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瑜伽中覺知佛法 | 瑜伽佛教

早在開始禪修以前,我已練習瑜伽。

當時只想透過瑜伽鍛練,讓自己坐得安穩,以及能夠專注於呼吸和感覺,為日後的禪修做準備。

漸漸地,瑜伽 ...[進階搜索]简体主頁明覺專稿佛學智慧十方人物專題特寫文化薈萃社會關懷人生感悟淑世佛教明覺長文時事脈搏專題網站觀音專輯淨土專輯活一番拾方視角拾方藝廊社區活動學佛資源明覺學佛佛學辭典昔日明覺一門超出人海燈明覺電子季刊十方影音動感影頻精彩音頻圖片專集護持我們關於我們佛門網東蓮覺苑訂閱通訊成為伙伴進階搜索搜索關鍵字:搜尋明覺雜誌:全選佛學智慧十方人物專題特寫文化薈萃社會關懷人生感悟淑世佛教搜尋時事脈搏:所有新聞搜尋相片:全選佛教活動佛教藝術寺院建築朝聖之旅高僧大德搜尋影頻:全選佛學講座佛曲妙音文化藝術法師開示生活靈修素善人生搜尋音頻:全選佛教文化佛曲妙音生活靈修經咒課誦經論開示明覺專稿最新內容佛學智慧十方人物專題特寫國際善女人大會(Sakyadhita)專題系列天台片語廣衍大愛:懷念我們的衍陽法師敬老護老明覺洞見法相津塗生死教育皓月禪心:紀念澄真長老尼笑笑笑:阿姜布拉姆訪港行素善人生緬懷饒宗頤教授西方接引成熟菩提:緬懷永惺老和尚重建加拿大寳林禪學院文化薈萃社會關懷人生感悟淑世佛教廣告在瑜伽中覺知佛法文:JillSatterfield   圖:JillSatterfield撮譯:黃夏柏|2015-12-07早在開始禪修以前,我已練習瑜伽。

當時只想透過瑜伽鍛練,讓自己坐得安穩,以及能夠專注於呼吸和感覺,為日後的禪修做準備。

漸漸地,瑜伽成為我進入禪定的通道。

最初教授瑜伽,我純粹想協助學生緩減肉體上的痛楚,那的確奏效,他們肩頸、背部和膝蓋的不適都獲得改善,當時我尚未了解到瑜伽的動作可以使人進入禪定狀態。

直至近年,隨著在禪修營持續練習及教導瑜伽,我發現可以把佛法融入瑜伽教學。

一邊教學,一邊實踐,佛法的觀點、教誨和指引,都成了瑜伽動作的內容。

佛法融入瑜伽把佛法融入瑜伽的想法,是經過多番思考而有機地形成的:人做出各種行為,都是由個人的觀點、思想、意圖所帶動,為何瑜伽動作不可以?瑜伽的動作,與具意識的行住坐臥,為何不能同等觀之?倘若把瑜伽紓緩肉體不適的好處,進一步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推動大家練習,那又如何?為了把瑜伽鍛練提升至內觀覺察和智慧增長的層次,動作的節奏需要減慢,每個姿勢停留的時間要不斷延長,給意識更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觀察每一個當下。

此舉如同靜坐,讓人覺知身體的感受,體會情緒怎樣回應箇中經驗、意識如何抓緊這經驗,以及當下怎樣一呼一吸。

安坐瑜伽蓆上,開始鍛練呼吸技巧,若從心靈角度對呼吸作深層次的探索,不僅能把呼吸控制得更好,當下縈繞身邊的人與事,都能隨入隨出。

正式開始鍛練瑜伽前,先注意自己的身體、心靈意識和呼吸,你會明確知道身在何處、如何感應,從而摸索出對應當下外境,哪種練習、姿勢和呼吸是最合適的。

進行瑜伽動作期間,你會開啟身體內部的各個部位,從而專注呼吸的反應,體會到思想、感覺如何被改變或受到影響。

人體保留了過去所有未經整理的瑣碎記憶、思想和感覺,透過開啟身體某些特定部位,便有機會把潛藏於意識覺知的舊憶翻出,繼而把不再適用的放下、流走。

現世上實踐佛法融合佛法與瑜伽,可以用《四聖諦》作為療癒的範式:痛苦、疾患和不適是存在的,它們各有成因,都可以治療;藉練習深入意識的瑜伽,可以找到療癒的方法。

練習瑜伽因而衍生出另一個目的:認清事物的實相,並嘗試修正或改善,移除所有不合意的或需要取締的東西。

只要對導致痛苦的根源有所覺醒,便能夠循自己的方法破除各種障礙。

過程中,覺察「內心對話」是必需的,進行瑜伽動作時,無論成功做到動作,抑或幾經掙扎才完成,內心絮絮叨叨的話語會不期然地浮現。

你必須放下對動作姿勢的執著,要不然,做動作所花的力氣便會阻礙你感應內在歷程和聆聽內心對話,這些內在的話語可以讓人意識到哪些東西不再適合自己。

可見,動作本身並非最重要,反而進行動作的「意圖」與「專注」才是要點。

瑜伽鍛練的意圖可以包含幾方面:訓練自我及協助他人解脫,抱持利己利他、讓人更自在的意圖,你更能體會每個形體動作根本的意識;強化對己對人的善意與慈悲心,以及深入的探索內在意識和身體;在排除外觀,以及自我、個人背景的偽裝下,更通透的觀察。

佛法能夠融入瑜伽動作,同樣可以融入現世生活。

姑勿論安坐瑜伽蓆、打坐墊,甚而在現世上實踐,都要專注於事物的本相,懷抱解除和減少痛苦的意圖,並以加強善意和慈悲心作綱領。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