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佛 | 五方佛
五方佛,又稱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
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西方 ...五方佛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五方佛-開元寺,泉州,福建省,中國五方佛-碧霞寺,五台山,山西省,中國五方佛-佛光山南天寺,雪梨,澳大利亞五方佛唐卡藏傳佛教教派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噶當派·覺囊派·雍仲本教主要人物釋迦牟尼佛·龍樹菩薩·松贊干布·蓮花生·無垢友·寂護·阿底峽·馬爾巴·八思巴·宗喀巴稱謂仁波切·喇嘛·活佛·班智達·堪布·格西·呼圖克圖·轉世靈童活佛系統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章嘉呼圖克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熱振活佛·策墨林活佛·德木活佛·達察活佛·噶瑪巴·夏瑪巴·更多主要寺廟喇嘛寺·大昭寺·小昭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塔爾寺·拉卜楞寺·昌珠寺·松贊林寺·敏珠林寺·楚布寺·大藏寺·更多主要節日藏曆新年·傳大召·傳小召·雪頓節·佛誕·煨桑節·更多文化藏曆·藏醫·天葬·天珠·唐卡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ofBuddhism) ·佛教主題閱論編五方佛,又稱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
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1]目次1概述2註釋參考2.1外部文獻3參看概述[編輯]五方佛各有不同的方位、顏色、手印、坐騎等,代表了五種智慧、降服五毒的功德[2],可以廣救餓鬼等一切眾生。
中央毗盧遮那佛(化身廣博身如來)象徵五智中的 「法界體性智」 ,又化育另外四智;東方阿閦佛(化身妙色身如來)象徵「大圓鏡智」;西方阿彌陀佛(化身甘露王如來)象徵「妙觀察智」;南方寶生佛(化身寶勝如來)象徵「平等性智」;北方(西班牙語:Prakuta)不空成就佛(化身離怖畏如來)象徵「成所作智」。
佛教密宗典籍認為五佛皆是毗盧遮那佛所化現。
密藏道開《如來淵源攷(考)》:「五方明王為五方五佛之化現;五方五佛名號不一,皆為同體,毗盧遮那佛所化現。
」雲棲蓮池《彌陀疏鈔》:「智覺云:『總持教中,說三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
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
自當中央法界清淨智。
次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
其妙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
』則一佛而雙二土也。
」註釋參考[編輯]^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2019-03-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2019-03-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外部文獻[編輯]《佛名釋典傳略》參看[編輯]十方佛五智毗盧遮那佛(中心)阿閦佛(東方)阿彌陀佛(西方)寶生佛(南方)不空成就佛(北方)閱論編金剛乘佛教母分類北傳佛教大乘與金剛乘顯宗與密宗宗派和地域 北 漢傳密宗雜密唐密 東 日本密教東密古義東寺真言宗高野山真言宗真言宗善通寺派真言宗醍醐派真言宗御室派真言宗大覺寺派真言宗泉涌寺派真言宗山階派信貴山真言宗真言宗中山寺派(日語:真言宗中山寺派)真言三寶宗(日語:真言三宝宗)真言宗須磨寺派(日語:真言宗須磨寺派)真言宗東寺派新義真言宗智山派真言宗豐山派真言宗室生寺派(日語:真言宗室生寺派)台密真言律宗 西 藏傳密宗藏地(英語:HistoryofTibetanBuddhism)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噶當派希解派覺囊派覺宇派廓扎派夏魯派錫金錫金王國不丹蒙古國中國內蒙古(英語:Religion_in_Inner_Mongolia#Buddhism)俄羅斯裕固族區 南 東南亞和南亞(英語:BuddhisminSouthAsia)密教南傳上座部密教(英語:TantricTheravada)滇密阿利僧派印尼(英語:IndonesianEsotericBuddhism)馬來(英語:MalaysianVajrayana)菲律賓(英語:PhilippineEsotericBuddhism)尼泊爾尼瓦爾族區歷史和人物怛特羅密教婆羅門教性力派雜密/事續/事密胎藏界/行續/行密金剛界/瑜伽續/瑜伽密無上瑜伽續八十四大成就者上師/阿闍黎/阿姜/瓦吉拉查爾亞霎哈嘉(英語:Sahaja)金剛薩埵龍樹龍智漢傳密宗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僧一行法天天息災施護三武一宗法難漢傳獨部密法惠果東密空海台密最澄台密圓仁真言律宗叡尊(日語:叡尊)持松藏傳密宗蓮花生無垢友寂護拉薩漸頓法諍蓮花戒堪布摩訶衍朗達瑪滅佛法難仁欽桑布阿底峽馬爾巴八思巴宗喀巴賈曹傑與克主傑靈童轉世與金瓶
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西方 ...五方佛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五方佛-開元寺,泉州,福建省,中國五方佛-碧霞寺,五台山,山西省,中國五方佛-佛光山南天寺,雪梨,澳大利亞五方佛唐卡藏傳佛教教派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噶當派·覺囊派·雍仲本教主要人物釋迦牟尼佛·龍樹菩薩·松贊干布·蓮花生·無垢友·寂護·阿底峽·馬爾巴·八思巴·宗喀巴稱謂仁波切·喇嘛·活佛·班智達·堪布·格西·呼圖克圖·轉世靈童活佛系統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章嘉呼圖克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熱振活佛·策墨林活佛·德木活佛·達察活佛·噶瑪巴·夏瑪巴·更多主要寺廟喇嘛寺·大昭寺·小昭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塔爾寺·拉卜楞寺·昌珠寺·松贊林寺·敏珠林寺·楚布寺·大藏寺·更多主要節日藏曆新年·傳大召·傳小召·雪頓節·佛誕·煨桑節·更多文化藏曆·藏醫·天葬·天珠·唐卡佛教大綱(英語:OutlineofBuddhism) ·佛教主題閱論編五方佛,又稱五方如來、五智如來,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東南西北中五方,各有一佛主持。
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俗稱「大日如來」)、東方阿閦佛(即不動佛)、西方阿彌陀佛、南方寶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
[1]目次1概述2註釋參考2.1外部文獻3參看概述[編輯]五方佛各有不同的方位、顏色、手印、坐騎等,代表了五種智慧、降服五毒的功德[2],可以廣救餓鬼等一切眾生。
中央毗盧遮那佛(化身廣博身如來)象徵五智中的 「法界體性智」 ,又化育另外四智;東方阿閦佛(化身妙色身如來)象徵「大圓鏡智」;西方阿彌陀佛(化身甘露王如來)象徵「妙觀察智」;南方寶生佛(化身寶勝如來)象徵「平等性智」;北方(西班牙語:Prakuta)不空成就佛(化身離怖畏如來)象徵「成所作智」。
佛教密宗典籍認為五佛皆是毗盧遮那佛所化現。
密藏道開《如來淵源攷(考)》:「五方明王為五方五佛之化現;五方五佛名號不一,皆為同體,毗盧遮那佛所化現。
」雲棲蓮池《彌陀疏鈔》:「智覺云:『總持教中,說三十七佛,皆毗盧遮那一佛所現。
謂遮那內心,證自受用,成於五智。
自當中央法界清淨智。
次從四智,流出四方四如來。
其妙觀察智,流出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如來。
』則一佛而雙二土也。
」註釋參考[編輯]^五方佛、五佛智慧和五方佛土.[2019-03-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9). ^中華民國國立故宮博物院.[2019-03-0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8). 外部文獻[編輯]《佛名釋典傳略》參看[編輯]十方佛五智毗盧遮那佛(中心)阿閦佛(東方)阿彌陀佛(西方)寶生佛(南方)不空成就佛(北方)閱論編金剛乘佛教母分類北傳佛教大乘與金剛乘顯宗與密宗宗派和地域 北 漢傳密宗雜密唐密 東 日本密教東密古義東寺真言宗高野山真言宗真言宗善通寺派真言宗醍醐派真言宗御室派真言宗大覺寺派真言宗泉涌寺派真言宗山階派信貴山真言宗真言宗中山寺派(日語:真言宗中山寺派)真言三寶宗(日語:真言三宝宗)真言宗須磨寺派(日語:真言宗須磨寺派)真言宗東寺派新義真言宗智山派真言宗豐山派真言宗室生寺派(日語:真言宗室生寺派)台密真言律宗 西 藏傳密宗藏地(英語:HistoryofTibetanBuddhism)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噶當派希解派覺囊派覺宇派廓扎派夏魯派錫金錫金王國不丹蒙古國中國內蒙古(英語:Religion_in_Inner_Mongolia#Buddhism)俄羅斯裕固族區 南 東南亞和南亞(英語:BuddhisminSouthAsia)密教南傳上座部密教(英語:TantricTheravada)滇密阿利僧派印尼(英語:IndonesianEsotericBuddhism)馬來(英語:MalaysianVajrayana)菲律賓(英語:PhilippineEsotericBuddhism)尼泊爾尼瓦爾族區歷史和人物怛特羅密教婆羅門教性力派雜密/事續/事密胎藏界/行續/行密金剛界/瑜伽續/瑜伽密無上瑜伽續八十四大成就者上師/阿闍黎/阿姜/瓦吉拉查爾亞霎哈嘉(英語:Sahaja)金剛薩埵龍樹龍智漢傳密宗開元三大士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僧一行法天天息災施護三武一宗法難漢傳獨部密法惠果東密空海台密最澄台密圓仁真言律宗叡尊(日語:叡尊)持松藏傳密宗蓮花生無垢友寂護拉薩漸頓法諍蓮花戒堪布摩訶衍朗達瑪滅佛法難仁欽桑布阿底峽馬爾巴八思巴宗喀巴賈曹傑與克主傑靈童轉世與金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