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倒翁平衡遊戲活動 特殊教育-國語日報社網站 | 平衡訓練活動

或讓孩子直接躺或跪在球上,利用球左右的滾動,訓練孩子的平衡感。

□坐姿的維持:孩子坐在固定位置上玩玩具時,可以將玩具變化不同的位置,讓孩子練習轉換 ... ◆我是不倒翁平衡遊戲活動 文/柯雅齡、林珮如   小禾就讀幼稚園大班,在園中每天都會有例行性的走線活動,小禾雖然每天練習,卻還是無法腳跟接著腳尖平穩的前進,走路時也常常會有跌倒、走不穩情形,肢體平衡能力明顯落後同儕。

  所謂「平衡」,是指一個人的重心在受到干擾時,能夠整合自己跟外在環境的訊息,維持重心,保持不會跌倒。

要維持一定姿勢,必須藉由神經系統、前庭系統、本體感覺、視覺、觸覺系統各部分的整合協調,再進而自動調整肌肉的收縮,讓身體可以對抗地心引力做出站立的動作,才可以順暢的從事各種活動。

  就平衡而言,可分為靜態及動態平衡。

靜態平衡是指在一定的位置,像在坐姿或固定站立的姿勢下,可維持身體的穩定。

通常,年齡較小及動作發展遲緩的孩子,常無法穩定坐在固定位置上順利的進行活動。

靜態平衡能力對孩子的學習絕對會有影響,如果孩子身體穩定度不夠,則無法持續一段時間在一項活動的學習,當然就顯得專注力不足。

  動態平衡則是指身體在行進活動間,像是轉換姿勢、走路、跑步、上下樓梯時,還可以維持身體的平衡,很多腦性麻痺、發展遲緩及扁平足的孩子,都極有可能會因為動作發展遲緩,表現出不協調及笨拙的動作,影響到孩子的人際互動及情緒發展。

  有鑑於此,筆者就靜態及動態平衡的訓練,提供以下活動,讓家長在家中也可以為孩子進行平衡訓練。

靜態平衡■球類遊戲:利用大絨球讓孩子坐在大球上,家長坐在球及孩子的正前方抓著孩子的大腿,並緩緩的將球做左右前後移動,讓孩子練習保持一定的坐姿平衡。

也可以變化為坐在孩子的後方,同樣抓著孩子的大腿,做出前後左右的移動。

或讓孩子直接躺或跪在球上,利用球左右的滾動,訓練孩子的平衡感。

■坐姿的維持:孩子坐在固定位置上玩玩具時,可以將玩具變化不同的位置,讓孩子練習轉換自己的身體,尋找左右兩邊的玩具;再讓孩子坐在小凳子上,把會吸引孩子的玩具或物品拿到左右側上方,讓他學習在維持身體平衡的狀況下,伸手抓握左右側玩具。

在孩子還無法坐穩前,家長可以一手握著孩子的大腿,協助他坐穩。

動態平衡■在不穩的平面上行走:讓孩子練習走不同的地面,例如帶孩子在崎嶇不平的石子路、草地上行走,或是讓孩子練習走斜坡、爬山等活動,也可以在家裡臥室的棉被上或彈簧床上行走。

■走線練習:在家中,讓孩子練習兩腳行走在地板瓷磚上。

可以先利用膠帶貼起兩條平行線,作為視覺提示,等熟悉之後漸進縮減兩條平行線的距離,最後再讓孩子練習腳跟接著腳尖走一條線。

增加複雜性及趣味性,讓孩子練習拿不同物品走線,先從易拿的物品到難度較高的物品(像是裝水的杯子)行走在線上,用以訓練孩子維持一定的平衡及專注力。

■平衡木遊戲:在熟悉走線活動後,可以讓孩子走平衡木,平衡木的寬度、高度要依據孩子的能力做調整。

家中沒有平衡木,可利用附近公園的花臺練習行走;除了在平衡木上前進外,還可以在平衡木上做不同的遊戲變化,像是丟東西給平衡木上的孩子,看他能否維持身體穩定度的接住球,抱著球走一小段路再將球丟出去;或是在平衡木中央放一些物品,讓孩子走在平衡木中央,並想辦法蹲下撿起物品,再繼續往前進。

■椅子前進:在家中找個空間,排列數張高度相當的小椅子,讓孩子踏在椅子上前進,椅子的距離要考量孩子能跨步的距離。

增加難度,讓孩子利用兩張椅子前進,要往前一步時,孩子就需要想辦法將後面的椅子往前挪動。

為顧及安全性,椅子的大小、高度、穩定度及地板的軟硬度,都需要考量。

或是進行踩高蹺遊戲,市面上有孩子使用的踩高蹺器材。

■踢球練習:讓孩子做單腳站立活動,對孩子來說會覺得無聊。

跟孩子比賽看誰可以「金雞獨立」站得比較久,或接力比賽單腳站立往前跳活動,練習雙腳輪流踢球。

為增加難度,可在固定的範圍內踢球前進。

■丟接球遊戲:從近距離的丟接球練習再漸進增長丟接球的距離,丟的物品由大到小。

對較小的孩子,先讓他們坐在固定位置上玩丟的動作,再將物品丟到前方的大箱子內;有了丟的動作後,接著再練習兩個人丟接物品。

為減輕孩子對球的恐懼,可以用孩子熟悉的絨布娃娃替代。

■踮腳尖走路:在家中進行踮腳尖走路遊戲,比賽看誰走得遠。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