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諦瑜珈, 大安區青田街6巷8之8號, Taipei (2021) | 青田 瑜珈

美好的周三夜晚,下班後來和Phoebe Chang 以昕老師一起享受一段身心舒暢的瑜珈時光,是給自己的犒賞❤️ (4/7)周三練習預約 07:30-9:30 mysore ElsaHomeCitiesCountriesHome>Taiwan>Taipei>Gyms&SportsFacilities>參諦瑜珈參諦瑜珈Comments《三次》2018.12.02來參諦滿九年了,今天是我第一次在一週內練習到第三次。

因為有突破,所以想做點紀錄,寫了這篇長文,也藉此許個承諾。

「文長」,總是要提醒大家「慎入」。

慎,真心也。

這篇長文,真的是我放入了真心寫成的。

其實,以下才是真心想說的:感謝「參諦瑜珈」,感謝Elsa老師、以中老師、惠鈴老師,以及所有教過我的老師,感謝過去、現在、未來一起練習的同學們。

【一次的怠惰】過去一開始是一週練習兩次,後來慢慢變成一次。

維持了好幾年的一週一次,似乎只是在給自己一個基本的交代。

「你至少一直有在練習啊!這樣已經很認真了,這樣就可以了啦!」總是在心裡小聲地跟自己這樣說著。

但,很心虛。

Elsa老師在幾個月前建議我和瑋婷,練習次數可增加到一週兩次(其實應該說「恢復」到一週兩次),這樣會進步得比較快。

我心想,日常生活裡有好多小事要處理,人生還有許多大事一直未完成,每天下班後就只剩那一點點時間,要多花一個晚上來練習,我的「生命值」會不夠用啦!不過,仔細想想,那些所謂的大事是什麼呢?還不是一些無謂小事的堆疊。

至於小事,反正也永遠處理不完,下班後就丟一邊吧!最後還是說服了自己,一週乖乖來練習兩次。

因為終究明白:滋養生命的能量,需要更多的時間與耐心,想要什麼,就要自己想辦法去爭取。

【兩次的掙扎】我當國中老師很多年了,看到學生不寫作業就覺得是懶散。

但唯有自己再當學生,才知道,要完成作業,就是一種本質上的困難。

恢復一週兩次的練習,一開始當然不習慣。

掙扎的心,更是每次從出門後一路陪著我到教室。

但是,一到了教室,掙扎的力道就消失了。

不是認命,而是清楚自己的選擇。

之前是固定週二來練習,增加的時段是週四。

兩次的間隔時間長度不同,造成兩次的練習過程中,身體的感覺也不一樣。

週四的練習,因距離上次只隔了兩天,在週二徹底的「暖身」後,四肢和軀體在運作上是靈活且游刃有餘的。

但週二再次踏上瑜珈墊時,因「休養」了五天,身體無法如週四那樣自如,必須在好幾個動作後,僵硬的感覺才會慢慢緩和,不過當身體覺得「動起來」時,站姿都已經要做完一半了。

【在動中靜坐】Ashtanga的練習是在呼吸穩定的節奏上,讓身體配合一連串的動作持續地動著,但對我而言,瑜珈的「動」卻讓我有一種「靜坐」的感覺。

近兩個小時的練習過程中,哪裡也不能去,只能在小小方墊上「與自己相處」。

墊子上明明只有自己一個人,有時卻擠滿了「別人」,堆滿了「事情」,塞滿了「情緒」。

那些總是擠在我的墊子上的過去、現在、未來,那些看似不請自來的人、事、情,其實,都是我自己的心邀請他們來的啊!一旦他們出現了,我就只能提醒自己專注回到呼吸上、回到動作中,慢慢地,這些「他者」就會離開我的墊子。

以前,我的墊子總是過度擁擠,但這幾年下來,那些總是無端出現在我的墊子上的傢伙,已不再那麼容易現身了。

四肢和軀體,在不同的週期,記住了僵硬與柔軟的感覺;心,更是如此,在每週增加一次的練習裡,關於擁塞與寬舒的選擇,心已越來越清楚。

【核「心」肌群】大家都說練瑜珈要練「核心肌群」,但,那塊「肌」、那一「群」到底在哪裡啊?老實說,到現在我還是感覺不到。

不過,回到一週二次的練習節奏後,我卻慢慢感受到,所謂「核心」,或許可以指自己內在的「心」吧!增加練習,就增加了「在動中靜坐」的次數,也因此多了一些與自己的「心」對話的機會。

然而,想聽見自己心裡的聲音,還真是不容易。

唯有在練習的過程中,真切聆聽,才能比較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或是察覺自己「到底怎麼了」。

因為練習週期的差異,讓身體有不同的感覺;因為增加練習次數,讓心有更清明的狀態,所以我想嘗試看看,若一週練習到第三次,又會有「什麼」不一樣呢?【三次的初體驗】今天是一週三次的初體驗。

最初的總是最美,新鮮的感覺往往讓人興奮,也讓人以為未來都可以如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