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粵語「正字亂象」初探 | 忍門正字

【正字不正確】彭志銘《正字正確》(2006) 郇:「好東西」的「筍嘢」,正寫是「郇」。

《漢語大詞典》有一條「郇箋」,說郇國公教侍妾寫字作詞,若出眾者 ...請支持廣東話寫作報道廣東話圖書同港語學廣東話精品喺旺角椰子士多有售地址旺角信和中心M層M37號鋪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2:00PM-10:00PM粵語研究|2016年11月22號|1則留言前言:近年,「粵語正字」流傳於香港坊間。

這些「正字」的來歷,大多是專欄作家因襲早年未為周密的粵語本字研究,謂之「正字」,推廣者以訛傳訛,由是廣傳,而對這些「正字」的解釋,卻愈傳愈謬,本文稱此現象為「正字亂象」。

本文先回顧粵語本字研究的發展,講述香港粵語「正字亂象」之出現,再以坊間流傳的若干「粵語正字」為例,考查其因襲之所由,辨析其錯謬之所在,最後探討「正字亂象」產生的原因。

 一、本字研究的發展,正字亂象的出現粵語本字研究的專著,最早追溯至詹憲慈《廣州語本字》[1]和孔仲南《廣東俗語考》[2]。

今日看來,二人考證,錯漏百出,對字音之轉變尤其欠缺合理解釋,然在當時,現代漢語學尚在草創階段,粵語研究未有系統可言,大凡創始者難為功,詹、孔之卓絕者在是,其奠基之功自不可沒,其體例與研究方法尤對後來者影響深遠。

1960至1990年代,學者研究粵語本字,著述層出不窮:羅正平《廣州方言詞彙探源》(1960),區靜寰《粵語本音義考》共三輯(1966、1967、1968),林蓮仙《粵語釋俗》(1970),白宛如《廣州話本字考》(1980),余偉文《對一些廣州話本字的考證》(1984),何文華《廣東方志中之方言詞彙初探》(1985),單周堯《說文所見粵方言本字零拾》(1987),張惠英《廣州方言詞考釋》(1990),黎汉鸿《粤方言词语探源》(1994)。

上述著作,考釋粵語本字,大多是就字論字,為本字考釋建立理論者,主要有:李如龍《考求方言詞本字的音韻論證》(1988),詹伯慧《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1991)書中所列考本字應注意者,李新魁與林倫倫合著《潮汕方言詞考釋》(1992)緒論有一節「考求方言詞本字應注意的問題」,梅祖麟《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1995),李如龍《廣州話常用詞裏的幾種字音變讀》(1995),陳伯煇《論粵方言詞本字考釋》(1998)。

本字考釋的方法和理論,漸趨完備和成熟,學者開始有系統地深究粵語本字,誠可謂「先修未密,後出轉精」。

與此同時,粵港澳的報章時有專欄文章考釋粵語本字,三地都有出版這方面的著書,但作者大多缺乏語言學素養,其考據難免強差人意。

這個時期,粵語本字考釋以學者研究為主,粵語本字在坊間不甚流行,「粵語正字」之說鮮有聞焉。

周仕敏(2015):「就廣州話而言,可直接判定繼承自文言詞或與文言詞相同之詞已被學者們幾近窮盡了,再有大量突破性發現之可能性已不大;相反,隨著考證方法之完善,愈來愈多附會於古籍的考訂結論將被證偽。

」[3]這解釋了為何二十一世紀再無著作大量考釋粵語本字,學者或細究具體詞語的來源和發展,如:郭必之《香港粵語疑問代詞「點」[tim35]的來源》(2003);或推翻附會古籍的考訂結論,如:周仕敏《粵語字「重」考訂辨誤》(2015);或有系統地深究考本字之方法和理論,如:甘于恩《論漢語方言本字考訂的「四性」——以粵方言為例》(2009),周仕敏《粵語本字考訂之觀念與方法問題鄒議》(2015)。

粵語本字研究的發展,大致如上所述,可證實的本字已幾近窮盡,被證偽的本字將越來越多,然而坊間卻是反向發展,學者研究不甚為眾所知,早年考證有誤的本字卻被當作「正字」來廣傳,而對這些「正字」的解釋,甚或愈傳愈謬,本文稱此現象為「正字亂象」。

近十年來,「粵語正字」之說,連同一堆「粵語正字」,流傳於香港坊間,近年更傳至廣東省內。

考究這些「正字」的來歷:專欄作家彭志銘2005年開始在《蘋果日報》和《AM730》撰文傳播「粵語正字」,每篇文章介紹一個「正字」,這些文章結集成書《正字正確》(2006)、《正字審查》(2007)、《廣東俗語正字考》(2009),本本暢銷,粵字愛好者以訛傳訛,由是廣傳,遂至風行,坊間流傳的「正字」,大多由此傳開。

彭志銘往往無說明這些「正字」的出處及其為「正字」的根據,若考究之,則大多係因襲詹憲慈《廣州語本字》和孔仲南《廣東俗語考》。

由於缺乏語言學素養,尤其不諳傳統的音韻訓詁,彭志銘對詹憲慈和孔仲南考證的本字,莫能辨別正誤,只是因襲其說,而謂之「正字」。

此風一開,粵字愛好者從之,既莫能辨別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