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中醫藥養生保健|讀專文-內容 健康九九網站 | 養生保健

中醫的養生保健內容不外,食物及藥物二種,其中食物的給予大致上肉類是蛋白質的補充,蔬果類則是維他命的補充。

至於藥物的給予大抵為補藥的使用,補藥的 ...:::回首頁讀專文談中醫藥養生保健談中醫藥養生保健發佈日期:2009-05-26收藏作者: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內科部楊賢鴻主任中醫古藉講到,中醫治病講求「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其涵義就是在說明好的中醫師應該在患者未真正生病之前,把身體調養好,而不要等到生病後才去治療病患,這種養生保健的觀念歷經數千年而不衰,成為現今中醫養生保健最重要的觀念。

中醫的養生保健內容不外,食物及藥物二種,其中食物的給予大致上肉類是蛋白質的補充,蔬果類則是維他命的補充。

至於藥物的給予大抵為補藥的使用,補藥的給予的目的是希望可達到治病,強身以及抗衰老的目的。

通常中醫進補可分為,藥膳進補及純藥物進補。

其中以藥膳味道較佳,較易為民眾所接受,小孩也較願意嘗試,通常最簡單的藥膳,可用簡單藥材包括當歸,黃耆,枸杞子少許加入雞肉或排骨肉煮湯,由於黃耆補氣,當歸補血,枸杞子明目,所以是氣血雙補,由於藥物量少,濃度稀,通常不太會有食後不舒服的副作用,但是力道也較弱,所以每週偶而吃吃對身體有益,如果覺得上述補藥不夠激烈的話也可試試十全大補湯藥膳,十全大補湯乃氣血雙補,為補藥中之大聖,功效強大,最好是在冬天服用較適合,而且少數人如果服用後,可能會有口乾舌燥等不適症狀時,則應少服。

根據筆者的經驗,凡是過敏性體質的患者,服用十全大補湯藥膳,常有異想不到的好處,唯易發生流鼻血的孩童則不適合服用。

對於患有過敏體質,卻又無法服用十全大補湯藥膳的患者則可嘗試另類補品,即是用西洋參少許加紅棗,以水煎服,通常這種補法,大人小孩均能接受,且較少發生不適症狀,對體質的改善也很有幫助,應是過敏體質的良好藥膳補品。

對於那些在天冷易發生手腳冰冷的民眾,則可適度服用中藥補血方藥例如四物湯來調理體質,四物湯在中藥中以補血見長,其作用除了可促進造血外,對末稍血管擴張也有作用,是以常發生手腳冰冷或酸麻的民眾,可偶而服用四物湯,但也有人服用後易發生口乾舌燥或腹瀉,如此則應請教中醫師以改服其它方藥較好。

凡是遇天冷則肢體無力的人,可能兼有氣虛體質,可服用人參來調理身體,人參在中醫為大補元氣之品,服用後有提神,增加腦力及抗衰老等諸多作用,對於需長期敖夜工作的人或是用腦過度的學生均可適度服用人參來調養體質,由於人參種類繁多,又有紅參及白參之分,參體及參鬚之分,用法均不同,所以最好先了解自己之體質再由醫師的建議服用,較為保險。

從字面上的意義來看中醫的進補,許多人認為既然稱之為補,則一定是補充加強的意思,因而有人疑慮是否會因吃補而增加體重,以至於許多女性一聽到補藥均敬而遠之。

其實中醫的補藥對人體的作用最適當的敘述應為「調節」而非「增強」,補藥的作用其實是在調節人體生理失平衡下所產生的不適症狀,例如我們最近的研究發現「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在服用補藥後可有效抑制局部組織的慢性發炎反應,使過敏體質得到緩解而不至於反覆再發,而非過去的舊觀念認為吃補只是在增強免疫力,因此民眾在服用補藥之前應先對中醫補藥有基本的認識。

以下謹就較需服用補藥的族群列舉四種作為讀者的參考:一、過敏性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疾病為體內免疫系統異常反應造成身體局部組織的傷害,此類疾病在中醫則歸於氣虛體質較多,因此在疾病治療一段時間進入緩解期後,中醫常會建議病患服用補氣藥來改善體質,以減緩過敏疾病的反覆再發,補氣藥大多以參類(人參,西洋參等)及黃耆使用較多,從現代醫學研究知道,補氣藥對於過敏體質的患者有免疫調節作用,可有效減緩疾病的再發,所以如果在治療過程中,在適當時間加入補藥使用,常可獲得良效,而這類患者平常也適合攝取該類補藥做為調養體質的方法。

二、末梢血循不良:台灣位處海島且氣候潮濕,以至許多民眾常在冬天時出現手腳冰冷或四肢麻感等不適症狀,這種情形尤以女性更為常見,此類患者在中醫是歸於血虛的範圍,因此中藥補血方劑就成為這些民眾的必需品,中藥補血藥,常見方如四物湯,常用藥如當歸,川芎,丹參,雞血藤等,從現代醫學研究可知中藥補血方大主有促進造血作用及改善末梢血循的作用,因此在冬天服用的確能夠減輕許多民眾的血循不良問題,然而有些補血中藥過於溫燥,以至服後可能會有口乾舌燥的情況發生,使得許多民眾因而生畏而不敢再服用,其實只要適當選擇藥材或給予水份補充,仍然可使不適情況減至最低。

三、老年人腰酸背痛:年紀大的人最常見的困擾即是筋骨酸痛,其發生原因不外是退化性關節炎及骨質疏鬆,此種情形在中醫則歸於腎虛,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