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經 | 古印度 吠陀 經

《吠陀經》(梵語:वेद,拉丁轉譯為Veda,又譯為韋達經、韋陀經、圍陀經等),是婆羅門教和現代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

“吠陀”又譯為“韋達”,是“知識”、“啟示” ...吠陀經《吠陀經》(梵語:वेद,拉丁轉譯為Veda,又譯為韋達經、韋陀經、圍陀經等),是婆羅門教和現代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經典。

“吠陀”又譯為“韋達”,是“知識”、“啟示”的意思。

《吠陀經》原本是部極長的,為了使人們容易接受,在傳承過程中漸漸被分成《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四部,這四部《吠陀》文獻合稱“本集”,由祭祀儀式中奉獻給眾神的頌歌構成。

公元前四世紀,印度最大的兩部史詩——《羅摩衍那》和出現,在這裡,因陀羅等神的地位被削減,印度神話轉折進入大史詩時期。

簡介印度是個古老的宗教國家,貫穿印度文化的各方面,遍及家庭和社會,對於生活在印度的一般人來說,宗教既是的一種體現,也是靈魂具有的深奧、複雜的體現。

印度10億人口中超過80%的人是印度教徒,歷史學家一致認為:印度是世界上最早記載神秘主義的國家之一。

《吠陀經》也被稱為《天啟經》,因為印度教傳統認為:《吠陀經》是至尊主本人發出的,它是永恆的存在。

吠陀知識先是由至尊主傳授給這個宇宙中負責創造的梵天神,然後通過古代的先知毗濕奴將永恆的真理傳遞給世人,再以師徒相傳的方式小心謹慎地留傳下來。

所以它是一種人類直接聽聞上天啟示的經驗,而不是由任何凡人的思想所完成。

著作吠陀經的時代被稱為印度的吠陀時期。

它使用比印度梵語更為古老的語言,稱為吠陀梵語。

《吠陀經》原本是部極長的,為了使人們容易接受,在傳承過程中漸漸被分成《梨俱吠陀》、《裟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四部,這四部《吠陀》文獻合稱“本集”,由祭祀儀式中奉獻給眾神的頌歌構成。

本集又進一步分類,形成了三種經典:《梵書》、《森林書》、《奧義書》,這三種文獻可以理解為指導解釋宗教儀式、蘊含豐富的神學思索的。

《吠陀經》還有許多補充性的書籍,輔助吠陀研究中包括了語音、語法、詞源、韻律、天文、醫學、音樂舞蹈、軍事、建築等科學論著,和超過108部以上的奧義書,以及十八部著名的往世書等等。

成千上萬部吠陀經典的內容都是用詩記載的。

這些詩嚴格遵守詩歌的結構及、格律的規則,而且包含各種主題的信息:從醫療、農業到對高等星球和低等星球上的時間概念;從瑜伽和冥想的技巧,到居士的注意事項,以及素食佳肴的;從對政府組織結構的詳細解釋,到對興建和裝修廟宇或住房給予一流的指導。

《奧義書》是吠陀經的最後部分,啟示出精神上極為深奧的真理。

《吠陀經》中的108種均為非常重要的文獻,因為它們為幾個世紀裡所湧現的眾多印度教哲學流派的靈感源泉。

是被印度教徒尊奉為表達了恆定不變的自我,依其業行而在肉體之間轉移思想的第一批文獻典籍。

它包括很多具體的經典,通常的說法包括“四吠陀”,分別是:梨俱吠陀(讚頌明論,Ṛgveda)、娑摩吠陀(歌詠明論,Sāmaveda)、耶柔吠陀(祭祀明論,Yajurveda)、阿闥婆吠陀(禳災明論,Atharvaveda)、更廣義的說法,還包括解釋吠陀之經書。

如“Samhita”“梵書(Brāhma?a)”、“森林書(āra?yaka)”、“奧義書(Upani?ad)”、“薄伽梵歌(BhagavadGītā)”等。

內容梨俱吠陀吠陀經漢譯名稱為《歌詠明論》,是四大吠陀經之第一部。

《梨俱吠陀》是印度現存最古老的文獻,梨俱是作品中詩節的名稱,全名《梨俱吠陀本集》,編訂年代可能是公元前16世紀到前11世紀。

印度傳統認為,《梨俱吠陀》是從上古口傳下來,只有一派的傳本,後有了寫本,由一個名叫廣博(音譯毗耶娑)的修道士仙人加工整理而成,到19世紀才由歐洲人第一次刊印,現有數種語言全譯或選譯。

全書分為10卷或8卷,收詩1028首,其中有11首被認為是附錄。

吠陀神曲有長有短,長曲是一曲多頌。

短曲是一曲數頌或僅有一頌。

多數頌由四句構成,少數由三句構成。

書中共有10552節詩,最短的詩只有3節,最長的有58節,一般都不超過12節。

詩的創作年代又有先後,語言也比印度其他上古文獻的用語更為古老。

《梨俱吠陀》中詩的內容比較複雜,有上古的神話傳說,也有自然界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反映,以及祭祀和巫術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