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憂鬱症的十個方法 | 減輕憂鬱症狀

負面情緒才容易減輕。

藥物是治療憂鬱症的「方法之一」,但 ...快樂、五甲、喜洋洋:高雄市精神科診所初診請先預約–快樂心靈診所、喜洋洋心靈診所、五甲心靈診所跳至內容←植牙後的莫名疼痛(聯合報)焦慮症狀會增加冠狀動脈疾病與心因性死亡→走出憂鬱症的十個方法發表於2010年05月27日由admin(手機用戶點選右上方≡可進入其他選項)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女性一生中至少得到一次重度憂鬱症的機率是25%,男性是15%。

而美國去年就有13%成年人服用抗憂鬱藥物(這是一千多萬人),中年女性每四人就有一人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

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憂鬱症越來越普遍,你身邊隨時會有人得到憂鬱症。

為什麼我們要重視憂鬱症?憂鬱症帶來的經濟損失以及「失能」,跟所有癌症加起來不相上下。

嚴重的憂鬱症若一直持續或沒有好好治療,會伴隨大腦認知功能的衰退,以及最嚴重的,導致自殺。

憂鬱症讓我們心情低落、缺乏動力、腦袋充滿負面思考與胡思亂想、注意力記憶力變差,也會影響好好工作、求學、社交、過生活的能力。

如果統計到中輕度的憂鬱症,一個人一輩子至少遭遇一次的機率會增加到30-40%,難怪現在精神科診所越開越多。

如果到健保精神科診所看診,有很高機率醫師會開立「抗精神病藥物」。

很多人常誤解藥物的作用。

我常跟病人說:憂鬱症藥物並不是讓你很快就心情好起來、變得很快樂,而是第一步會先讓你不要一直胡思亂想、減少強迫性的意念。

反正有很多不好的事情一直想反而心情更差。

不要一直想,大腦才容易漸漸淡忘,負面情緒才容易減輕。

藥物是治療憂鬱症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也不是說看診拿藥憂鬱症就會自然改善。

嚴重、持續的憂鬱症是大腦的疾病,會全面性地影響病人的人生,我們會需要調整生活方式,來加速復原的速度。

在此,我整理一些走出憂鬱症的簡便方法。

一、睡眠一定要充足:看診時常遇到病人回診時說:「醫師,我這星期睡得很好,心情就好很多了!」我常見到睡得好後病情急速好轉的例子。

失眠對身心帶來負面影響的研究太多了,千萬不會因為怕「依賴」安眠藥、鎮靜劑而硬撐。

長期失眠的副作用肯定大於服用一顆溫和的鎮靜劑。

如果可以入睡,但睡眠品質不好,也還是需要注意。

二、多做運動,還是多做運動沒有第二句話,決心對抗憂鬱症,就要多做運動。

最好是每天做三十分鐘運動,可交替做慢跑、騎腳踏車、韻律舞、健康操等等,讓身體放鬆、幫助睡眠,同時讓大腦釋放出天然的抗憂鬱成分。

運動也可幫助你在復原時逐漸減少用藥。

三、重新整理生活步調許多憂鬱症病人忙到沒有自己的時間、沒有自己的空間,所以沒辦法運動、沒辦法放鬆自己,這在家庭主婦與必須加班趕工的上班族最常出現。

這時,要試著捨去較不重要的事情,或請其他家人幫忙承擔家務。

當然,會來看精神科門診的病人,大部分受限於客觀環境做不到(或已經失去決心、動力),所以要藉助藥物幫忙。

四、不要害怕憂鬱症藥物憂鬱症藥物有修復大腦神經的作用。

越嚴重的憂鬱症狀(如整天不想動、失去興趣、心情低落)對憂鬱症藥物反應越好,但服用憂鬱症藥物前三天常出現噁心想吐副作用,有些人會害怕就不敢服藥。

但服用藥物一個月後大幅改善的例子超過67%,比起前三天的副作用,這很值得嘗試。

嚴重的憂鬱症,也會是大腦的疾病。

長期壓力對大腦造成的傷害,藥物有時可以快速先回復一些。

我常跟病人說,服藥可以先協助你踏出第一步。

你心情好一點了,有些體力了,才有辦法規劃進一步的運動、調整生活習慣。

五、找到適合的藥,別太快停藥一般憂鬱症服用藥物的療程約3-6個月。

服用滿三個月後如果接近痊癒,後三個月就可以慢慢減藥。

多數人不需要長期服用抗憂鬱藥物,不用擔心藥物後遺症。

只吃藥一個月的復發率,是吃滿三個月才減藥的好幾倍,所以不要急著太快把藥停掉。

六、「比較輕」的藥或健康食品,有時也有效如果你得到的是「中輕度」的憂鬱症,然後不想吃憂鬱症藥物,或吃了憂鬱症藥物很不適應,有時只服用「比較輕」的抗焦慮藥物克服胸悶、心悸、煩躁、焦慮等症狀,搭配一些鈣片、B群、魚油加上運動與睡眠,有時也可加快復原的速度。

也有學者認為,多吃「地中海飲食」會有幫助。

七、學習放鬆訓練「瑜珈」


常見瑜珈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