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的起源:數千年的前的一種宗教信仰如何變成減肥運動 ... | 瑜伽起源

瑜伽的歷史起源遠,其實比現在「瑜伽」教程上所介紹的更為深遠。

甚至要早於他的「兄弟教」佛教。

瑜伽一開是作為一個「信仰」發展到現在, ...搜索首頁減肥正文2019年10月20日05:50:081752views摘要東逸居士/文瑜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現在有不少小姐姐都熱衷這項運動。

瑜伽可以塑形、減肥,而且特別時尚。

很多人將它作為一種“體育項目”。

其實在早期,瑜伽並不是運動,而是作為一個“信仰”的存在。

瑜伽的歷史起源遠,其實比現在“瑜伽”教程上所介紹的更為深遠。

東逸居士/文瑜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特別是現在有不少小姐姐都熱衷這項運動。

瑜伽可以塑形、減肥,而且特別時尚。

很多人將它作為一種「體育項目」。

其實在早期,瑜伽並不是運動,而是作為一個「信仰」的存在。

瑜伽的歷史起源遠,其實比現在「瑜伽」教程上所介紹的更為深遠。

甚至要早於他的「兄弟教」佛教。

瑜伽一開是作為一個「信仰」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五千多年的歷史。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印度恆河河流域文明中就已經出現了「瑜伽」。

在古印度的哈拉帕古城出土的遺物中就曾經發掘出一些印章,上面刻有盤坐冥想的神像。

那時,雅利安人進入了印度河流域,並與當地土信仰結合,作為新的一種修行方式,「瑜伽」也應運而生。

現在有專門考據瑜伽出處的學者,描述了「瑜伽」出現的過程:在喜馬拉雅山的一側,有一座高達8000米的聖母山,那裡有許多隱修者,他們通過靜坐苦修,很多人修成聖人,於是開始有一部分人羨慕並追隨他們,這些聖人就以口訣的方式將修鍊秘法傳授給追隨者,這就是最初的瑜伽行者。

初期的瑜伽行者都是苦行僧,瑜伽的性質,不僅僅是現在的「體勢」,而是一種「身心合一」的挑戰。

他們常年在冰雪覆蓋的喜馬拉雅山腳下修行,為的是與自然界統一和諧,這個方式其實和早期的「薩滿教」頗為相似。

如果想要在野外活得更長,就必須面對「疾病」與「死亡」,這些苦修者與佛教不同的是,他們不是以「修來世」為目的。

他們更看重的是「肉體」、「靈魂」及人與宇宙的關係,瑜伽的要義是仔細觀察周圍細微的變化,進而確認如何利用這些變化來適應自然的生活,如何實施有效的呼吸、攝取食物、排泄、休息、睡眠以及克服疾病。

這些內容與現在的「荒野生存」有著相似之處。

而現在這些「瑜伽體式」最早也是為了適應自然而作的「導引」動作。

那些苦行僧注重開拓精神層面,嘗試摸索出一套利用精神體來控制健康,當然,他們也確實探索出了一些控制心理的手段,以此來追求使身體、心靈和自然和諧統一的方法,這便是瑜伽冥想的起源。

最早的時候,瑜伽行者基本上都在喜馬拉雅山洞和周邊的森林中心地帶修持,然後開始建立了一些小的寺院和學院。

瑜伽修行者嚮往的最高層次是獲得個體意識與宇宙意識的結合,喚醒內在沉睡的能量,得到開悟和最大愉悅。

就是這種提倡強大的生命力與毅力的中心思想,讓瑜伽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間流傳開來。

但是,能讓瑜伽得以壯大的主要原因,還是其「要義」在當時與興盛的婆羅門教背離。

瑜伽沒有門第、階級之分,其主導的是自由思想,而且那些瑜伽導師很多都是「方外之人」,或者是哲學大家,其中很多瑜伽行者既是苦行者還是聖者,在一些小的教派中更是祖師,先知和森林哲學家。

因為瑜伽的思想滲透力很強,有能與小眾的宗教相結合,所以在當時也成為了一種流行元素。

特別在那些「瑜伽導師」長期堅持的佈道過程中,瑜伽行法深深地進入印度社會的各個階層。

到公元前6至公元前5世紀,佛教出現了,創始人悉達多本也是瑜伽的修行者,他充分吸收了瑜伽的要義,並對其法門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直到現在,不管是大乘佛教、小乘佛教都強調了瑜伽的修行法。

到了中世紀,瑜伽從印度轉向波斯、中亞和中國等地傳播,期間早期佛教日漸式微,瑜伽的教義開始被伊斯蘭教吸收,並成為伊斯蘭教實踐的重要內容。

現代瑜伽與早期的瑜伽其實差異很大,瑜伽的歷史可以粗略的分為五個階段:原始時期,前經典時期,經典時期,後經典時期和近現代時期。

根據傳說,印度神話中的濕婆神是瑜伽的創造者。

他創造了所有的體勢,並教給徒弟巴瓦蒂。

據說原來有840萬不同的體勢代表了840萬個生物的動作。

相傳,每個人想要跳出六道輪迴就必須掌握這些體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