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入極度專注力模式? | 高度集中注意力

Blog閱讀文章產業動向特別企劃專欄作家新書推薦採訪現場好讀書單活動訊息影音故事新聞消息Kobo購書聯絡我們繁體中文EnglishItaliano如何進入極度專注力模式?Kobo八月11,2019分享此文章科學研究顯示,我們開始集中注意力時,會經過四種狀態。

首先,我們集中注意力(並展現高度生產力)。

接著,假設我們沒有分心,也未被打擾,大腦還是會開始放空。

第三,我們注意到大腦放空了。

我們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發現,尤其如果你不常檢查是什麼東西盤據著注意力空間,更不容易察覺(我們平均每小時會發現自己放空五次3)。

第四,把注意力拉回原本專注的事物上。

極度專注力模式的四個階段是以這個架構建立起來的。

為了進入極度專注力模式,你必須:1.選定關注一項有生產力或有意義的任務。

2.盡可能消除外部和內部的干擾。

3.把注意力集中在選定的任務上。

4.持續把注意力拉回必須關注的任務。

為你打算專注的任務設定一項目標是最重要的步驟,當任務愈有生產力和意義時,你的行動也愈有生產力和意義。

例如,你的專注目標可能是指導一位新進員工、把一項重複的任務自動化,或是腦力激盪新產品的創意概念,設定目標絕對會比漫無目的地以慣性模式工作更有生產力。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家裡,關注的任務愈有意義,生活也變得愈有意義。

把專注的目標設定成跟伴侶交談或與家人一起吃飯,就能獲得極度專注力模式的效益。

我們學到更多,記住更多,更深入地處理行動,生活也因此變得更有意義。

為了進入極度專注力模式,這樣的第一步非常重要,你一定要先選定目標,再集中注意力。

   達到極度專注力模式的第二步,是盡可能消除內部和外部的干擾。

我們之所以會分心,理由很簡單:當下讓人分心的事物比我們該做的事情更有吸引力,而且不管在職場或家中都是如此。

電腦螢幕角落跳出的來信通知,通常比我們正在另一個視窗執行的任務更有吸引力;酒吧裡伴侶身後的電視,通常比專注在對話上更誘人。

事先消除令人分心的事物,總是比事後排除容易得多,等它們出現時,往往已經來不及阻止干擾。

內在干擾也需要控制,好比腦中隨機冒出的記憶(有時還是尷尬的記憶)、阻擋我們專心的想法、對沒有吸引力的任務(例如繳稅或清理車庫)產生的排斥感,以及大腦不自覺的神遊。

第三,預先決定要專注多久,比較容易進入極度專注力模式,而且你必須騰出一段可行又舒適的專注時間。

前兩個步驟的基礎打得愈好,你更能深入、有自信地完成第三個步驟。

第四,也是最後一點,極度專注力模式可以在我們放空時,把注意力拉回最初關注的目標。

我會經常重複提到這點,因為這是本書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研究顯示,我們的思緒有多達47%的時間是處於神遊狀態。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醒著18個小時,真正專注投入手上任務的時間只有8個小時。

大腦放空是人之常情,但關鍵在於拉回注意力,這樣才能把時間和注意力放在眼前的重要事物上。

此外,一旦分心或受到干擾後,平均需要花費22分鐘才能重新回到工作狀態。

如果是自己打斷或分散注意力更糟,需要29分鐘才能回到原本的任務上。

愈常審視占據注意力空間的事物,就能愈快把注意力拉回正軌。

現在,你還不必太擔心,稍後我們會再談到細節。

所以,極度專注力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工作時全神貫注在一項重要、複雜的目標上。

>>本文摘自《極度專注力:打造高績效的聰明工作法》 書名:極度專注力:打造高績效的聰明工作法作者:克里斯‧貝利出版社: 天下文化克里斯‧貝利 ChrisBailey做過為期一年的生產力計畫,在那一年內密集研究注意力;也曾為了找出提高生產力的方法,親身做過數十種實驗。

目前為止,他為這個主題寫過數百篇文章,獲得《紐約時報》、《赫芬頓郵報》、《紐約雜誌》、《哈佛商業評論》、TED、《快公司》、《生活駭客》(Lifehacker)知識網站等諸多媒體的報導,著有《最有生產力的一年》(TheProductivityProject),現居加拿大安大略省京士頓市。

標籤:極度專注力LeaveaComment姓名*電子郵件*留言*送出Instagram上關注Kobo關注我們點擊訂閱我們,即時接收相關消息訂閱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