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瑜伽派別簡介@ 靈性使者 | 古典瑜伽

古典瑜伽派別簡介 · Rāja 的字義為〝王〞,所以勝王瑜伽又譯為王者瑜伽,是以達到和 · Onṃkāra ( onm 的音,其義為至上)結合為最高境界。

· Yoga · ,此經是Svatmarama 所著 ...靈性使者-天人合一跳到主文願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所說的每句話所生的每個念頭都是無私的愛部落格全站分類:醫療保健相簿部落格留言名片Jan21Thu201012:37古典瑜伽派別簡介主講人:邱顯峯老師 (一)哈達瑜伽(Haṭhayoga) 哈達瑜伽可以說是最古老的瑜伽派別,早在西元前五千年即已開始。

歷史悠久,累積非常多種瑜伽的鍛鍊功法。

主要功法的論述,詳載於《哈達瑜伽經》。

  Haṭha的主要字義與功能有三個:其一、ha是人體第5個脈輪(cakra)的音根,ṭha是第6個脈輪的音根,此種鍛鍊試圖經由肉體的鍛練來進而控制心靈,但是在肉體老化衰弱時,將無法控制昔日暫時懸止的心靈力量。

其二、ha是熱或動的音根,ṭha是冷或靜的音根,當這兩個相對相反的波流ha和ṭha,一個是行動波流,而另一個是停止行動的波流,左脈和右脈強行合而為一,此即稱為哈達瑜伽。

其三、ha代表太陽脈(sūryanāḍī),它是身體物質力量的音根。

ṭha代表月脈(candranāḍī),它是心靈的音根。

所以哈達( haṭha)的涵義為藉著身體的力量強迫地控制心靈。

依據哈達瑜伽經(HaṭhaYogaPradīpikā,它是哈達瑜伽最重要的經典之一)第一章第一節所述:「哈達瑜伽是達到勝王瑜伽的階梯」,而在第一章第十七節提到:「哈達瑜伽的第一個階段是瑜伽體位法(Āsana)的鍛鍊」。

哈達瑜伽鍛鍊的真正意涵除了上述三個字義的意涵外,其真正意涵是讓左右脈不起作用,並喚醒拙火,使其沿著中脈上達頂輪,以獲得究竟解脫。

也可以說其目的是為了達到勝王瑜伽。

哈達瑜伽主要的鍛鍊方法有 1. 持戒、精進、有益飲食法2. 瑜伽體位法3. 含六種淨化在內的多種淨化法4. 生命能控制法(呼吸控制法)5. 身印6. 鎖印7. 諦聽秘音8. 融合與三摩地   有關內容請詳見本人譯註的《哈達瑜伽經》http://minibaba.pixnet.net/blog/post/606167    (二)勝王瑜伽( Rājayoga) Rāja的字義為〝王〞,所以勝王瑜伽又譯為王者瑜伽,是以達到和Onṃkāra(onm的音,其義為至上)結合為最高境界。

如同哈達瑜伽經(HaṭhaYogaPradīpikā,此經是Svatmarama所著,它是哈達瑜珈最重要的經典之一)在第四章第七十七節所說的:「當心靈與一切(至上)融合為一時是為勝王瑜伽(RājaYoga),此時,瑜珈行者就等同上帝成為宇宙的創造與毀滅者」。

其鍛鍊法不只著重瑜珈體位法、呼吸控制法也包含了瑜珈冥想、禪定和三摩地等心靈與靈性的層次。

所以勝王瑜珈是大多數瑜珈行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因此《哈達瑜伽經》在第一章第一、二節就對勝王瑜伽描述為:「哈達瑜伽是要達到勝王瑜伽的一個階梯」、「哈達瑜伽的唯一目的是要使人們達到勝王瑜伽」,第四章也提到:「缺乏勝王瑜伽的修煉是無法獲得解脫的果實」,這些都一再地說明勝王瑜伽的重要性。

勝王瑜伽的形成大約在西元前200年間左右(另一說法為西元前300-500年),有位偉大的瑜珈士名叫帕坦佳利Patanjali,將瑜珈各派精華蒐集整理成《勝王瑜伽經》(YogaSūtra)勝王瑜伽的目的在《勝王瑜伽經》一開始,帕坦佳利即將瑜伽最重要的定義及心法做一清楚明白的揭示──他說:「從現在起我要闡述什麼是瑜伽。

」瑜伽是「控制物質導向的心靈,使心靈的各種習性和心緒傾向得以懸止,如此我們就能安住在真如的本性中,最後得到與整個大宇宙合而為一的三摩地。

」所以瑜伽真正的目的不在於形體的強健或者青春不老,而是與整個天道融合,尋獲我們此生最終極的存在意義,並得到解脫。

勝王瑜伽的主要內涵《勝王瑜伽經》從第二章第二十九節起,教導瑜珈八部功法(Aṣṭāṅgayoga),此八部功法如下:1.持戒(Yama)2.精進(Niyama)3.體位法(Āsana)4.生命能控制法(Prāṇāyāma)5.感官回收(Pratyāhāra)6.心靈集中(Dhāraṇā)7.禪那(Dhyāna)8.三摩地(Samādhi),它的修持法已涵蓋了身、心、靈三個層面,故瑜伽界普遍認為Patanjali的八部功法是勝王瑜伽的代表,而勝王瑜珈也被視為瑜珈的主流派別之一。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