發生被響尾蛇咬的事件,但很少造成死亡。

事實上,每年美國發生大約8,000起毒蛇咬人事件,大部分是響尾蛇造成的,死亡案例不過十幾個。

響尾蛇就和其他蝮蛇那樣,毒液多為出血性的,作用的目標是血液,而不是作用在神經上的神經性毒液。

雖然人們經常提到出血性毒和神經性毒,好像這兩種性質是二元對立的,不過毒液不會只屬於兩者中的一種,而是具備不同程度的出血性與神經性。

最致命的毒液是那些幾乎完全或純粹神經性的,因為這些毒液會使得傳遞到橫膈膜、胸肌和心臟等攸關性命的肌肉的神經訊息受到阻礙或是過度激發,造成麻痺。

主要為出血性的毒液,引發的效果是出血和壞疽(necrosis),雖然看起來可怕,但沒那麼致命。

壞疽的定義是組織壞死,不過這個臨床定義無法完全說明這個「組織壞死」是有多麼噁心與恐怖。

壞疽毒液會讓大片皮膚甚至是整個肢體腐爛敗壞,流出膿血、發出腐爛的惡臭。

原本健康的粉紅色組織呈現意味死亡的黑色,液化的組織造成腫脹,最後從骨頭剝落下來,成為腐臭的肉塊。

難怪醫師和科學家喜歡用「壞疽」這個詞來代替上面這樣詳細的傷口描述。

當然,毒液會有這樣的效果,一定是製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