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裡的動物行為學:烏鴉的教科書》 | 烏鴉 演講

我在上課或演講提到烏鴉時,經常用到一張照片。

那是我大約在十年前碰巧在新宿拍攝到的。

照片前方為堆得很高的廚餘,以及飛到那上面的幾隻烏鴉。

Search/搜尋分類選單-文章分類-封面故事NewsFocus專訪專欄科技報導評論精選文章與其他活動訊息精選文章與其他文章專區2015-11-01《都市裡的動物行為學:烏鴉的教科書》551期Author作者松原始《都市裡的動物行為學:烏鴉的教科書》烏鴉的對應說明書我在上課或演講提到烏鴉時,經常用到一張照片。

那是我大約在十年前碰巧在新宿拍攝到的。

照片前方為堆得很高的廚餘,以及飛到那上面的幾隻烏鴉。

背景則是剛下班的很像男公關的年輕男子們。

在螢幕上先放這一張,然後再放另一張,渡鴉正盯著狼吃剩的鹿並準備要搶食,以及牠們後面的狼的照片。

「你們看,這兩張照片展現出來的是完全相同的生態學景象。

大型動物吃剩的食物。

要清理這些的腐食者也就是烏鴉。

以及位於後方的肉食系動物。

」在聽眾沒有笑的時候,立刻放下一張投影片就是我的祕訣。

當烏鴉看到垃圾袋的時候,就會去啄或是去拉扯,很快就會把塑膠袋扯破。

根據研究,牠們並不是看見什麼就啄什麼,而是會挑紅色或橘色系的地方啄。

那應該是肉或果實的顏色吧。

把橘子皮靠外側放的話,就像是在教牠們「這裡是目標」一樣,聽說牠們也會去找茶色的絲襪。

烏鴉非常清楚塑膠袋裡面裝有美味的食物。

我在京都的公園裡看到的巨嘴鴉會停在垃圾桶上,把頭埋進去,叼住便利商店的塑膠袋往上拉,先用腳踏住壓著讓它不要掉下去,再把袋子裡面的東西一個個拉出來檢視。

保鮮膜或是紙屑等不能吃的東西立刻就會「呸!」的丟掉,弄得周圍非常凌亂。

牠們非常用力地丟,讓人很想建議牠們省點力氣,不必丟那麼遠也沒關係。

對烏鴉來說,可能是假如沒有把不能吃的東西丟遠一點的話,要是跟食物混在一起就很麻煩吧。

雖然我們是把垃圾分成「可燃」和「不可燃」,烏鴉則是把垃圾分成「可食」和「不可食」。

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可以吃的東西」和「垃圾」。

雖然對人類來說那全部都是垃圾,不過對烏鴉來說,那有很高的機率會是食物。

那麼,在講到烏鴉的食物時,曾經講過烏鴉是雜食性,也是腐食動物(scavenger,清道夫)。

換句話說,烏鴉原本就是在看到屍體的時候會很高興的去吃的動物。

烏鴉把喙部伸進垃圾袋中把內容物拖出來的樣子,也跟從動物的屍體中拖出內臟的行為完全相同。

沒錯,所謂垃圾袋就是「被皮包覆著的肉」,也就是說,跟屍體是一樣的。

從烏鴉的角度來看,清晨的路邊是「有很多好像很可口的屍體的地方」,在旁邊有人類站著,呈現的是「旁有狼群」的狀態。

混有免洗筷或其他的東西,應該就像吃到很多小骨頭的魚一樣吧。

換句話說,烏鴉翻撿垃圾吃的行為,跟翻撿在地面上的屍體是完全相同的,以清道夫來說是理所當然的行為。

牠們並不是「適應城市」或是「因為山裡住不下去而勉為其難」,而是「由於有食物,所以就晃過來」翻撿食物了。

牠們的行為,只不過是把森林裡的生活原封不動的帶進城市裡而已。

在北海道知床觀察聚集在北海道鹿屍體旁的巨嘴鴉時,我總是感覺牠們的行為就跟聚集在東京新宿垃圾收集場的烏鴉幾乎完全一樣。

首先是聚集在周邊「Ka」、「Ka」的鳴叫,停棲在樹枝上確認狀況,再逐漸降到比較低矮的地方,好像在說「要不要過去呢?不過還是先不要好了」般的反覆先蹦的跳下去,又再回到樹枝上的動作。

最後總有一隻耐不住的烏鴉靠近過去,小心謹慎地去拉扯肉的一邊。

拉扯一下之後就跳著飛走,確認有沒有危險。

要是什麼事也沒有發生的話,其他的個體也會陸續飛下來圍在旁邊,有時會前後換班開始吃起來。

趕緊把肉塞滿一嘴之後就會飛到旁邊的樹枝上站著慢慢吃,或是躲到哪裡去。

巨嘴鴉這種簡直就像是特化成為翻撿垃圾般的行為,就跟發現動物的屍體聚集過去時的行為一模一樣。

那麼,這裡再以生態學的觀點,來想想「為什麼都市裡有這麼多烏鴉」。

鳥為了要存活,就必須要獲得資源。

首先需要有食物,然後為了繁殖,就必須要有營巢場所。

有時候為了雛鳥需要有特別的食物,還有時候會需要夜棲點。

既有喜歡草叢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