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一種瑜伽技法] | 瑜伽冥想

冥想,英文是meditation,是瑜伽中最珍貴的一項技法,是實現入定的途徑。

一切真實的瑜伽冥想術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

一名習瑜伽者通過瑜伽冥想來制服心靈 ...冥想[一種瑜伽技法]冥想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它通過獲得深度的寧靜狀態而增強自我知識和良好狀態。

冥想,英文是meditation,是瑜伽中最珍貴的一項技法,是實現入定的途徑。

一切真實的瑜伽冥想術的最終目的都在於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

一名習瑜伽者通過瑜伽冥想來制服心靈(心思意念),並超脫物質慾念。

感受到和原始動因(TheOriginalCause萬源之源)直接溝通。

瑜伽冥想的真義是把心、意、靈完全專注在原始之初之中。

而隨著科學的發展,西方對冥想體系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使其告別過去晦澀神化的背景,通過簡單的練習,即可幫助人們告別負面情緒,重新掌控生活。

基本信息中文名:冥想英文名:meditation釋義冥想,並非僅僅是放鬆(Relaxation)這么簡單。

後者只是簡單地使身體和心情放鬆休息下來;冥想卻是有意識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點或想法上,在長時間反覆練習下,使大腦進入更高的意識(類似禪的“入定”),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調息法”及“冥想”是較高層次的瑜伽術,並不適宜自學,初學者必須先練習各個瑜伽姿勢,待充分掌握後才可學習它們。

此外,患有任何情緒病或精神科疾病的人士,更不可練習“調息法”或“冥想”,以免造成危險。

簡單而言,胡亂練習“調息法”或冥想會對健康造成不少傷害。

三種狀態根據瑜伽師們的說法,自我,即人,由於受到自然界三種狀態的蒙蔽,所以是受控制、受支配的。

如果一個人處於愚昧無知狀態的影響支配下,就會希望獲得某一特定類型的感官享受,例如,他可能想睡眠或被麻醉;如果一個人處於激情狀態的影響支配下,他可能要作性的享樂;如果一個人是處於善良狀態的影響支配下,他可能要享受在公園或農村度過和平寧靜的一天。

因此,所有這些情況,是人的慾念的性質由自然界中哪一種影響支配著他的狀態來決定的。

按瑜伽師的看法,只要一個人仍然是受到物質自然界的三種狀態即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的支配,他就不是自由的——還沒有從物質慾念的羈絆中解脫出來。

要從物質慾念中解脫出來,他就必須超脫自然界這三種狀態的影響。

每一個人都被愚昧無知、激情和善良所蒙蔽著。

可是,在任何特定時刻這三者中總有一種占著主要地位。

愚昧無知是最糟糕的狀態,這種狀態的結果是瘋狂、幻覺妄想、怠惰等。

激情狀態優於愚昧無知狀態,但它意味著重大執著、不可控制的慾念、追求和緊張的努力等等特徵。

而善良狀態比其他狀態更純潔,光輝四射。

處於這種狀態的人們培育、發展智慧,但是他們卻受到幸福這一概念的制約。

處於善良狀態的人仍然只是對自己的幸福感興趣。

換言之,雖然他的慾念,要比處於愚昧無知或激情狀態的人的慾念更純潔些、更微妙些,但他仍然是以私己為中心的。

當愚昧無知狀態或激情狀態開始影響他的身心,從而剝奪了他從善良狀態所獲得的幸福時,這樣的人就會感到非常難過和沮喪。

他還沒有超脫所有這三者的影響——對於這三種影響的自然活動,他不能夠保持作為一個不受影響的、超脫的見證人的地位。

他還沒有達到對整體作出愛心服務的那個高度上——因此,他並沒有真正獲得解脫。

只有當這個被禁錮在肉體中的生靈能夠超越這三種狀態時,他才能從出生、死亡、衰老和此三者的痛苦中解脫,而在今生也能享受甘露。

只有對自身幸福不感興趣的人才能夠真正幸福,這個見解,在愚昧無知的人看來,似乎是怪論,令人糊塗——但是,對於有智慧的人來說,則是合乎邏輯和容易理解的。

冥想實現瑜伽至善境界的人就是這樣的人:當愚昧無知、激情或善良狀態在他的身心發揮著作用時,他意識到這種情況、但卻體會到自己超脫這種影響或不為所動.這樣的一個人既不對這些影響唯命是從(即不對自己的身心唯命是從)也不因為這些影響正在發揮作用而感到憎惡。

他是作為一個超脫的見證人來體驗這一切的。

如果說,他既不把注意力放在這些影響的命令要求上,也不對這些影響唯命是從,那么,他又注意什麼,聽命於什麼事物呢?回答是他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對整體的服務上,因為他受到精神之愛的力量的鼓舞或推動,而這種力量是超越愚昧無知、激情或善良等狀態而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