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發?」、「原發?」分不清楚--淺談頭頸部第二原發癌 | 食道癌復發機率

特別要注意的是下咽癌或口咽癌的病患,其併發多重癌(多數為食道癌)的機率,更可高達40%。

本院耳鼻喉科長期統計606名頭頸癌病人中,有79人(13%)得到多重癌 ...「復發?」、「原發?」分不清楚--淺談頭頸部第二原發癌耳鼻喉科  鄭凱元醫師  李家和主治醫師(98年5月)一名56歲的林姓商人,因應酬多,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

幾年前因吞嚥困難及喉痛來高醫耳鼻喉科看診,發現患了第四期的咽喉癌並侵犯食道。

經切除咽部、喉部及兩側頸淋巴根治手術,再協同胸腔外科切除食道,並以胃部塑型技術重建食道。

術後再接受30次的放射線治療,疾病痊癒,進食也正常。

不幸的,兩年後此患者覺得左側舌頭後方不舒服,回診時發現得了舌癌,經再次切除病灶,術後回復健康至今已四年。

上述的病例,在多數民眾看來,可能都會覺得後來的舌癌會不會是原本的咽喉癌復發或轉移,進而怪罪或懷疑醫師們是不是沒有把原先的癌症治療好。

事實不然,醫學上,我們將後來的舌癌稱之為第二原發癌或多重癌。

再舉個例子說明,好比一片受汙染的土地,在土地的南邊長出了一顆壞掉的西瓜,辛勤的農夫把這顆壞西瓜連根拔起。

但土地仍然受到汙染,幾年後,在土地的北方又長出了一株壞芒果樹,再次的,農夫又把芒果樹鏟除。

但汙染的土地仍在,下一次是否又還會再長出壞掉的水果呢?例子中的壞西瓜指的就是第一次的咽喉癌,壞芒果就是第二次的舌癌,雖然同是壞掉的水果(癌症),但本質上,兩種是不一樣的水果。

汙染的土地指的是病人本身,而這汙染源指的就是菸、酒、檳榔的刺激。

而農夫,大家應該猜的出來,就是指醫師了。

透過上述的說明,大家應該可以了解,並不是癌症治療後,就代表終生免疫,再禍不單行地長出第二,第三、甚至第四種癌症的可能,還是有的。

醫學上,第二原發癌(多重癌)的傳統定義為另一獨立的惡性腫瘤,其1.發生的位置距離原發腫瘤大於2公分,或2.發生的時間離原發腫瘤大於3年據文獻統計,頭頸部第二原發癌(多重癌)的發生率約3.7~30%。

特別要注意的是下咽癌或口咽癌的病患,其併發多重癌(多數為食道癌)的機率,更可高達40%。

本院耳鼻喉科長期統計606名頭頸癌病人中,有79人(13%)得到多重癌;其中71人為雙重癌,8人為三重癌(三種癌症)。

無疑的,菸、酒、檳榔,乃導致頭頸部癌症的危險因子。

一項數據指出,同時抽菸、喝酒又嚼檳榔的人,其罹患頭頸部癌症的機率高達常人的123倍。

而多重癌的發生亦有相同的情況。

多重癌好發的位置仍以頭頸部區域(不同於初始癌症位置)為主,其次則為上呼吸消化道系統,如食道、肺部。

透過詳細的病史詢問,完整的理學檢查及其他的輔助檢查,如上消化道內視鏡、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正子掃瞄等等,我們可及早探查多重癌的發生並加以治療。

多重癌的發生,往往是導致癌症治療失敗的主因。

不僅降低了癌症的治癒率也降低了存活的時間。

是故,定期且長期的追蹤檢查及遠離致癌因子(菸、酒、檳榔)的使用,無疑是避免多重癌最好的方法。

我們建議在治療後的前三年,應每隔2~3個月追蹤一次,之後再視情況延長至每隔6個月追蹤一次。

多重癌的發生,對病人及醫師而言,不啻是雪上加霜的悲劇。

因此,所有的癌症病友,皆須對此觀念有些許認識,與醫師配合,共同預防悲劇的發生,轉而迎接喜劇的來臨。

【回本期目錄】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