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旅行~印度瑜珈聖地瑞詩凱詩瑜伽之旅 | 印度瑜伽聖地

印度猶如榴槤一般,有的人抵死不嘗,有的嘗過便一輩子不願再試,有的則初嘗後便成摯愛。

我跟印度的緣分與瑜伽密切相關。

這些年最常拜訪位於北印度瑞詩凱詩的瑜伽學院SwamiRamaSadhakaGrama(斯瓦米•拉瑪修行者聚落道院)。

這座學院是由瑜伽上師斯瓦米•拉瑪所創辦,從德里機場出發約有五個小時左右的車程。

搭上事先預訂的包車,迎接我們的是膽顫心驚的「深夜雲霄飛車之旅」。

某次上車後,才發現後座安全帶故障。

司機在寬廣的路上飆車,還指著路面說:「這條路超好開的,還是剛鋪好的六線道柏油路呢!」我定睛一看,偌大的馬路是很平坦,但哪裡有畫分隔線? 而且順、逆向車輛同在一條馬路上疾速奔馳,卻連個分隔島都沒有。

但很神奇的是,所有的駕駛仍能「看到」那一條條隱形的線,老神在在地繼續開快車,並適時閃避每一個撞車危機。

當然,我幾乎無法入睡。

耳聞駕駛們的喇叭聲不絕於耳,望著遠方的微光,抓緊椅背,深怕一個不小心便被甩出車外。

順利到達學院時,天才濛濛亮。

回房小睡片刻,便到食堂用餐。

學院提供簡單的素食餐點,菜色變化不多,但卻乾淨可口。

主食多是米飯和麵餅,配菜少不了搭配香料(Masala)製成的各色蔬菜咖哩,有時也會有水果、甜點和沙拉。

我們的宿舍是六人或四人同住的獨立小屋,每個房間都有簡單溫馨的交誼廳及現代化的衛浴設備,屋前還有小庭院可以曬衣服和乘涼。

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聚集於此,總能結交到諸多志趣相投的朋友。

校園內的各個角落種滿鮮豔繽紛的花卉,在工作人員的悉心照料之下蓬勃盛開,與美麗的建築物相互輝映,美不勝收。

有空的時候,在校園中漫步賞花,或在草地上赤足練習沉思步行(ContemplativeWalking),或是帶本書,坐在長椅上閱讀、曬太陽,是我在學院最享受的時光。

學院的作息十分規律,每天凌晨四點半起床,五點半晨禱後,開始練習哈達瑜伽,接著做完調息練習後,再從七點半靜坐至八點半。

完成例行的早課後共進早餐,接下來便展開一整天的課程。

不只是體位法,還有調息法、瑜伽經典及哲學、解剖學、阿育吠陀(Ayurveda)等講座。

晚上六點另有一次團體靜坐,接著才是晚餐及夜間課程,通常進行到晚上九點才全部結束。

在晚禱之後,結束一日充實的行程。

瑞詩凱詩是印度最著名的瑜伽修行地之一,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聚集在此。

這座位於喜馬拉雅山腳下的聖城,又稱素食之城,對於茹素多年的我來說,真是美妙的素食天堂,完全不用擔心找不到東西吃。

SwamiRamaSadhakaGrama瑜伽學院一隅。

最愛各式各樣的印度麵餅。

學院每天都提供以麵粉加入少許鹽巴後,直接在爐內烘烤製成的印度烤餅(Chapati,又稱Roti),富含醇厚的麥香,搭配各色咖哩食用。

而去外頭餐廳時,我常會點一盤混入大蒜、奶油或起司的饢(Naan),或是夾有馬鈴薯內餡的印度蔥油餅(Paratha)來打打牙祭。

有時餐桌上也會出現下鍋油炸過的Bhature、Puri,或又鹹又香的印度脆餅(Papad),配上香濃的鷹嘴豆咖哩,令人食欲大開。

而另一種烤得油香薄脆的長條餅(Dosa),體積龐大,有些則包有香料和蔬菜內餡,如果點原味的可沾奶油或咖哩食用。

學院提供的餐點較為清淡樸素,因此到外面吃飯,我最喜歡點鐵板料理,有用菇及豆類壓成的素肉排,澆淋香噴噴的醬汁,加上熱炒過的青花菜、豆莢、番茄等鮮蔬。

有時再多點一份炸蔬菜(Pakora),飯後再來杯檸檬薑茶或水果酸奶(Lassi),實乃人間美味。

我偶爾也會點印度綜合餐(Thali),這種餐食與日式定食的概念類似,鐵製餐盤上擺滿小圓碗,裝有不同的菜餚與醬料,例如豆湯、咖哩、酸奶、沙拉、甜點。

有的高級餐廳會做得更精緻,配菜種類也更為繁多。

印度的食物都充滿濃厚的香料味,某次在學院住了數週,開始厭倦咖哩的味道時,廷宇老師訂了一千顆西藏餃子(Momo)請大家吃。

一口咬下麵皮與餡料,淚水幾乎奪眶而出,真是好吃極了。

雖然內餡辣口了些,但這近乎台灣食物的滋味,讓我吃了快二十顆才肯罷休。

此外,我也很愛印度的袋裝小圓餅,一包大約十盧比(約台幣五元)。

薄餅充滿濃厚、甜蜜的奶香,讓人忍不住一塊接一塊。


常見瑜珈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