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說什麽 | 美妙體態瑜珈在你家 - 2024年6月

法華經說什麽

作者:惟賢法師
出版社:宗教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1月01日
ISBN:9787801235879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88元

《法華經》全稱是《大乘妙法蓮華經》,共七卷,二十八品,姚秦弘始八年(406)鳩摩羅什三藏所譯,屬於大乘實相法,是直指佛乘,開權顯實,指示諸法實相的微妙法門。這是說明三乘、五乘都是方便,只有一乘即佛乘才是真實的經典,為天台宗立說的主要依據。 惟老通過深入淺出、幽默風趣的語言告訴我們,《法華經》是佛為了度眾生,令眾生「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因機施教,因病與藥,並用了很多比喻,如火宅四車喻、窮子得寶喻、衣里藏珠喻、藥草喻、鑿井喻等來告訴我們,三乘(即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五乘(即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是方便之說、權巧之說,惟有一個佛乘(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才是實教,是究競了義之說,即一切眾生在菩薩行的引導下,終歸都要成佛。同時也教導我們,作為一個在家佛教徒,「學習佛法不僅僅是理論上的,還要落實在行動中去,要在具體的生活中去體會佛法、實踐佛法、證悟佛法」。我們要見法性,就在一切有為法之中,緣生法之中,了解苦空無常無我,了解這一切法都是夢幻泡影,了解因緣如幻如化的道理,就不會執着,在現實生活中,就可以悟得法性。法性就是空性,就是諸法實相,就是真如,也叫做法界,消滅了煩惱也叫涅檠,證得了智慧也叫菩提。這些名稱各有不同,都是一個總意思。並指出佛教的凈宗念佛、禪宗參禪、密宗修法、律宗持戒、天台止觀等,其實都是在降伏念頭、調伏念頭,以保持正念,進行心靈上的建設。 《法華經》還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一切「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就是說一切利於人民生活的,如工業、農業、商業,搞經濟建設等等這些「資生事業」,學佛的四眾弟子能夠安心於各自的事業、各自的職業,搞農業、工業、商業,能夠以佛家精神來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有利於國家人民,這些都是順於正法,這也就是佛道。這說明佛教非常圓融廣大,有很強的包容性,一切資生事業,一切世間學問,都包含其中。只要我們立足於自己的工作崗位,按照佛陀的教誨來作,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宇宙觀、價值觀,那麼在現實生活中就可以領悟佛法,就可以明白「緣起性空」的真實道理,從而獲得幸福快樂的生活,甚至最終獲得涅槃解脫的瀟灑人生,成就圓成實性的菩提之道。 此書由李蓓函小姐根據王正照整理、程正果校對的《法華大義》原文進行錄入,由道堅法師、正參居士、正根居士結合惟賢老法師2003年9月在北京三學讀書會(www.suncome.org)所講述的內容,重新進行了整理、編輯、校對、加小標題等,並由魏海波先生進行了整體包裝設計。本書在編輯、出版過程中,宗教文化出版社的霍克功先生一直給予了指導、支持、審定,並得到了重慶市佛教協會、慈雲寺、北京全家人書會、北京大釗培訓中心、福建泉州大和金屬包裝制品公司等許多單位的支持,其中,正觀、正量、明和、如嘉、劉映彤、朱偉寧、張忠遠、彭開秀、張建迎、林安波、李維揚、彭俊明、李力、黃瓊、李偉、劉亞紅、李天一、沈忠明、青士等朋友均為此書的順利出版提供了巨大幫助,在此一並感謝。

第一章 華法經就是講心靈建設 講經緣起 佛教的人生觀 轉惡成善 轉邪成正 八正道 轉染成凈 轉識成智 佛教的宇宙觀 什麼是緣起 什麼是性空 什麼是中道 佛教的價值觀 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成佛是佛教的終極價值觀 法華經就是講心靈建設第二章 《法華經》綜述 經題略釋 全稱《大乘妙法蓮花經》 什麼是妙法 迷則成凡,悟則成聖 《法華經》四聖六凡十法界 《華嚴經》四種法界 (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禪觀境界 佛不可以色身見 什麼是蓮花 蓮花的功德「微妙香潔」 (奧妙代表智慧、香潔代表德行) 拈花微笑 禪宗三關 什麼是經 《法華經》的宗趣 《法華經》的翻譯與鳩摩羅什 《法華經》是經中之王第三章 《法華經》正文的要義 序品和方便品略解 幾種壁喻 提婆達多與龍女 四安樂行 法師功德品 常不輕菩薩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略說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