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蛇嗎?其實牠們更怕你! 專家教與蛇和平相處秘訣 | 蛇攻擊

蛇只有嗅覺最佳,牠們經常「吐信」,但這動作也絕對不是要攻擊人,而是為了探索環境。

蛇信是牠的嗅覺器官,靠著嘴部的犁鼻器探測週遭氣味, ...回首頁facebookLINETwitter複製連結ETtoday新聞雲手機版新聞雲APP搜尋粉絲團寵物雲instagram分享ETtoday新聞雲>ETtoday寵物雲2015年06月23日04:51:00▲蛇生存在世上的目的,從來不是「攻擊人」。

(圖/汪仁傑提供)記者林育綾/專題報導夏日是蛇類出沒的高峰季節,偏偏蛇是許多人害怕的動物之一,理由不外乎是「牠會咬人!」「會被牠毒死!」其實這都是非常偏頗的誤解。

蛇在這個世界上生存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攻擊人類;相反地,牠們十分怕人,根本不想與人類正面交鋒。

然而人們的恐懼多半是因為不瞭解,因此兩棲爬蟲類專家汪仁傑分享與蛇和平相處的秘訣、避開蛇的方式,還有蛇在夾縫中求生的悲哀。

如果遇到蛇,只要維持「一個蛇身」或「一公尺」的安全距離,通常不會被攻擊。

被抹黑與被霸凌的蛇蛇出現在許多優美的神話中,擁有很高的地位,被當作神祇或圖騰崇拜,例如澳洲有創造萬物的虹蛇、西非有支撐世界的巨蛇,而臺灣原住民布農族對於百步蛇也十分敬重,在野外遇見會優先讓路給牠。

不過在部分宗教經典或民間故事及電影中,牠們卻被視為「邪惡」的象徵,甚至被媒體抹黑,漸漸地,人人看到蛇喊打又喊抓,忘了牠們也是大地的一份子、是一條生命,只想「除之而後快」,讓蛇飽受被霸凌之苦。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在澳洲原住民神話中,虹蛇創造萬物。

(圖/取自網路)汪仁傑說,其實大多蛇遇到人,只想溜之大吉,以免惹來殺身之禍;就算是毒蛇,也不會輕易使用毒液攻擊人,畢竟人類對牠們而言既不是獵物,更不是天敵。

毒液是為了獵食,因此不會隨便浪費。

如果你先逃跑,蛇絕對不會反過來追你。

有的蛇發現自己暫時逃不掉,還會盤起身體、把頭藏起來,這時候若還狠心傷害牠,如同傷害沒有威脅的無辜小貓一樣殘忍。

而有些人類拿蛇來製作成皮件、泡成藥酒,對此汪仁傑表示,蛇在大自然的位階中算是比較高的,因此數量不多,製作蛇皮包或藥酒等不但不人道又不必要,也並非永續產業。

大部分的蛇動作並不靈敏,因為牠們在視覺、聽覺上都不敏銳,但是蛇對於震動很敏感,例如腳步聲,這也是為什麼人們說在野外草叢間行走可以「打草驚蛇」,降低遇到蛇的機會。

蛇只有嗅覺最佳,牠們經常「吐信」,但這動作也絕對不是要攻擊人,而是為了探索環境。

蛇信是牠的嗅覺器官,靠著嘴部的犁鼻器探測週遭氣味,「下次看到蛇吐舌頭,別以為牠是要咬你,也不是要嚇你,只是想認識眼前的人事物,你可以看作是牠在打招呼!」▲蛇吐信是為了認識周遭環境與眼前人事物,就像西藏人吐舌打招呼。

(圖/汪仁傑提供)▲汪仁傑說,蛇的行動其實相當緩慢,攻擊範圍也不大,建議至少保持至少一公尺安全距離相互尊重。

(圖/汪仁傑提供)▲當他繞到眼鏡蛇身後近距離處拍照,蛇都不一定能及時反應過來。

(圖/汪仁傑提供)如何避免蛇類進屋?當蛇不小心進到人們的屋子裡,通常是為了食物,尤其是鼠類。

所以若想避免屋子內有蛇,汪仁傑建議維護居家環境清潔很重要,屋子外圍也儘量除草,杜絕蛇類進屋的可能性。

此外,蛇類的躲藏能力很強,所以屋內設施保持簡單、少堆放雜物,減少蛇類藏匿的機會。

「如果真的遇到蛇跑進屋子的情況,切記不要自行捕捉,以免在過程中遭到蛇的反擊而兩敗俱傷!」▲這種環境很容易吸引蛇進屋!若不想引「蛇」入室,房子周圍應盡量除草。

(圖/汪仁傑提供)但目前台灣官方幾乎沒有專責處理野生動物的單位,民眾只能通報消防隊協助處理。

不過消防隊員的專業在於救災、救火,嚴格來說像是捕捉流浪貓狗、抓蛇、摘除蜂窩等需要具備動物知識與保定技術的工作,都不是消防人員的職責,也都有相當的危險性,建議政府在各縣市成立專業單位,讓專業人員來協助,以減輕消防人員的負擔,同時也能夠降低人或動物受傷的風險。

民眾也可以通報對野生動物比較專業的動保團體(例如: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

因為消防員通常對蛇也不夠瞭解,常用帶著鋸齒狀的長鐵夾來抓蛇,往往讓蛇因此重傷死亡。

汪仁傑心疼地說:蛇沒有手跟腳,全身都是脊椎,只能靠身體爬行,而消防人員也因為緊張,使用鐵夾力道太重,經常夾斷牠的脊椎,只要一節脊椎骨被夾斷,整隻蛇就癱瘓殘廢了,表示牠的時日也不多了。

更別說是還把補到的蛇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