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琴譜過眼錄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6月

歷代琴譜過眼錄

作者:羅福葆
出版社:重慶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01日
ISBN:9787229127602
語言:繁體中文

一九六三年完稿,自序略言所見琴譜百數十部,去其淵源不明缺乏體系、或所抄均常見譜本,共得唐至民國間一百四十九部,且多屬海內孤本,而當時一般琴學家版本收藏家僅著錄五六十部,較《存見古琴曲譜輯覽》又新增四十部。每譜各為簡略提要,著錄著者、藏者、版本、年代、內容諸項,重點在匯錄序跋原文;以琴譜出版先後為次,成書八卷。原書至今未出版。 謄清稿本據雲見存於中國音樂研究所,今次整理所據為其家所藏原稿本, 整理者據 《琴曲集成》 校勘文字,改正原稿本舛誤遺漏及標點錯誤。

該書是集琴譜目錄與琴譜序跋為一體的資料彙編,該書據全本《琴曲集成》稍為補全著錄缺失專案、刪除原錄與琴譜無關之幾篇序跋〔其目分注篇內〕;據《琴曲集成》所影印原書複校增補錄文、訂正抄寫錯誤、校勘諸本異同;全文重新斷句標點以訂正原編舛誤。斷句以明文理貫文脈為准,凡易於理解者均少點斷以免零碎,但於難理解者略作變通以利誦讀。標點以簡易為要。為便理解原意及複檢原書而用繁體字,異體字古今通假字等除特別罕僻與特別常用者外大體保留。該書的出版為古琴研究者、愛好者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琴學研究理論基礎,是琴學愛好者,值得收藏的精品。

羅福葆,字君羽,羅振玉第四子。一八九九年生,一九六八年病故。一九五三年三月經查阜西介紹為 音樂學院抄古琴譜,十一月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技術員,一九五七年春起助查阜西整理古琴文獻,參訂繕校《琴曲集成》 《存見古琴曲譜輯覽》出力頗多。曆助羅振玉輯校《鳴沙石室古籍叢殘》群書目錄》,出版了《碑別字續拾》《雪堂校刊群書目錄》《歷代琴譜過眼錄》《琴學大意抄》。

蕭文立,一九八五年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致力上虞羅氏學之研究。出版有專著《羅雪堂述叢稿》,編校《羅雪堂合集》《雪堂類稿》《楓窗日劄》,整理《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編選《如松斯盛——首屆羅振玉書法書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大型文史叢刊《風雅斯文》等。

蕭一葦,琴史研究者,頭一部古琴歷史音像集成《絕響————國鵬輯近世琴人音像遺珍》(二零一五年度國家出版基金專案,山西出版集團二零一七年出版)特約編撰。

一 自序\ 一一
二 凡例\ 一三
三 考存琴譜總目\ 一五
四 歷代琴譜過眼錄
第一卷〔唐—明萬曆〕\ 二十九 第二卷〔明萬曆—崇禎〕\ 八十六
第三卷〔清順治—康熙〕\ 一四○ 第四卷〔清康熙—乾隆〕\ 二一三
第五卷〔清乾隆〕\ 二六五 第六卷〔清乾隆—鹹豐〕\ 三一八
第七卷〔清鹹豐—光緒〕\ 三八五 第八卷〔清光緒—民國〕\ 四五四
五 羅福葆與《歷代琴譜過眼錄》〔蕭文立·撰〕\ 五一五

古琴歷史已達千有餘年,對於譜集文獻之著錄者,多空存其名而書已佚。在封建時代,版本收藏家偶有所得,輒視為珍寶束之高閣,據為一己之私有秘不示人,或遇兵燹之浩劫,或遇子孫之不肖,淪為廢紙,珍本文獻化為烏有,可勝歎哉!時至今日,則形勢已有變遷,在政府號召之下,重視民族藝術之傳統,將古琴音樂列為重點,組織社會力量,對古琴譜集文獻竭盡全力以搜集之,或從私人手中購歸公有以保存之,對古琴藝術亦重視而發展之。因而彈琴家亦作出更多之貢獻,以發揚古琴音樂之優良傳統。是古琴藝術之前程光芒,可以想像而逆知也。

歲月不居,時不我與,遡自一九五七年春重游於查阜西先生之門,又六年於茲矣。其間得由先生指導,從事編纂古琴文獻,因而對於現今所有存見琴譜,得以飽經眼福。其中多屬海內孤本,庋藏於圖書館之善本室者,更非一般人所能閱讀。在編纂餘暇,每遇一譜,必手自記錄。迄一九六二年春季,所見琴譜已達百數十部,積稿已盈尺。客歲隆冬,畏寒病喘,足不出戶者五閱月,茶爐藥罐之餘,寒夜燈下,輒力疾整理。

去其淵源不明缺乏體系,或所抄者均為常見譜本僅供一己之課彈無關著述之抄本,概不收錄,共得唐至解放前為止者一百四十九部,視近百年者彈琴家及版本收藏家所僅僅著錄之五六十部,已不可同日而語,謂為眼福,豈過論耶?對各該琴譜之著者、藏者、版本、年代及其內容,依次編為提要,並將所存序跋一併收錄,庶可詳其淵源。顏之曰《歷代琴譜過眼錄》,成書八卷,以饗世之同好,聊為斯道之一工具書而已。至於著述,則予豈敢?倘亦彈琴家版本收藏家之所樂許乎?是為敘。時一九六三年孟夏上澣,上虞羅福葆君羽甫識於首都城北之雙錢硯齋。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