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是甚麼? | 何謂經絡
經絡學說內容廣泛,包括經絡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表現,經絡中血氣的運行與自然界的關係,經脈循行路線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 ... 主頁>中醫原理>經絡系統>經絡是甚麼?經絡是甚麼?中醫認為人體有一個微妙的分佈系統負責傳送「氣」、「血」、「津液」等精微物質。
這個輸佈網絡稱為經絡系統。
它像一個巨大的網,將身體不同地方聯系起來,透過特定的途徑及時間,經絡系統組成了一個全面和複雜的人體地圖。
經絡系統以哲學的方式解釋了人體的生命活動及生病的原因。
經絡的字義人體的經絡系統,分別由經脈和絡脈組成。
早於幾千年前,中國古代醫學文獻《黃帝內經》已記載了經絡的概念:「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
」「經」是路徑的意思,屬縱行的通道;「絡」則有網絡的意思,屬經脈的分支,多縱橫交錯循行全身。
「經」與「絡」二字有聯系,連絡的意思,它們在身體中聯系在一起,組成經絡系統。
經絡並非血管經絡雖然像一個管道系統那樣輸送及傳遞氣血,但它並不是一個血管系統,亦沒有實質的管道結構。
歷年來已進行了許多關於經絡的研究工作,並提出不同的生理學假設,如神經反射模型等,但目前研究員仍未能確切地以解剖觀點去完全描述經絡系統。
經絡學說的形成經絡學說內容廣泛,包括經絡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表現,經絡中血氣的運行與自然界的關係,經脈循行路線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經絡與臟腑的關係等。
經絡學說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針灸、推拿、氣功等醫療實踐為基礎,經過漫長的過程,結合當時的解剖知識和藏象學說,逐步提升理論,其間又受到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的問世,標誌著經絡學說的形成。
《內經》系統地論述了經脈的循行部位、屬絡臟腑,以及經脈發生病變時的證候。
根據古代中醫文獻的記載分析,經絡學說可能透過以下途徑形成:1.針感傳導的觀察當皮膚某些部位被針刺時,會有痠、麻、重、脹等感覺,這種反應稱為"針感",針感常沿著一定方向及路線向遠部傳導。
中國古代醫家透過這些觀察,總結及歸納了這些針刺部位﹝即穴位﹞在身體中的規律,並逐漸形成了經絡學說的基礎。
2.穴位療效的觀察古時中國人嘗試刺激不同的穴位以舒緩某些症狀及不適,當他們不斷作出這些"穴位試驗"時,他們發現某些療效相似的穴位往往有規律地排列在一條路線上,經過歸納分類,逐漸形成經絡系統。
3.穴位與某些病變的關連從日常的經驗,人們逐漸發現當某些臟腑發生病變時,某些皮膚部位會有壓痛,並常常出現皮疹及色澤改變等現象,這些經驗和關係在中國古代的哲學如陰陽、五行等學說中,不斷整理分析改進,逐漸形成一個結合了科學及藝術的經絡模型。
經絡的組成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所組成。
經絡在內能連屬於臟腑,而在外則連屬於筋肉、皮膚。
因此經絡聯系了身體各部,並為人體輸送氣、血、津液等精微物質。
系統中的經氣會集中及輸注於某些體表部位,這些面積細小如點的部位稱為腧穴,又名穴位。
雖然穴位處於體表,但其作用會影響體內功能。
人體有十四經361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
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調節臟腑經絡功能,增進體質。
經絡的分類經絡分別與臟腑相聯系,中醫稱這關係為「絡屬」,凡與腑相絡屬的經脈均稱陽經,與臟相絡屬的經脈則稱為陰經。
經脈可分正經和奇經兩類。
正經有十二條,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
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
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
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表裏的兩經之間的聯繫。
它們能通達某些正經不循行的器官與部位,因而能補充正經之不足。
TOP
這個輸佈網絡稱為經絡系統。
它像一個巨大的網,將身體不同地方聯系起來,透過特定的途徑及時間,經絡系統組成了一個全面和複雜的人體地圖。
經絡系統以哲學的方式解釋了人體的生命活動及生病的原因。
經絡的字義人體的經絡系統,分別由經脈和絡脈組成。
早於幾千年前,中國古代醫學文獻《黃帝內經》已記載了經絡的概念:「經脈為裏,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
」「經」是路徑的意思,屬縱行的通道;「絡」則有網絡的意思,屬經脈的分支,多縱橫交錯循行全身。
「經」與「絡」二字有聯系,連絡的意思,它們在身體中聯系在一起,組成經絡系統。
經絡並非血管經絡雖然像一個管道系統那樣輸送及傳遞氣血,但它並不是一個血管系統,亦沒有實質的管道結構。
歷年來已進行了許多關於經絡的研究工作,並提出不同的生理學假設,如神經反射模型等,但目前研究員仍未能確切地以解剖觀點去完全描述經絡系統。
經絡學說的形成經絡學說內容廣泛,包括經絡系統各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表現,經絡中血氣的運行與自然界的關係,經脈循行路線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經絡與臟腑的關係等。
經絡學說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針灸、推拿、氣功等醫療實踐為基礎,經過漫長的過程,結合當時的解剖知識和藏象學說,逐步提升理論,其間又受到陰陽五行學說的深刻影響。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的問世,標誌著經絡學說的形成。
《內經》系統地論述了經脈的循行部位、屬絡臟腑,以及經脈發生病變時的證候。
根據古代中醫文獻的記載分析,經絡學說可能透過以下途徑形成:1.針感傳導的觀察當皮膚某些部位被針刺時,會有痠、麻、重、脹等感覺,這種反應稱為"針感",針感常沿著一定方向及路線向遠部傳導。
中國古代醫家透過這些觀察,總結及歸納了這些針刺部位﹝即穴位﹞在身體中的規律,並逐漸形成了經絡學說的基礎。
2.穴位療效的觀察古時中國人嘗試刺激不同的穴位以舒緩某些症狀及不適,當他們不斷作出這些"穴位試驗"時,他們發現某些療效相似的穴位往往有規律地排列在一條路線上,經過歸納分類,逐漸形成經絡系統。
3.穴位與某些病變的關連從日常的經驗,人們逐漸發現當某些臟腑發生病變時,某些皮膚部位會有壓痛,並常常出現皮疹及色澤改變等現象,這些經驗和關係在中國古代的哲學如陰陽、五行等學說中,不斷整理分析改進,逐漸形成一個結合了科學及藝術的經絡模型。
經絡的組成經絡系統,由經脈、絡脈、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所組成。
經絡在內能連屬於臟腑,而在外則連屬於筋肉、皮膚。
因此經絡聯系了身體各部,並為人體輸送氣、血、津液等精微物質。
系統中的經氣會集中及輸注於某些體表部位,這些面積細小如點的部位稱為腧穴,又名穴位。
雖然穴位處於體表,但其作用會影響體內功能。
人體有十四經361穴、經外奇穴和阿是穴。
刺激這些穴位可以調節臟腑經絡功能,增進體質。
經絡的分類經絡分別與臟腑相聯系,中醫稱這關係為「絡屬」,凡與腑相絡屬的經脈均稱陽經,與臟相絡屬的經脈則稱為陰經。
經脈可分正經和奇經兩類。
正經有十二條,包括手三陰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手三陽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足三陽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三陰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
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
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
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表裏的兩經之間的聯繫。
它們能通達某些正經不循行的器官與部位,因而能補充正經之不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