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眼鏡蛇 | 印度眼鏡蛇

印度眼鏡蛇是有毒蛇種,主要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因此得名。

此蛇種及整個眼鏡蛇屬的學名關鍵詞「Naja」,語源來自印度教中的蛇神「那伽」。

印度眼鏡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印度眼鏡蛇保護狀況NE科學分類界:動物界Animalia門:脊索動物門Chordata綱:爬行綱Reptilia目:有鱗目Squamata科:眼鏡蛇科Elapidae屬:眼鏡蛇屬Naja種:印度眼鏡蛇N.naja二名法Najanaja(Linnaeus,1758)印度眼鏡蛇的分布異名[1][2]ColubernajaLinnaeus,1758NajabrasiliensisLaurenti,1768NajafasciataLaurenti,1768NajalutescensLaurenti,1768NajamaculataLaurenti,1768Najanon-najaLaurenti,1768ColubercaecusGmelin,1788ColuberrufusGmelin,1788ColuberNajaShaw&Nodder,1791ColuberNajaShaw&Nodder,1794NajatripudiansMerrem,1820NajanigraGray,1830NajatripudiansformatypicaBoulenger,1896Najatripudiansvar.caecaBoulenger,1896NajanajanajaSmith,1943NajanajagangeticaDeraniyagala,1945NajanajalutescensDeraniyagala,1945NajanajamadrasiensisDeraniyagala,1945NajanajaindusiDeraniyagala,1960NajanajabombayaDeraniyagala,1961NajanajakarachiensisDeraniyagala,1961NajanajaceylonicusChatman&DiMari,1974NajanajapolyocellataMehrtens,1987NajaceylonicusOsorioECastro&Vernon,1989Naja(Naja)naja—Wallach,2009印度眼鏡蛇(學名:Najanaja),是眼鏡蛇科眼鏡蛇屬的一種蛇,亦是眼鏡蛇屬中的重要代表種。

印度眼鏡蛇是有毒蛇種,主要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因此得名。

此蛇種及整個眼鏡蛇屬的學名關鍵詞「Naja」,語源來自印度教中的蛇神「那伽」。

目錄1各地異名2形態及分布3飲食及繁殖4毒性5弄蛇藝術6神話中的形象7備註8參考資料各地異名[編輯]Naag-印度語Cobra、IndianCobra、SpectacledCobra、AsianCobra-英語Nag.-梵語、馬拉地語Nagagokura、Gokhro.-孟加拉語Chajithiwalla.-普什圖語NagaThrachu、ThrachuPamu.-泰盧固語Nallapambu、Nagapambu.-泰米爾語Nagarahavu.-卡納達語Moorkan、Sarpam.-馬拉雅拉姆語Naya.-僧伽羅語形態及分布[編輯]印度眼鏡蛇最為人所知的特徵,是牠頭部至頸部的皮摺,每當進行獵食或感應到危機時,印度眼鏡蛇都會展開兩側的皮摺以威嚇對手。

印度眼鏡蛇的皮摺範圍寬闊,皮上有明顯的曲線眼形紋,形態有如眼鏡。

一條成型的印度眼鏡蛇長度約有一米,亦有少量眼鏡蛇可以長達兩米[3]。

皮摺上的眼鏡紋會根據蛇種軀體顏色的不同,而有著多樣的變化[4]。

另外,有一種東方的滑鼠蛇經常被誤會成眼鏡蛇,其實滑鼠蛇體型較長,而且牠身體隆起幅度明顯,理應容易分辨。

印度眼鏡蛇主要分布於印度大陸(除了印度東北大陸),另外亦散布於斯里蘭卡、巴基斯坦、尼泊爾、不丹以及孟加拉國等地區。

海拔2000米以內都可以找到印度眼鏡蛇[5]。

飲食及繁殖[編輯]印度眼鏡蛇的眼形紋印度眼鏡蛇主要進食齧齒目動物(如鼠類)、蟾蜍、蛙類、鳥類與及部分蛇類。

牠們經常出沒於廣闊的森林與農田,間中會竄到城市中,並生活於下水道等陰暗地方。

印度眼鏡蛇是卵生動物,每年約於四月至七月之間產卵。

雌蛇每次可產12枚至30枚蛇卵,並於設置在地下的巢穴中孵蛋48至69天。

初出生的印度眼鏡蛇身長約20至30厘米,而且誕下不久就已經具備完善的毒液分泌腺。

毒性[編輯]印度眼鏡蛇的毒液是強烈的神經毒素,神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