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ya/香光莊嚴/五十九期/漫談「問訊」 | 道教 禮拜 手印 解釋

然而,這種結手印的問訊方式,卻未見施行於南傳佛教。

... 首先注意的是,佛教的基本禮儀如合掌、問訊、禮拜等,源自於古印度人的禮儀方式,也就是 ...香光莊嚴五十九期/88年9月30日漫談「問訊」釋自範問訊是佛弟子必學且例行的佛門行儀,然而,這種結手印的問訊方式,卻未見施行於南傳佛教。

現行的問訊法與印度所行的問訊是否相同?「問訊」的原義為何?前言  各種不同的宗教都有其宗教的儀禮規定,讓信仰者表達他們對該宗教的虔敬與景仰,也彰顯出某種特定教徒的分野。

  對於中國的佛教徒來說,問訊與禮佛是佛弟子必學且例行的佛門行儀。

例如今人皈依三寶之後,皈依證明師的第一個責任,便是教授頂禮與問訊的方式。

一般佛弟子學會了頂禮與問訊後,此一佛教徒的身分,好像也就成立了。

(1)又如佛教徒無論進入寺院或個人在佛菩薩聖像前用功,首先就是向佛菩薩五體投地致敬。

在頂禮聖像之前,往往先有一個問訊的動作,頂禮結束時,又以問訊作為結束。

  目前我們所行的問訊法,是以兩手相屬,曲腰至膝,操手下去,結彌陀印上來,兩手拱齊眉,再合掌至胸前。

(2)時下所見的問訊動作,不僅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佛門禮儀,也常出現於佛教的法事儀軌、典禮當中。

(3)然而,這種結手印的問訊方式,卻未見施行於南傳佛教。

那麼,現行的問訊法與印度所行的問訊是否相同?「問訊」的原義為何?本文試圖從語言及禮儀的角度來了解「問訊」的詞義及本來的用法。

「問訊」的詞義  首先注意的是,佛教的基本禮儀如合掌、問訊、禮拜等,源自於古印度人的禮儀方式,也就是順應印度當地的風俗習慣。

宋代的《釋氏要覽》記載:  西域記云:「天竺致敬之式,其儀有九:一、發言問訊;二、俯首致敬;三、柔首高揖;四、合掌手拱;五、屈膝;六、長跪;七、手肘據地;八、五輪著地;九、五體投地;凡斯九等極為一拜。

」(4)  再對照唐代的《大唐西域記》的記載,如下表:《大唐西域記》發言慰問俯首示敬舉手高揖合掌平拱屈膝長跪手膝踞地五輪俱屈五體投地《釋氏要覽》發言問訊俯首致敬柔首高揖合掌手拱屈膝長跪手肘據地五輪著地五體投地  根據對照表可得知:「發言問訊」可理解為「發言慰問」。

換言之,就是「問候」的意思。

在九種致敬方式中,它是唯一採取言語表達致敬的方式。

而「五體投地」是指雙膝、雙手與頭著地,為古代印度最敬重的禮節,佛教沿用此禮。

(5)  那麼,「問訊」的詞義為何?在漢語的構詞上,問訊是由「問」與「訊」二個同義詞所組成的詞彙。

「問」是動詞,意思是「恤問」。

《說文》本義作「訊」解,乃究詢以通其情實之意。

「訊」是動詞,意思是「詢問」。

《說文》本義作「問」解,乃詰詢其實之意。

(6)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辭典《爾雅》將單詞「訊」解釋為「言也」,東晉的訓詁學家郭璞(276-324)的《爾雅郭注》釋為:「相問訊」。

(7)  然而,「問訊」一詞最早出現於漢文古籍的是陳壽(233-297)的《三國志》:  然每遣使表疾病消息,權輒召見,口自問訊,入賜酒食,出送布帛……。

  其次,南朝宋范曄(398-445)《後漢書‧清河孝王慶傳》:  慶多被病,或時不安,帝朝夕問訊,進膳藥,所以垂意甚備。

  往後的古籍中出現「問訊」的頻率也不少。

(8)另外,在漢譯佛經中,支婁迦讖於東漢(168-188)年間來華譯經,他所譯的《道行般若經》提到:忉忉利天上諸天人索佛道者,往到彼所,問訊聽受般若波羅蜜,作禮遶竟已去……。

(9)  由此看來,「問訊」一詞出現在漢譯佛經的年代更早於漢文古籍。

在詞義上,「問訊」可解為「慰問」的意思。

  早期的經律典籍有不少提到「問訊」的資料,《長阿含‧遊行經》說到阿闍世王請婆羅門大臣禹舍替他向佛轉達問候之意,說:  汝詣耆闍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禮世尊足,問訊(puccha)世尊:「起居輕利,遊步強耶?」大臣禹舍受王教已,即乘寶車詣耆闍崛山,到所止處,下車步進,至世尊所,問訊畢(BhagavatAsaddhiMsammodisammodanIyaMkathaMsArANIyaMvItisAretvA),一面坐,白世尊曰:「摩竭王阿闍世稽首佛足,敬問慇懃(pucchati):『起居輕利,遊步強耶?……』」(10)  其中,經文所附的巴利語,出自於南傳《大般涅槃經》,就巴利語來看:  一、「問訊」對應的巴利語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