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巡禮 | 媽祖手印

本殿主祀「天上聖母」-西螺媽祖,源自清康熙五十六年由臨濟宗明海師父自湄洲聖母廟奉迎來 ... 福興宮釋迦佛祖像,持手印持摩尼寶珠,端坐蓮花須彌座上,莊嚴肅然。

首頁拜訪太平媽宮殿巡禮Temple宮殿巡禮天上聖母殿觀音殿文昌殿財神殿元辰殿太歲殿祿位廳三官大帝殿釋迦佛祖殿天上聖母殿本殿主祀「天上聖母」-西螺媽祖,源自清康熙五十六年由臨濟宗明海師父自湄洲聖母廟奉迎來臺,巡狩濁水溪流域。

由於西螺媽祖靈驗夙著,居民舉凡貿易、出行、航海、嫁娶、安產等吉凶禍福之事,莫不祈願而受庇佑,因此香火鼎盛,信眾遍及彰化以南、北港之東、嘉義以北、南投之西。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爆發臺灣最大規模動亂─「林爽文事件」。

當時西螺街有平亂的清朝軍隊駐紮,官兵多仰盼本宮媽祖庇蔭,平定亂事。

最後,官府成功擊敗抗清的民兵。

官、民咸認為此是西螺媽祖恩澤護佑,天下始能太平,即尊稱西螺媽祖是「太平媽」或「平安媽」。

農曆三月廿三日-天上聖母聖誕、農曆九月初九日-天上聖母飛昇得道紀念殿內神尊:開基媽、大船仔媽、二船仔媽、三船仔媽、四船仔媽、鎮殿媽、二鎮殿媽、湄洲媽、天台媽、宮娥、奉旨與持印女官、中壇元帥、千里眼將軍、順風耳將軍、飛虎將軍    觀音殿本殿奉祀「觀世音菩薩」,俗稱「觀音媽」,具經典紀載觀世音菩薩為過去「正法名如來」,感念世間眾生之苦故而轉世,又稱「觀音佛祖」。

「觀世音」意指「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據《妙法蓮華經》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所載:「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只要一心稱念,菩薩便聞聲救苦,體現大慈悲精神,為台灣民間佛教所崇信,也因此有著「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讚譽。

   鎮殿的「觀音佛祖」、「善才、蓮女」(民間稱為龍女,因地方慣稱為蓮女)及「十八羅漢」,據傳清代西螺街上外文祠廟(振文書院)附近原有一座「觀音亭」。

同治年間遷廟併入福興宮後殿祀奉。

「觀音佛祖」、「善才、蓮女」為道光四年(1824)入神開光迄今已有196年的歷史。

「觀音佛祖」、「善才、蓮女」、「十八羅漢」完整保留清代泉州粧佛的體態及工藝,並於2019年10月15日由雲林縣政府公告登錄為一般古物。

 農曆二月十九日-觀音佛祖誕辰、農曆六月十九日-觀音佛祖得道紀念、農曆九月十九日-觀音佛祖出家紀念。

 龍邊奉祀「境主伽藍爺」,原為佛教護法神,護持佛寺與精舍,於台灣衍生為境主神,是為西螺地區特殊的境主神信仰。

農曆八月十四日-伽藍爺聖誕 虎邊奉祀「註生娘娘」,為清代的軟身造型神像,端莊慈眉,腳穿弓鞋,頭冠雕刻頭飾以鳥母造型,凸顯司掌懷孕、安胎、護產的神職,並且為兒童的守護神。

福興宮註生娘娘靈驗事蹟眾多,信眾欲祈求子女,準備12枝白花(求子)或紅花(求女),現今則又以金鏟子(象徵早日產子)等物品,供於註生娘娘案前祈求早日生子。

並於順產後小孩滿周歲前,準備油飯、麻油雞酒前來供奉謝恩。

農曆三月二十日-註生娘娘聖誕殿內神尊:觀世音菩薩、準提菩薩、善才、蓮女、伽藍尊者、韋馱尊者、積慶公、積慶夫人、伽藍爺、註生娘娘、十八羅漢尊者、虎爺公    文昌殿本殿奉祀「文昌帝君」協祀「天聾地啞」與「魁斗星君」,為讀書人的守護神。

「文昌帝君」信仰源於古時星辰信仰崇拜,衍伸與地方崇祀梓潼神相互結合。

至唐、宋年間屢受帝王冊封,元仁宗冊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主文運、仕途、祿籍等神能。

在清嘉慶年間又將文昌帝君列入國家祀典,全國各地學府、書院崇祀,奠定文昌帝君神職與神能。

日治時期為普及教育於西螺設置「西螺公學校」(今文昌國小前身),於明治33年(1900)在福興宮舉行創校典禮,利用福興宮兩側廂房作為公學校設置初期的校舍。

直到明治37年(1904)遷移到廟後的修文書院(修文社),此校舍也在戰後成為西螺初級中學的一部分。

福興宮不僅為地方信仰中心,在西螺教育發展過程中,也曾經擔負過地方行政與人才培育的重要角色。

因此在文昌殿所供奉的文昌帝君、魁斗星君,象徵護佑學子求學發展文運光明且靈驗無比,每逢各階段升學考試,時常有信眾敬獻2B鉛筆還願,福興宮亦提供文昌筆讓信眾向文昌帝君祈願。

農曆二月初三日-文昌帝君誕辰 本殿亦供奉「神農大帝」,稱「五穀(谷)王」、「藥王」,是為早期西螺街及鄰近村庄的共同信仰,司掌農業與醫藥。

具福興宮紀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